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生命中遇见的那一抹抹红
来源:长江日报 | 罗光辉  2024年04月25日08:36

我喜欢红,癸卯年遇见的那一抹抹红,一直在我生命中鲜活着。

——题记

■ 井冈红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主席59年前挥毫写就的那一抹红又一次把我引上了井冈山。

这抹红破空而来,气魄非凡,一路红艳,一路意气风发。

坚定的革命信念,酣畅淋漓的豪迈,压倒一切的气势,纵横天下的无畏,千里寻故地的情怀,旧貌变新颜的感慨,诗人的定力,犹如满山的红杜鹃,让人敬畏。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泰井高速公路进入井冈山的入口处,一座大型雕塑“井冈红旗”巍然矗立,迎着疾风强劲招展。高高飘扬的红旗中间镶嵌着五角星、镰刀锤头和“井冈山”三个字,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基座上朱德题写的“天下第一山”金光闪闪,熠熠生辉。赞叹、仰望、留影,我们在此逗留了许久。

致敬,上车,继续前行。

一个大转弯,一座红军军号雕塑——“胜利的号角”,蓦然出现在左侧山坡上。山色苍茫、风起云涌,缠着红飘带的长长号身,紧握在红军战士刚劲的手中,直指长空。走近军号,胸中激荡不已。红军将士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号声穿云破雾,在巍巍群山中回响。

开阔的山谷,罗浮高架桥右侧,雾霭中现出一尊五位红军战士的群雕——“红军万岁”,矗立在山腰,与青山、大地融为一体。他们握钢枪、背大刀、挎药箱,仪态从容、目光坚定,挺拔的身姿正气凛然。从他们身上,我悟到了信仰的力量,在他们脸上,我读到了筑梦的坚毅。

车行30余公里,终于到达井冈山的腹地茨坪。南山山顶上,熊熊燃烧、烈焰腾腾造型的火炬雕塑——“星火相传”,它像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它是火种,终将星火燎原。珍珠般撒在逶迤群山、崎岖路上的雕塑,生动诠释着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闪耀着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兼办公室,在这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按照规定,连部以上机关干部夜间点灯办公,可以用三根灯芯照明,为了节省用油,他却坚持点一根灯芯。

1928年1月,毛泽东给中央写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在这篇著作中,他以一种崭新的理论,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方向。

一盏油灯,光芒四射,燎原星火!

这里是毛泽东和红军战士的餐室。一张粗糙的木桌,几条长条凳。朱德、陈毅有时也在这里用餐。当年,红军物质生活异常艰苦,从军长到伙夫,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经常吃的是粗糙的红米饭和缺少油盐的南瓜汤,有时还要靠野菜充饥。“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当年井冈山流传的这首歌谣,正是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工作很忙,总是要叫几遍之后才到餐室去。朱德刚到茨坪时,井冈山上的“主人”王佐怀着对朱军长的热爱和尊敬之情,做了几个好菜,朱德见后,把几个菜和战士吃的南瓜汤搅和在一起,和大家一起吃,并高兴地对大家说,这叫“团结菜”。

艰苦条件,乐观精神,官兵平等,熔铸出拖不垮打不烂的战斗作风。

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加过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经过花坛,是长长的台阶,台阶分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内素花点缀,庄严肃穆。我们首先来到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为彭真委员长题写。

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瞻仰大厅上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题写的。上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敬献的。我们抬着花圈,一步一步走向烈士,瞻仰大厅响起了哀乐声……

夜深了,我捧一抹井冈红贴在胸前,让沉浸在烽火硝烟中的战争故事重新复活,让融化在岁月里的枪声、炮声、厮杀声再度震响。然后,扪心叩问:如果战事再起,你的心会和先辈的心一样沸腾吗?你的血会和先辈的血一样燃烧吗?

■ 苏区红

红是赣南土地的颜色,也是苏区精神的底色。漫步赣南,到处都能遇见真实而生动的苏区红。

1934年10月,红军秘密行军,于祁禄山盘山古道上星夜兼程,走出了一条红军长征小道,小道位于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全长19.34公里,保留有思源井、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红五军团总军医处等革命遗址。

小道上古木参天,竹海浩荡。时而依山,时而傍崖。我和空军战友汗流浃背地走在小道上,时而听见战马嘶吼,时而看见青藤环绕,脚下走的是当年的路,心中感慨当年的难。一路上,当地老表对红军的记忆非常清晰:这处思源井,是当年红军补水的地方,这片野生油茶林,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对长征历史的回望,对红军队伍的情感,已经成为当地老乡的集体记忆。在这儿吸氧,在这儿补钙,在这儿确立精神坐标,心潮伴着松涛,沸腾不已。

长冈乡,因毛泽东一篇《长冈乡调查》而闻名遐迩。走进长冈乡调查纪念馆,一眼就看见毛泽东在乡间调查的大型雕塑:面容消瘦、神情凝重的毛泽东正同几位赤着脚板的农民群众亲切交流。这座雕塑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到了20世纪30年代,眼前浮现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亲密无间的生动画面。纪念馆内香樟翠柏,枝繁叶茂,一面青砖墙上刻写着2.03万字的《长冈乡调查》,白底红字在太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郁郁葱葱的香樟在述说这片热土上发生过的感人故事。

因一个人,一个背着黄金去讨米的人,两次把我引进了兴国睦埠。在刘启耀纪念馆,我们认真聆听讨米人的故事。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负伤晕了过去。醒来后,刘启耀发现战友已经转移,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天夜里,他挣扎着爬回原来藏身的洞口,取出了埋在乱石堆中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里面装着13根金条和一些银圆,那是他和曾山同志分手时,组织上要他妥为保管的党的活动经费。这一大包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圆,足以保障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可是,这是党的活动经费,刘启耀坚定着共产党人的信念:我一分不能动,我要去寻找组织,把这些金银交给组织!

刘启耀把小布包系在腰间,化装成乞丐,身穿烂棉袄,头戴破雨笠,手拿打狗棍,在遂川、万安、泰和一带流浪乞讨,秘密寻找党的组织,联络失散的同志。沿途,谁也不知道这个面容憔悴、披头散发的“乞丐”,竟会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寻找组织的过程中,这个“乞丐”讨米讨饭,忍饥挨冻,任何情况下都没动用党的经费一分一毫,直至找到党组织。1946年,刘启耀因病去世,年仅47岁。离世时他仍旧穿着破烂的长衫和带补丁的单裤,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留给后人。没有墓碑,只有一堆黄土。

早就听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说,宁都小布,有半部电台,名气很大,它影响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命运,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大进程。

一场山雨,把我们迎进了小布。一到小布,我就向导游提出,要去看半部电台。导游带我们走进了小布赤坎的红色旧址群。龚氏宗祠,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的所在地,这两个机构是当时全国苏维埃区域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龚氏宗祠也是毛泽东在小布期间的旧居。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斗中,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第十八师的两个旅共9000余人,俘敌师长张辉瓒,缴获电台一部,俘虏无线电台的技术人员若干,这些技术人员后来全部加入了红军。这部电台,由于在战斗中发报部分已销毁,只剩下收报部分,所以只能算半部电台。红军靠着这半部电台,组装了自己的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组建了第一支无线电队,开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创建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广播电台(即现在的新华社),创办了《参考消息》……在龚氏家庙,我看见半部电台静静地放在那里。

时空变幻,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我仿佛听到这部电台的“嘀嘀”声。

站在龚氏宗祠前,凝视着石碑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敬立”的字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小布,接待我们的是我曾经的战友小张,参观完红色遗址,小张就把我们安排住进了“红军训练营”政治部,我感到特别温暖亲切,因为我曾在部队院校政治部工作了20多年。

吃饭时间到了,上来一道菜:炖土鸡。一看就知道,鸡是正宗土鸡,香味四溢,我喝了一口汤,非常清淡,一点咸味都没有。“是不是厨师忘了放盐?”我问。“不是,我们这儿炖鸡汤,习惯了不放盐。”小张回答。

“宁都还有这习惯?”我很诧异。

小张告诉我们,这习惯的产生,源于90多年前,从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到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小布是我党我军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当时物资匮乏,几万人饮食所需的盐更是难上加难。吃不上盐可不行,浑身乏力,如何打仗?老百姓知道这事后,就主动把家里的盐拿出来,献给了红军。自己做菜少放盐,甚至不放盐,炖鸡汤不放盐就是在那个时期发明的,一直延续到现在。

不放盐的炖鸡汤,荡漾着宁都乡亲们对红军满满的深情!

在“红军训练营”,我看到当年一些很直白的标语:“昨日捉到了张辉瓒,今日捉到了谭道源,鲁胖子捉来过年”“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我拿出手机拍照留存。小张说:“我们去看真迹。”

和苏区其他地方一样,小布的祠堂、家庙,墙壁连接墙壁,标语连着标语。

“争取江西首先胜利。”“打土豪,分田地。”“优待白军俘虏。”不一而足。

“为什么我家有这么多标语呢?因为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曾在这里驻扎过,来往的人多,书写的标语就多。一人写一条,一百个人就是一百条。”“熊氏宗祠”专职讲解员熊天星说。

有一天,熊天星刚介绍完,一名游客告诉他:一条标语抵得上一个军。

熊天星很惊讶:“有这样的事?”

“有呀,1930年,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宣传动员令里就有这样的内容,标语是红军传播革命理想的宣传工具,力量大着呢!”

一条标语就抵得上一个军?我们家一共有多少条标语呢?熊天星开始了他的统计工作,搬凳子、爬楼梯,墙壁、楼廊、过道、柱头、楼上楼下,数了不知多少遍,一统计,共有314条。

这些标语,一看就是无数个战士自行写的,是五花八门的杰作。因此,没有书法家眼里约定俗成的结构和布局,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法。

90多年过去了,这些标语质朴、无声地伫立着,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那一段峥嵘岁月。

■ 湘鄂赣边区的红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湖北省阳新县莲花湖畔的卧虎山上,占地427亩,是为纪念湘鄂赣边区21个县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20万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5万烈士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万烈士,共31万革命先烈而兴建的陵园。

在一个细雨纷纷的日子,我们走进了陵园,默哀、献花、缅怀,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风火岁月。在现代高科技的光影加持下,我看见革命先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在熊熊烈火中昭示坚强的意志。革命先烈用过的草鞋、书信、衣物,在岁月的洗礼下散发出淡淡光华,诉说着一个个悲壮动人的故事。

听讲解员解说:“革命者不怕死,前赴后继,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生和死,死和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关头,就是这一回。”“共产党员只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的理想、信仰,这是多么坚定的信仰,伟大的理想啊!。我听见一颗颗革命的心,依然在有力地跳动。

■ 彝海红

在大凉山星罗棋布的海子中,彝海是最闪亮的一个: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史诗中,“彝海结盟”是动人心弦的一章。

站在彝海结盟纪念碑前,我仰望着刘伯承和小叶丹的戎装立像,眼前浮现出“杀鸡喝血酒”的结盟场面:一个高大的彝族汉子打着赤膊,腰围一块麻木,赤足,带着十几个持梭镖的青年来到了海子湖边,刘伯承高兴地迎了上去。汉子叫小叶丹,彝族头领,他见迎者身材魁伟,后面跟着几个士兵,知是红军部队的将领,连忙取下头上的帕子准备叩头行礼,刘伯承连忙上前扶住,不让他行此大礼。小叶丹非常感动,表示要和刘伯承结为兄弟。刘伯承欣然:“我们结义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按彝族规矩,一位彝民拿来一只鸡,当时身边没有酒,刘伯承叫士兵在海里舀了一碗清水。彝民一手持刀,一手拿鸡,割破鸡脖,鸡血滴在碗里,清水变成了殷红色,“血酒”分作两碗,分别摆在刘伯承和小叶丹面前。刘伯承面色庄重,面对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海水,刘伯承高高地举起酒杯:“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将“血酒”一饮而尽。小叶丹端起大碗:“我小叶丹今日同刘司令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下场。”说罢端起大碗,干了个底朝天。后来,红军沿着“彝海结盟”这条路,穿过了险象莫测的百里彝区,渡过了大渡河,走上了万里长征新征程。彝海结盟、民族团结的旗帜、军民团结的典范。

■ 自然生长的红

上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赣中小乡镇,这几年因辣椒而走红。上湖辣椒,色泽诱人,味道火爆。那天,辣妹领着我们走进了这片辣椒世界。哇,入目即是火红的“辣”,以辣椒为主要元素的主题雕塑,“辣妹”与“椒哥”分立两边,进入辣椒文化园,我确实开了眼界,我看到了辣椒的前世今生。

辣椒原产地在美洲热带地区,直至清朝中叶才慢慢进入中国内陆。辣椒初入中国时,并不食用,仅作花卉观赏。一枚枚火热、辛辣的辣椒从江浙沪一登陆,经苏杭,过秦淮,流入江西和湖南等地。

伟人毛泽东一生喜欢辣椒,爱吃辣椒,他曾回忆说:“长征的时候,吃不到肉不太想吃肉,只是老想有辣椒吃就好了。”1949年冬在西柏坡,毛泽东要请苏联特使米高扬,米高扬嗜酒,毛泽东叫厨师炒了一大盘红辣椒,并说:辣椒比酒更烈,不吃辣革命性不强,看到米高扬辣得眼泪直流的样子,毛泽东不由得开怀大笑。

1962年4月,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宾馆吃着厨师精心制作的朝天椒,满头大汗,非常高兴:“吃辣椒是要有决心的,要不怕辣。辣椒是个好东西,大凡革命者都爱吃。”

跟着“辣”妹书记,我们走进了辣椒地。她向我介绍:上湖辣椒有牛初乳、小美好、正青春、满堂红等几个品种,她随手摘了几只小初乳,身上擦了擦,就吃了起来,然后递了几只给我,我也擦了擦就吃了起来。真爽!

“客且留下”,莲心驿站,干净、安静、宁静。住在听雨轩,心静如水,离开时,客家妹说:“你们不是一直说喜欢酸酸甜甜的生活吗?去摘杨梅吧,别把遗憾留下。”阳光照射着杨梅树,杨梅的姿色醉人,客家妹爬树摘杨梅的笑声更醉人。火红的梅子挂在树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那一抹自然红都是一道风景。熟透的杨梅黑里透红,折射着一种魅力,摘一粒,咬一口,那杨梅汁一直从嘴里流进心里。

■ 存封在日记本里的红

彩霞满天的傍晚,军校老同学、特种兵队长、登山队教练,还有四位曾在天安门前接受过检阅的女兵,在一个温馨的地方相遇。我们小口泯茶,拎壶喝酒。我们放声歌唱《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女兵之歌》《战士的青春》,女兵们毫不戒备地给我们讲述她们神奇而独特的军旅生涯。我给女兵送字赠书,并感慨她们的故事,希望将她们的故事写下来。没想到,率真的女兵很快将她们芳华日记中的日常心情和生活记录,拍照发给了我。

——“每当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我总是激动万分,心潮澎湃。”

——“课目,站军姿。收腹、挺胸、收下颚,不许动,注意表情。”教员在强调。30分钟过去了,女兵们个个纹丝不动。“要坚持,我们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我们是战无不胜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手不要动,自然伸直。”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汗水顺着衣领,流进了脖子,流进了后背,流进了前胸,难受!“哐”的一声,有人倒下了。“快,叫队医,其他人别动,精力集中。”这是中队长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听到了“稍息”的口令。这时,我发现,刚才晕倒的女兵又站在队列里。

——“终于来到盼望已久的阅兵村,我们兴奋不已。我们女兵方队的周边围上了栅栏,男兵们戏称我们这儿是“熊猫馆”。今天,首长来阅兵村看望我们。秦基伟司令员说:“符合阅兵条件是你们最大的荣幸。”一位首长说:“看你们多幸福,我连个子都不够啊。”还有一位首长看着我们黝黑的脸:“你们都快成铁姑娘了。”首长们查看了我们一日三餐的安排,鼓励我们要走出世界一流女兵的气质,为人民军队争光,为祖国争光!

太感动了,这些巾帼不让须眉,为祖国强盛而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军中之花!太珍贵了,这些存封在日记本里的红!

■ 生命中的红不会褪色

红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最喜欢红。

小时候,我喜欢看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升起,也喜欢看夕阳落山,晚霞满天。

上学了,我戴上了红领巾,老师的话我铭记在心: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18岁那年,我告别家乡到了部队,来到了海防前线,穿上了绿军装,“一颗红心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唱着红色军旅歌曲,听着我军光荣传统,接受着军人宗旨教育,我渐渐懂得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红一直激励着我前行。入党、提干、立功。在政工战线,我一干就是32年。我敬仰红,学习红,领悟红,矢志不移宣传红。

春节,回到家乡,漫步乡野,放松心情,映入眼帘的是喜庆,是乡愁,是浓浓的烟火气。一畦翠绿的青菜,一群飞翔的鸽子,一轮东升的太阳,一汪童年的欢乐,一溜迎亲的队伍,一幅幅久违了的舞龙灯的画面,诗情画意的优雅,是过年的吉祥和安然的祝福。烟花爆竹舞龙灯,火树银花不夜天,男女老少齐闹腾,过年。

街上因年的到来而人流量猛增,那密集的人群好像在昭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脸上洋溢着欢快明亮的笑容,我穿着红色的羽绒服,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红,红春联、红灯笼、红福字、红鞭炮,红得耀眼,红得热气腾腾。

元宵节的夜晚,侄子侄女,弟弟弟媳,亲人一大片,站在老宅的门口,上大学的侄子把烟花搬到场地中央,点燃,烟花噼里啪啦,升上天空,在夜色中绽开,给天空增添了几分惊艳,满树银花,满村烟花,满天火花,天地间一片红,我爱红红火火的家乡,更爱红红火火的家乡人!

我坚信:生命中的一抹抹红,不会褪色,永远不会!

【罗光辉,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政治部主任,军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著有《军号与玫瑰》《秋色之旅》《令人眷恋的风花雪月》《似水流年》等多部散文集。作品多次在全军、全国获奖。《荡漾在北纬十八度的情思》获第十届冰心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