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进博格达尔村
来源:天山时报 | 雅楠  2024年03月29日08:36

当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晨光亲吻了那座神山和神山背后的村落。于是,山坡上的牛羊醒了,街道上的树木醒了,蒙古包里的老人也醒了,新的一天已然来临。

走进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时,悠悠的白云,皑皑的雪山,青青的草原,古朴的村落,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乡画卷呈现于眼前。或许是受了“神山”的指引,让我还未抵达便心生敬畏。一个古朴而又怀旧的,镶嵌着车轮和木梯、石凳和凉亭、羊角和图腾的,雕刻着博格达尔村名称的卡伦文化瞭望塔威风凛凛地矗立在村口,显得是那样的威严和神秘。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落?村落会不会在神山上?村落里会不会到处是牛羊?村民是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一些原始村落的画面和一些无来由的想象,已经将这个蒙古语意为“神山的背后”的博格达尔村落无限填充,更有一种深入神山去探秘的感觉。

博格达尔村,位于温泉县城以西的2公里处,她南靠别珍套山,北临博尔塔拉河,是一个真正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博格达尔村共有人口181户457人,常住人口81户216人,共有草场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2287亩,集体机动地700亩,是一个居住着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的多民族居住的农牧业行政村。

那日,恰好花开,恰好我来,有村里的秋千作证,有脚下的青石指引,我与轻风邂逅,我与神山结识,我与卡伦对话,就在这美丽且宁静的博格达尔村。或许是因为母族血统的吸引,或许是因为崇尚自然的呼唤,总之,站在那一副副卡伦文化的图谱和一排排返璞归真的木屋前时,那丰盈而又饱满的生活境像,那古朴而又浪漫的诗和远方,似乎近在眼前。

提起卡伦文化,也许大家都和最初的我一样不知其内涵,更不知其意义所在。“卡伦”意为边卡、哨所,是当年清朝政府为了平定准噶尔叛乱,确保西北地区的管辖与军事防御,特派遣蒙古察哈尔部西迁戍边,并设立了21处卡伦,其中老八旗的一批人就驻守在现今的温泉县。而博格达尔村就是依托蒙古察哈尔部驻守温泉县戍边守边的优良传统,正在打造一个具有卡伦文化主题和边地文化传承的古村落。

提起得天独厚的绵长悠久的西北边塞文化,就会让我们想起古老的烽燧、发黄的城墙、简陋的瞭望塔、由远及近的驼队、马车和羊群,似乎这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可是当我们走进现在的博格达尔村时,目之所及皆是古朴的卡伦风情,这一切又似乎近在眼前了。

“为了发掘和弘扬卡伦文化,在打造的过程中我们是偏向怀旧风格的。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修旧如旧,就是在外墙面和屋顶上,我们统一使用的是仿真稻草和黄土麦草,整体风格就是为了体现出这个原生态的风格,让大家能够在这里找到乡愁,并深深地记住乡愁。第二个如旧修旧,就是在院墙外面使用的鹅卵石和枯树枝,都是我们本地的石材和木料,十分珍贵,就是想让大家在这里找到童年的感觉。第三个拆墙透景,就是为了让游客感受这个新时代农村的田园生活,将原来的很高的围墙降低高度,像围栏一样便于参观。在我们的小院里,除了现代的生活设施,还有卡伦文化该有的模样。”村支部书记旦·高娃自豪地说。

村落里虽然打造得很古朴与自然,让人来了就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可是村里的民宿却并不多,目前只有一家,据说还在不断地打造中,其他都是民族风味的农家乐。

当我们走进其中的一家“咱家小院”民宿时,一种怀旧的风格跃然眼前。小院里除了有三间民宿房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毡房和玻璃观景房,甚至还有现代式的休闲吧和音乐厅。民宿的房间里虽然是古现代结合式的装修,居住起来十分的方便舒适、休闲浪漫,但房间外面却是黄泥墙壁稻草屋,复古窗户卡伦画。在此居住一晚其实并不是很贵,不过一两百元。可是居住在这里,可看星辰明月挂树梢,可听轻风扶摇秋千上,可食民族特色风味餐,可闻卡伦故事世间存。由此想来,必是划算的。“咱家小院”的院子里除了木栅栏围着的菜园子在轻风中摇曳生长,还有一架木质的秋千摆放在院子一角孤独地守望,紧挨着木架秋千的还有几个老一代守边人传承下来的木轮马车和马鞍等,它们似乎感叹地看着这个新奇的世界,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错落了世间,怎么会被人们从历史遗忘的角落里被重新启用?!

其实,在一段悠悠的岁月中,有些历史文化,有些英雄人物,他们能够幸存于世,并不是什么人能使他们长盛不衰、经久不息,而是因为他们的淳朴与真诚、忠贞与坚守,让时间和经历也只能作了他们的陪衬,支撑他们走过世世代代,让人欢喜与崇拜。而这份质朴的背后,并不是时间与岁月,而是一种精神与信念。

穿过小院,穿过秋千,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一幅网红画作前,我们停住了脚步。

“这幅壁画是我们本地的牧民画家手工绘制的。这幅画上的小女孩就是我们村上的小女孩,这幅画上的小绵羊也是我们村上的小绵羊。”看我很好奇,高娃书记笑着对我说。

“那这个小女孩和小绵羊还在吗?”我问。“这个小女孩还在,小绵羊已经不在了。”高娃笑答。

“小绵羊去哪里了?进山里了?”我追问“没有。”高娃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一下。我瞬间觉得不妙,转头看着她。

“变成了美食。”高娃便低声回答。我顿时心疼三秒,可转念一想,这世间事总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可只此一刻,不就是永恒的瞬间和最美的记忆吗?

其实除了抱着小羊的画作让人心生眷念外,像这样古朴且带着卡伦印象的画作在博格达尔村比比皆是,例如威风凛凛,目光如炬,脚踏战马,手握战刀,肩背弓箭,腰带箭羽的英雄守边图;例如妻子送别丈夫去守边的场景,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是那样的如泣如诉;例如顶风冒雪牵着骆驼去军营送信的男子;例如身披战袍,威武雄壮的摔跤手;例如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羊群等等,均在用一种顽强坚贞的印象诉说着那些年守防戍边的岁月。博格达尔村在建设的过程中本就秉承着发掘文化底蕴、传承文化脉络、创新文化娱乐的理念和目标在打造,同时又在深入挖掘着村庄的历史遗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多种人文元素,并且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村庄的原始风貌,彰显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可谓“山河远阔,人间辽远,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只要那一丝文脉还在,山河人间,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因此,博格达尔村以卡伦文化、托布秀尔非遗传承等系列本土特色文化传承为支撑点,将全村打造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和一个有底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从2018年以来,我们村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着力对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对农牧家乐进行建设和打造,尤其是对我们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对卡伦文化的挖掘力度在不断提升。这样不仅使我们的村落变得越来越美了,文化底蕴也越来越深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了,农牧民的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通过产业化、多元化的交叉融合,将卡伦文化再转化为产业,开发成我们博格达尔村最具竞争力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然后逐步构建成一个集特色村赛、观光农业、养殖实践、生态康养、传统手工艺以及实景体验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现在我们不少村民就是借助国家给予的好政策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端起了旅游这碗饭,尤其是农家乐和牧家乐,收入非常不错。”提起村里的发展,高娃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村民汤加热合是博格达尔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就是第一个在村里开牧家乐的人。提起在村里创业的过程,汤加热合有感而言:“看看现在我们村里的环境和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我都不愿意想起以前的生活了。那时的日子简直是太艰苦了,大家都住的是简陋土坯房或者是简易的蒙古包。冬夏来回转场也没有固定的住所,更没有水电和厕所,后来稍微好一点有了固定的住所,但都是土路,村子里牛羊到处跑,一点也不美丽。从去年开始,我们村里的变化真的太大了,而且一天比一天漂亮了,水电都有了,厕所也有了,来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后来村领导就鼓励我们开牧家乐啥的,我一想也对呀,反正房子是我自己的,也不用掏租金,能挣多少都是我自己的。决定要干以后,在村干部的推荐下,我去博乐市学习了烹饪技术,回来后我就开起了牧家乐。刚开始我还有点担心,怕没人来吃,结果自从我的牧家乐开起来之后,在我们驻村干部们的大力宣传下,我家的生意一直就很红火。后来我们村其他观望的村民也坐不住了,都来我家学习经验,回去后也开起了牧家乐。反正我能有今天好成绩,也是因为有村干部们的大力帮助和我们国家发展乡村的好政策,所以我今后也要带领我们村的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并且要回报社会,把我们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汤加热合的经历其实是众多发展牧家乐村民的经历,其实他们的磨练与经历,换来的都是成长与经验,人总是要在经历风雨后,才能够看懂彩虹的美丽与内涵。而博格达尔村凭借赛里木湖的美丽风景和地理优势,在实现着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周边游、踏青游、采摘游、摄影游、美食游、民俗游、特色民宿、香紫苏观光园、农业观光、规模化养殖、特色村赛观光、生态休闲体验、农牧家乐餐饮、农家书屋等旅游业为载体的经济支撑;也依托着博乐塔拉河的生态文化长廊挖掘卡伦文化的底蕴和建设幸福美丽的家园。例如不断地完善村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提高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农户环境大整治活动,以及星户示范活动,加强污染源专项防治,构建干净、整洁的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就在这条让人记忆错落的街道上,不仅仅是一排排的民居在与时代的重合,人行道上零散的旧物件和旧标志,如独轮车、瞭望塔和木桶等,都在还原古朴的卡伦印象。

让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个独轮车。独轮车的车轮在中间,两边放置东西的地方很窄,现在看起来并不实用。可是听老人们说,过去这个独轮车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因为它是用来走田间小道的,因为田埂比较窄,独轮车正好可以用来运送东西。虽然它不平衡,但是两边都放置东西后它就变得平衡了,再说过去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所有的耕作都是由人力进行的,所以人的体力和臂力是完全可以掌控独轮车的。确实如此,不佩服都不行。

今年的博格达尔村尤为火热,借助博州“温赛一体化”的旅游战略,离温泉县只有2公里的博格达尔村更是占尽了先机。由于温泉县属于冬暖夏凉的天然避暑胜地,加上离赛里木湖只有80公里的路程,游客一般赏完了赛里木湖的美景后,就会选择到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和“中国避暑胜地”的温泉县去泡泡澡、感受一下“中国新疆北鲵的故乡”空气有多香甜。当你真正地到了资源丰富的“圣泉”之地温泉县后,近在眼前的复古文化村落又怎能忍心放弃不去。因此,探秘博格达尔村卡伦文化的新风就会如同雪片一样飞向了全国各地,飞红了各个网络。

在去香紫苏园的路上,我们去拜访了已经66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古力米娜·扎克,古力米娜老人不仅是村里老党员,还是村里的人大代表。她在这里长大,并见证了博格达尔村从以前的游牧民族变成现在的示范村民的全过程。因此,她有着最深刻的感受和表达。

“以前我们东一家西一家都不在一起,村里到处堆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柴火呀,垃圾呀什么的,也没有人专门打扫卫生,羊圈里牛圈里的粪也不知道用,那时候就不怎么种地,最多都是种点自己吃的洋芋啥的;以前住的房子也破破烂烂的,也没有钱修,养的羊和牛自己也舍不得吃,哪像现在,想吃肉了就自己宰一只,那时候都放着卖钱呢;以前道路也是那种土路,到处都坑坑洼洼的,不像现在这样干净漂亮的柏油路,而且马路两边还种了那么多漂亮的树;特别是我们村现在的房子太漂亮了,虽然不像城市里的那种洋房,但是有我们本地的特色文化在里面,也是很好看的。马路又宽又平的,到处还有人打扫。”老人家感慨地说。

“其实能有今天的成绩也是不容易的,这其中的艰难与辛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尤其是后期庭院改造的时候,就是围墙、院子和房间的改造的时候,还是要靠老百姓个人投资一部分钱来改造的。刚开始他们是不愿意的,没办法我们就在开党员会或农民夜校的时候,找党员和双联户代表谈话,希望他们能够站出来先打造,然后再带动其他村民。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其实老百姓也在观察,这几年村上的变化他们是看在眼里的,今天看到党员们打造出来的样子确实不错,他们也就慢慢地跟着党员的脚步开始动脑子打造了。可是也有几个脑袋转不过弯来的,思想也比较死板,尤其是我们村有一个养殖大户,因为他家养的牛羊比较多,大概有50头牛,900多只羊,20多匹马,10多头骆驼,他不差钱也不愿意进行三区改造,也不愿意把牛羊赶到村里统一修建的养殖场去,弄得我们村委会周边到处都脏兮兮的,臭烘烘的。最后在我们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才把他的思想做通,他终于把羊都赶到养殖场去了,院子也收拾出来了。今年,我们村里的双联户代表,还有党员和护边员都行动起来了,每天随时在村里转着检查,专门整治卫生这块,因为我们要打造乡村旅游,现在把村上打造得这么好,这个卫生搞不好也不行的,会严重影响我们村整体形象的。”高娃很认真地说:“最为关键的是因为2019年我们村曾获得‘国家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赛’荣誉称号,入选全国550个村庄‘千村万赛展新颜’活动名单,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还被评为博州的‘健康村’。能够获得这么多美好的荣誉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加用心和努力才行。现在我们村有很多来自内地的网络主播,他们在帮我们村的村民带货,专门卖我们村民自己做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他们随时都会在街上进行拍摄,如果卫生打扫不干净,影响的可就不仅仅是我们博格达尔村的形象了,将会影响我们整个新疆的形象。”

“怎么会有内地的网络主播在这里带货?是你们专门请来的?”

“不是,是他们自己来我们村旅游的时候,喜欢我们村的环境和美食,所以就主动留下来为帮我们的村民带货了。”

“他们带的主要有哪些产品?”

“有马奶疙瘩、手工冰激凌、香紫苏、肉质品,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

“经过他们这样帮忙带货,村民的年收入怎么样?”

“虽然今年好多东西才开始做,但今年的情况明显要比去年好很多,现在他们一个月光带货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估计会越来越好的。”

是的,日子总是会变得越来越好,愿心之所想皆能实现,目光所及皆是美好。

顺着那条充满了卡伦文化气息的街道,我们穿过整个村落,来到了别珍套山下的香紫苏观光。

这是一片1500亩地香紫苏种植基地,也是一片乡村旅游的观光景区。早就听说香紫苏很美很火,还一度火出了新疆,火到了央视。此时香紫苏虽然还未长成开放,但此时以一种观光者的心态站在这里时,眼里早已不是一片绿色的花苗,而是一片紫色的梦幻的花海,一串串风铃般的花儿在风中摇曳,它们似乎在向我招手,又似乎向我微笑。想必这千亩的香紫苏花开正盛时,一定会是一个如梦如幻世界。天空、雪山、草原、小镇,甚至包括每一只牛羊、蜜蜂和飞鸟,都会被这浪漫柔情的香紫苏浸染。

香紫苏不仅可以美出天际,还可以开发很多产品。例如干燥鲜花及其它的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日化及食用香精中,花籽可提取一种香精油,精油可直接用作按摩油,也可用于饮料、烟草、化妆品中。提取精油后的残渣,还可制香紫苏浸膏和香紫苏醇、香紫苏油、香紫苏内酯和龙涎醚等很多产品。总之香紫苏的美由内而外,怪不得全村耕地面积只有2287亩的博格达尔村会用大多半的耕地去种植香紫苏,原来香紫苏如同博格达尔,内涵深厚,值得追随。

因此,在这个古朴的村落里,不仅有卡伦文化在此守候,美丽的香紫苏也在此等待着。

雅楠,女,汉族,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新疆作协第四届签约作家,新疆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荣获中国作协第一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及先进作家代表、2022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协联办的“学习二十大,青春著华章”主题创作散文奖、第七届西部文学奖、上海青浦区主办“青文坊”杯纪实文学大赛二等奖等。作品曾刊登于《人民日报》《人民武警报》《中国绿色时报》《新疆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武警》《中华诗词》《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中国人物传记》《星火》《时代文学》《西部》《绿洲》等报刊200多万字。著有《春风化雨》《在火热的大地上奔流》《天山战疫者》《赤子疆情》《无言的丰碑》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