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个诗人如何突破“中年写作”?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张杰  2024年03月22日08:56

王国维曾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现代诗人如何从传统典籍中获得启发?如何在回望古代汉语诗歌传统的同时拓展现代汉语诗歌的可能性未来?

在当下的汉语诗歌写作圈中,不少诗人都在身体力行实践这种转变,并取得不小的成绩。比如四川诗人黎阳。黎阳原名王利平,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今讷河市),在天津卫打拼过十年后,来到成都定居,现在《星星》诗刊工作。如今,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成熟的中年阶段,开始结出累累硕果。

2024年春天,黎阳的新诗集《西岭笔录》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从四辑的题目“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可以看出,黎阳展开了和自然、历史、时间、先贤之间广泛的精神对话。

从《西岭笔录》的目录可以发现,很多题目来源于古典诗歌(或说古代汉语诗歌)中的某个句子。比如《窗含西岭千秋雪》《墨云拖雨过西楼》《归梦不知山水长》等。黎阳似乎找到一个写诗路子:以古诗诗句入题,再展开现代诗的写作。比如在《窗含西岭千秋雪》中他这样写:“只要抬起头来就能够在隐约中/看到唐朝的雪 融化成流水或者/每日继续在朝九晚五中飘零……”

随着岁月的更迭,黎阳也会遇到任何一个写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人至中年。不难发现,一个诗人越是进入成熟阶段,往往就会和传统的关系越来越近。天津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罗振亚在为《西岭笔录》所作的序文《悟道与嬗变》中提到,黎阳现在写的诗在向传统靠近,“借助古典诗歌的润泽,完成了生命里的一次次蜕变。”

作家蓝紫在评论《西岭笔录》的诗评文章《词语的探寻与古典情境的现代衍生》中,特别分析了黎阳在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方面的路径,“黎阳给出了他的实践性文本:这些诗歌源自于古典的情境,但又不局限于古典的情境,而是将古典的情境与当下的现实生活与心情融会贯通。”蓝紫进而称赞黎阳,在对古代汉语诗歌或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上,试图从古典情境出发,拓展现代汉语诗歌新的表现方式,是现代汉语诗歌写作中可贵的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