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彭学明长篇小说《爹》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英俊  2024年03月20日22:08

座谈会现场

3月19日下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出版集团承办的彭学明长篇小说《爹》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陈彦,中宣部原副秘书长郭义强,中宣部文艺局文学理论处处长刘涛,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守田等出席会议并致辞,白烨、潘凯雄、杨平、柳建伟、梁鸿鹰、张莉、徐坤、鲍坚、程绍武、王军、刘琼、李舫、刘大先、李朝全、徐则臣、陈涛、岳雯、刘颋、宋嵩、崔庆蕾、丛治辰、王国平、颜家文等评论家参加研讨。座谈会由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申维龙主持。

彭学明长篇小说《爹》2023年12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爹》由作家彭学明历时七年创作完成,是一部宏阔壮大的湘西父辈史诗,也是一部书写平民英雄、家国情怀的大爱之作。该长篇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延伸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巧妙地将嘉善阻击战、抗美援朝、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有机串联起来,小说故事融入宏阔的中国历史和伟大时代,虚实相间地记叙了“爹”和湘西父辈们为国为家,手足相守、生死相依、血脉相连,呈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时代、创造历史、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家国情,英雄气,民族义,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精神内核。小说塑造了一群壮志凌云、豪情万丈、英勇善战的湘西男性形象和聪明善良、坚忍不拔的女性形象,重铸主人公的历史根脉和成长坐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据悉,该长篇已列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进入2023年12月的“中国好书”榜单。

陈彦致辞

陈彦在致辞中谈到,长篇小说《爹》展开了多条社会历史现实的经纬线,书写了湘西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变化,故事错综复杂,看似平铺直叙,却一波三折,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与社会学价值。小说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限,把叙事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通过对彭武豪、彭家云、吴大铁,甚至田平等几大家族的描写,展示了湘西丰富而深厚的历史、人文和政治,也展示了整个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是对乡土中国社会学意义的全面凝望与审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重新阐释了“爹”的形象与象征意义,“爹”不再是狭隘意义上的父亲形象,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父辈的身影,是社会的顶梁柱和历史的推动者,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捍卫者和奉献者。可以说,借助“爹”这一形象,小说重新构建了伦理关系上的父辈文化体系,也全新诠释了父亲、父辈和父爱的意义,生动阐明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阎晶明致辞

阎晶明在致辞中表示,长篇小说《爹》是一部令人意外和惊喜的优秀作品,独特的生命体验,密集的故事情节,流畅的叙述节奏,清晰的结构线索,宽广的时空场景,以及作者对复杂历史的巧妙处理和对湘西大地的深情凝视,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博大气象和史诗品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比作者早期的长篇纪实散文《娘》更为宽阔和厚重。这部长篇小说既有聚焦又有延展,聚焦以“爹”为代表的父辈,书写湘西父辈的生命长歌、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延展由个人到群体,由个体辐射到时代,由父辈的人生轨迹记录和重现宏阔的历史和社会,展开一幅恢宏壮阔、生生不息的民族画卷。

郭义强致辞

郭义强在致辞中谈到,长篇小说《爹》延续了彭学明一贯的写作风格,语言流畅,故事生动,风格质朴,作者从小说主人公对“爹”不了解切入,不断深入挖掘,使得“爹”这一人物形象逐渐立体饱满,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解读面貌。长篇小说《爹》以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一幅幅震人心魄的历史画卷,书写家国情怀和人性的真善美,很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程守田致辞

程守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出版战线积极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立足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推出了一大批凝心聚力的优秀作品。今天研讨的长篇小说《爹》,就是一部给予拼搏者和英雄们深情礼赞的优秀长篇小说,该作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成功塑造了一群壮志凌云、豪情万丈的英雄形象,呈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时代、创造历史的磅礴力量。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爹》的创作水准和艺术特色,一致认为,这是一部近年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深思与深情一体、感染力与震撼力交融的优秀长篇小说。《爹》借“寻父”的因由,以饱蘸深情的笔墨,书写了湘西父辈的精彩人生;而以“爹”为代表的父辈的传奇经历,其实也正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这使小说大大超越了个人形象、个人命运的书写,成为一部具有多维阐释空间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价值。小说中的“爹”不是一个个体形象,而是一个群体形像;不是一个个体的“小我”的“爹”,而是一个群体的“大我”的“爹”,是整个湘西父辈、中国父辈的身影和象征。小说记录了湘西的社会史、社会风俗史、伦理史,是湘西的“新儿女英雄传”,更由湘西见中国,是对湘西、对乡土中国的全面凝望与审视,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和史诗意义的厚重之作。小说以个体性、地方性叙事完成中国叙事,从而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贵的精华。在这个意义上,《爹》堪称疗愈之书、和解之书,重新阐释了“父”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使人自然联想到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的每个家庭的父辈,具有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专家们认为,在文体上,《爹》打通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限,从而打开了小说创作的新空间,是具有创新性、风格性的长篇小说文本。对复杂故事线索的节奏分明的推进,显示了作者强大的结构能力。自然流畅的叙述中隐藏着高超的文学技巧,而全书所采用的民间叙事的语言和视角,也构成了朴素的价值判断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彭学明的故乡情结,耳濡目染的生活积累,使他一直执着于在“湘西”这片优美而神奇的土地上深耕,构筑完善了湘西写作的体系,使湘西地域文学更加丰富厚重。在作者笔下,《娘》重情,《爹》重义;《娘》写家事,《爹》写国事。《娘》和《爹》相映生辉,双峰并峙。

长篇小说《爹》作者彭学明

座谈会上,彭学明谈及《爹》的创作初衷时称,2011年他创作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出版以后,有很多读者强烈要求他写《爹》,他却不情愿写,因为当时没有放下对爹的怨恨。直到后来因为《娘》在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和震动,彭学明开始反思他的原生家庭,通过家谱上对父亲点点滴滴的记录来试图走近父亲,从中发现了很多故事。彭学明坦言,在《爹》这部新作里,希望通过爹来讲述湘西父老乡亲,将那种平凡中的伟大讲出来,把他们贫苦中的高尚讲出来;同时,通过对爹的描写,将湘西大地各种民风民情和纯粹美好的东西全部展现出来,也把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展现出来,这就是写作《爹》的整个过程。

合影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