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珍藏七十年的记忆
来源:中国艺术报 | 费名  2024年02月01日09:02

2023年岁末,顾晨叶结束了这一年最后一场讲解。这一天,也是她与这家全景式展示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的博物馆相识的第16个年头。

那一年,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的顾晨叶被一则招聘广告吸引,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所学专业,顺利通过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原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招聘考试,成为这家博物馆最年轻的讲解员。

在博物馆,一把铜质军号深深吸引了她,穿越厚重的历史,她仿佛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北的号音,听到这把军号引领二军五师十五团1800多名官兵,徒步15天,穿越排名世界第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胜利解放和田。听到类似的军号,每天清晨准时在新疆的亘古荒原上嘹亮响起,召唤她的爷爷们,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唤醒那片沉睡万年的荒原。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第六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兵临玉门关,直叩新疆大门。主动请缨进军新疆的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有诗云: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这样的画面,早已定格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70年前的人和事很有可能已经固化到一些简单而抽象的标志中,比如一幅黑白照片,比如一座雕塑,又比如一个和那段往事曾密切相关的地名。但70年前发生的事情似乎还有很强的穿透力,它顽强地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仍在激励我们。

静卧在密封展柜中的一件件旧式武器,每一件背后或许都有一个悲壮的故事。“铸剑为犁”后来常常被人引用,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10万大军“扑向荒原,作战地图变成生产地图,炮兵的瞄准仪变成水平仪,战马变成耕马”,这是诗人的语言。

1952年2月,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下达命令,他用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口气告诉全体官兵:“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这是顾晨叶每一次讲解的重要环节,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自此将书写崭新的华章。

1950年初,陶峙岳的起义部队刚刚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不足两个月,王震便率领陶峙岳、张仲瀚、陶晋初等几员大将,马不停蹄赶往玛纳斯河西岸,有人对他说,那里有400万亩可耕荒地,有玛纳斯河、奎屯河和充足的泉水,宜农宜牧,二十二兵团的机关便定在了石河子。

8月,王震再次来到玛纳斯河西岸,对那个叫石河子的地方详尽踏勘。

当时的石河子只有29户人家,有一个镇长,一个警察局长, 9间小铺子,两座清真寺,一所小学,一名教员,40多名小学生,他们大多居住在一个叫老街的地方。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二十二兵团政委王震当天晚上就投宿在老街西口的一家车马店,出门数步便是水沟、苇湖,蚊虫肆虐。

天气异常闷热,陶峙岳和其他几个人久久无法入睡,清晨,忽听王震在屋顶上喊,“真是好地方”。众人上房顶,见王震一手叉腰,一手遥指四周沉睡的荒野,用诗一般的语言告知他的大将,就在这里,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

这是一座军人徒手建造的城市,这座城市后来成为兵团的象征和缩影,成为新中国屯垦第一城。著名诗人艾青曾在这座军人建造的城市生活16年,他感叹: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这座年轻的军垦新城,有太多新中国屯垦戍边的记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馆址,最早是二十二兵团机关办公楼,史称“军垦第一楼”,它是石河子的第一个建设项目。石河子老街几户维吾尔族铁匠帮忙打制粗糙的劳动工具;官兵们自己动手搭围窑,土法烧制砖坯;圆木上钉上蚂蝗钉,拴上绳子,二三人一组,从几十公里外的山里拉运木料。1952年5月动工,同年9月竣工,一座高二层(中间主体四层)、建筑面积为5600余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矗立在万古荒原上。

它的造型类似苏联上世纪50年代山地拖拉机,位于石河子原来的中轴线子午路的南沿线上,1995年以前,它一直是这座城市的政治中心。

和拖拉机有关联的还有金茂芳。她是兵团第一代女兵、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她曾创下一天播种120亩地、 7年完成20年劳动任务的纪录。1960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金茂芳便是1元纸币“女拖拉机手”的原型。

1952年8月,山东女兵金茂芳走进了“铸剑为犁”时代,这一年,金茂芳19岁。她拒绝了护士、医生、教师等工作,坚决要求到生产一线参加劳动。当年冬天,组织上安排她去学习拖拉机修理与驾驶技术。她驾驶过的拖拉机便收藏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1990年秋天,时年20岁、英语专业毕业的张红彦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走进这幢著名的办公楼。当时,组织上为她提供了两个工作选择,图书馆或是博物馆,她思忖片刻,选定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当时,成立二年的博物馆筹建办便设在“军垦第一楼”。没有文物,向社会征集,工作人员深入十八个农牧团场,走家入户。1992年,他们在兵团第八师一二二团的一户职工家里,征集到一袋旧衣物,其中便有那件后来成为镇馆之宝的“百衲衣”。

这是一件1950年配发的军大衣,上面有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补丁296块。许多人在“百衲衣”前驻足、感动、流泪。1995年,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首次展出时,“百衲衣”便引起轰动。一个第一次参观的湖南籍女兵眼中含着泪花,声音有些发颤,她说,那时候就这样。

1999年8月,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鉴定专家组将其确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同期鉴定确认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共29件,包括战士们当年手工打造的红砖,表面有“ZZ”字样,代表着二十二兵团,包括第六军赠给二十二兵团成立大会的锦旗,陶峙岳乘坐过的嘎斯六九吉普车,张仲瀚给罗承瑛、王炳臣的信等等。

陪伴着29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和数千件馆藏文物,张红彦从青春少女,已成为博物馆的“老人”,两鬓略显斑白。

70年依稀刹那间。今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昨天的“新闻”。旧的“新闻”记录着已往时代的足音,映照着过去的侧影,人们从中或许可以读出曾亲历过的世变风云,或许还会窥见一些不曾知晓的往事。

历史中的大部分人物已经从历史的前台隐去,再过若干年,知道他们的姓名、了解那段往事的人还会更少。虽然只有短短70年,但这段历史很不平凡,令人难忘。新中国史无前例的屯垦史,完好无缺地保存在这座外观朴实、内涵丰富的博物馆内。

那是一段激情奔放的历史,那是一群充满血性的战士,那是一片如醒狮般活力四射的土地。它在中国西部。它在新疆。它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座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博物馆,承载着并永续着那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这座红色博物馆,让石河子声名远播。这座年轻的军垦新城,不但吸引着中外游客,更让中南海关爱有加。最近的一次在两年前,顾晨叶终生难忘的一场讲解定格在2022年7月13日下午4时。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在一层大厅,会见兵团老中青三代代表。他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石河子,不仅仅是一座新兴的城市,更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最成功的范例,在这个意义上,石河子已超越了她作为一个城市存在的理由。而与其共存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浓缩着一部厚重的兵团发展史,让新中国屯垦伟业的声光影像永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