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广州文艺》2023年第12期|沈苇:论诗(组诗)
来源:《广州文艺》2023年第12期 | 沈苇  2023年12月26日08:38

无 我

无我,以万物为我

以目力可见

和不可见的物象,为我

疏荡之气,质苍之灵

雄深之思,雅健之逸

宛如古风,依稀犹在

无我——

我将我迁徙到笔墨之外

肉 身

道成肉身,词即是道

肉身是否占有尘世的空间

和卡在钟表里的时间?

或许肉身只占有一个信仰的向度

像刀子拥有锋芒的维度?

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当道成诗之肉身

历 史

历史没有远去

没有空余下惆怅的背影

历史参与我们的现在时

一只独眼又紧盯将来时

历史——含血戴角之兽

“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

注:引文出自司马迁《史记·律书》。

异的教育在远方——

如同你驶离著名的沙漠公路

登上葱岭的盘龙古道

那烂陀留学归来的玄奘

曾在那里接受异的教育

异的教育在一部亚美尼亚电影里

一只红石榴汩汩流出异族的血……

异的教育意味着,所有的远方

是你的一部分,你是它们的一部分

你要尊重他人和异物所是的样子

面 具

“任何深刻的心灵

都需要一副面具。”(尼采)

面具不骗人,只说出“不”

成为个人囧囧的必要标志

一首深刻的诗戴上面具

试图成为道成肉身的一部分

怀着内外大一统的朦胧渴望

羞耻与悔恨却藏得很深

面具们在暮色中默默相聚

变成一个吆五喝六的共同体

无 意

修路基的人无意中创造了艺术

在挖掘机、电钻轰鸣中

在挖出的湿泥和地下管线旁

一小块草坪静静躺在晨光里

那么孤独,那么柔软

像一个熟知疼痛

又与世无争的补丁

得 救

雄辩之诗得救于

骨子里的寡言与谦卑

晦涩之诗得救于

骚客窗户上的几个破洞

洁癖之诗得救于

从修辞向现实的毅然转向

赋 格

为一首诗赋格,赋予它

一棵树的龙骨、水中倒影

赋予它幼苗和死而不朽的枯木

再呈示灰烬中凤凰的和声

复调的密接,汇聚于此在性

不是平行了,加法了,乘法了

巴赫乐章,赋格在从容“遁走”

客 体

客体隐秘的激情

具有人格化的渴慕

在其所在,指证主体的不在场

如波德里亚所言,“甚至谋求一种

对过度控制它的主体进行复仇的能力”

客体的显现和剧场效应

正是诗歌需要凝视的

必然从暧昧导向混沌与神秘

词 语

在词语的时间里

诗歌诞生、死亡、重生

观念的冲撞和交互已成空幻

寄情于诗的有形之躯

在词语的时间里

词语走过路过

变形,招展,施咒,远去

它为一首诗加密并解密

舆 地

舆地的初冬,我离开

以离开的方式去爱、亲近

整体早已不保,于是我

紧抱住水与沙的分裂

像抱住爱人的命

反复吟唱一支舆地哀歌:

“风景是如此地美,

而人是这般地苦……”

体 验

你的语言常常陷入沉默

难于在废墟和枯丛中弄出一点儿动静

远方的视频并不沉默——

卡壳的画面,人扭曲的表情

哭泣,跪在地上的无助姿势……

诗歌仅仅体验自己是远远不够的

倘能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

你对他人痛苦的体验就越发深沉

这些痛苦,同时在你体内炸裂

逐渐形成你的风格与个性

加 减

加法时代,加法的

高手和败将,浩浩荡荡

另一个方向的教诲:

“减法大师——李叔同”

这是我在他外婆家

盛产西瓜、糟蛋的平湖

跳入脑海的唯一修辞

问 题

问题来了——

单独的人,挥舞长鞭

厉声驱逐内心起伏的羊群

群体的人,失去面容

难于清点、计数离离原上草

——它们是一株又一株枯荣的

个人与全体,古老而崭新的悖论

而“伟大的诗人在写他自己的时候

就是在写他的时代”

注:引文出自《艾略特诗学文集》。

诗与亭

诗是“言之寺”,也是“人之亭”

我们有一个告别之亭: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还有一个归来之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出走与回归,亭,无言的矛与盾

——逗留,休憩,喘口气吧

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下来:

“亭,人所安定也。”

注:最后一句引文出自许慎《说文解字》。

悼亡诗

他们对活着的人不亲

疏远,冷漠,刻薄,怀有敌意

打死也不愿说一句他人的好话

人死了,他们就唏嘘哀叹

写一首涕泪滂沱的悼亡诗

好像自己和世界

缺了一位逝者就不行了

他们用一首真情或假意的悼亡诗

将死人和虚空一并收入囊中

自 述

曾经六分之一国土那么大的

孤独,现如今要警惕

某种甜腻的江南性:

“轻巧”与“趣味”编织的茧房

博尔赫斯把众人总结成一个人

——“你”

其人,即“我”和“他(她)”

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永在孤独之中……

“在这人世间,只诞生过一个人,

只死过一个人。”

注:引文出自博尔赫斯诗集《老虎的金黄》中的散文诗《你》。

不可知

你自己以为的个人样子

不是别人看到的瞬间样子

你自以为是的诗

也不是别人理解的诗

因此,人与诗

都是某种程度的不可知

浮士德

行动之诗:从太初有言

到太初有力、太初有为——

“起来!逃到广阔的国土去!”

突破“愚蠢的小宇宙”

洗净羊皮纸上堆积、霉烂的知识

“让我们投身到时间的澎湃,

投身到事变的翻滚!”

否定的精灵,肯定的精灵

构成一次合唱、一个整体:

梅菲斯特,浮士德,歌德

沈苇,浙江湖州人,曾在新疆生活工作30年,现居杭州,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著有诗文集《沈苇诗选》《新疆词典》《正午的诗神》《书斋与旷野》《诗江南》等20多部。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十月文学奖、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花地文学榜年度诗歌金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日、韩等10多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