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贾家庄这片热土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任林举  2023年09月10日10:02

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一部名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老电影,风靡全国,讲的是山西汾阳贾家庄的故事。编剧是“山药蛋派”主要代表作家马烽。影片中有一首歌曲,也曾风靡全国,名字叫《人说山西好风光》,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歌词里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的描述,交代了贾家庄的具体地理位置,就是两山之间的一个山旮旯。

如果把村庄比作人,贾家庄生来就是个苦命的娃。有山靠不上,太行和吕梁,自古如严父般苛责,仿佛天立二山专门用来考验人的生存意志,不出啥物产。有水无滋养,汾河远远地流过,虽滋养了万顷良田和诸方百姓,却偏偏离弃贾家庄而去,令一庄人望河兴叹。据说,这里曾经有泉。《汾州府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曾有一眼奇怪的泉,“平地渟渊湛澹,池圜如壁,其脉散漫衍流,无湍激声”,故名闷泉。不知从何时开始,闷泉神秘隐匿,不再为这片土地提供滋养。日久,便无人知道此地有泉。可怜的贾家庄,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荒村,举目尽是“碱圪堆”“水圪洞”和“白毛碱地”,幸好还有甜苣、柳芽、芦苇草“三件宝”作为食物不足的补充,才不至于闹出很大的饥荒。

贾家庄的人天性倔强,不甘心世世代代听天由命,受苦受穷。上世纪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给贾家庄人提供了一个团结起来干大事的机会。为了实现一个共同愿望,打拼出能吃饱、穿暖、住得好的舒心日子,贾家庄的村民在村委会带领下,相互激励,相互带动,凝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团体。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向身边那片“光骗汗水不打粮”的碱荒滩发起挑战,深翻、排碱、堆肥、熟地,大干10年,将“兔子不拉屎”的碱荒滩改造成了稳产高产的米粮川,粮食亩产由最初的183斤上升到亩产816斤,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粮食产量“跨长江”的村庄。

客观地说,贾家庄的人不幸也幸。幸运的是自从新中国走集体化道路以来,就选出了一系列能代表村民意愿和利益的带头人。从最初的贾焕星、宋树勋、邢宝山、赵玉芳,到后来的邢利民、邢万里,历任带头人都是一心想着集体、为了集体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典范,也是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利益为终极导向的典范。在他们的带领下,贾家庄成为一个真正有集体意识的村子,大家都是一条心,干部只想村子的事情,群众也只想村子的事情,没有人为了个人利益置集体利益而不顾。

贾家庄的带头人爱惜、尊重群众的劳动,不让群众白挖一锹土,白流一滴汗,难也好,易也好,坚持每干一件事都要有实际效果。贾家庄的多种经营搞得红红火火,不仅开办了粉坊、豆腐坊、酒坊、油坊等“八大坊”,而且利用“八大坊”的下游产品大力发展养殖业,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每年养猪400多头,牛马等大牲畜存栏数达到120多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很多农村仍在温饱线上挣扎时,贾家庄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和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率先富起来,群众家家过上了“富得流油”的好日子。

贾家庄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作为一个集体经济的成功案例,被当时来蹲点体验生活的作家马烽及时捕捉到了,于是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作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文学富矿,不断深挖,源源不断地向人们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善美以及这个村庄的灵魂和团结的力量。从1952年马烽第一次到贾家庄起,在整整半个世纪的时光中,贾家庄和马烽之间渐渐结下了血肉相连、灵魂相依的不解之缘。作家以村庄为家,村庄以作家为自己的家人,二者往来不断,深度互动,在精神上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互为滋养,成为文学和人民之间相互濡养的一段佳话。

马烽所著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如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小说《孙老大单干》《饲养员赵大叔》《韩梅梅》《我的第一个上级》《老社员》等等都取材于贾家庄。至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主人公高占武的原型武士雄仍健在。贾家庄也因为与文学结缘,成为一个遵循优良传统、有理想追求和文化自觉的村庄。

后来的贾家庄真正实现了文化引领,做到了以文化推举带头人,以文化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以文化实施决策,以文化带动、培育一代新人。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普通乡村,竟然每年都举办征文比赛,让村民们围绕一个时期村里的重要工作、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抒发自己的情感,述说自己的感触,发表自己的观点。每次比赛都有众多村民参与,一个3000人的村庄最多一年收到稿件1000多篇,可见参与面之广,并且每次征文比赛都郑重地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村民们文字简朴、真诚,每一篇都是一个人情感和心里话的自然流露,都是一张清晰的面孔。汇集成书印刷之前,村领导给书取了个名字叫《村魂》。展卷细读,洋洋洒洒的大量文字,竟然没有丝毫重复和累赘之感,确实堪称一个村庄的奋斗史和心灵史。读过这些文字,不禁掩卷感慨,这村庄确实是一个有灵魂的村庄。

说贾家庄有灵魂,并非空口无凭。你到那里去看看,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在村子做事,不仅本村的年轻人,就连外村的年轻人也争着抢着到贾家庄来工作。外村的姑娘更是争着抢着往贾家庄嫁。村子整天是一派生龙活虎、繁荣、忙碌的景象。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汾阳县318个村有312个村把土地全部分包到户,只剩下贾家庄等6个村子迟迟没有动静。一位省里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大会上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贾家庄。如果贾家庄领导班子考虑个人发展,就啥也别说,抓紧分田到户;可是,贾家庄的老百姓这么多年就是靠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如果说破开就破开,大家就泄了气,没有了团结的力量。党的优良传统里不是有一条叫从实际出发吗?贾家庄的实际就是干部、群众一条心,不想单干。

在重大抉择的关口,贾家庄当家人邢利民被卡到了一个尴尬的处境。一方面,作为村党委书记,首先是代表群众心愿和利益,这也是党性要求,干部群众都想不通,咋把大家握在一起的手强行分开?另一方面,上边的政策虽然不符合贾家庄的实际,但也不能断然违背。两难之际,邢利民想到了时任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马烽,他觉得马烽身居要职,又十分清楚贾家庄的情况,一定有一个可靠的建议。于是,邢利民立即从汾阳跑到太原,登门求取良策。马烽认真听了邢利民的想法,非常肯定地说,走共同富裕道路没有错,这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搞包产到户也没有错,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了让农民富起来。从目标看是一致的,贾家庄已经在这条路上先行了一步,就没有必要再走回头路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又要落入形式主义的陷阱。最后,马烽给出了响当当的建议:因地制宜。

有了马烽这句话,邢利民心里就有了定盘星,他回到村里,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牢记从实际出发和带领村民共同富裕两个要点,带领班子成员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前提下,拿出了一个切合贾家庄实际情况的“三田到户、一集中、五统一”的方案。“三田到户”就是每人二分自留地、一分饲料地、六分口粮地,承包到户,自主经营;“一集中”就是责任田连片集中,按劳动力能力承包;“五统一”就是集体统一机耕、统一调种、统一排灌、统一植保、统一收打。明眼人一看便知,贾家庄表面上是把土地分了一部分,但主体上是没分的。对此,有人担忧这个老典型会拖全县甚至全省的“后腿”。但不管怎样艰难,邢利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到底,他坚信:“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不会错,共产党人的奋斗宗旨不就是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

给贾家庄送了四字箴言之后,马烽更加关注贾家庄的发展,并针对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表了短篇小说《野庄见闻录》,批判“一刀切”、形式主义。后来,又写了电影“农村三部曲”:《咱们的退伍兵》《山村锣鼓》《黄土坡的婆姨们》,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体现倡导农村共同富裕的思想,为贾家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供了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其时,马烽已就任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在此期间,他更有条件多来贾家庄,以贾家庄为自己的深扎基地和精神家园。他来贾家庄和别人蜻蜓点水的走访不同,有时一住就是几个月,和村民们吃住在一起,如同兄弟姐妹。

贾家庄也真是不负众望。如果把原来的贾家庄比作在风浪里孤独行走的小船,现在已经发展成能抗击惊涛骇浪的巨舰,农业、文旅、酒业、培训几大板块齐头并进,至2022年底,贾家庄经营性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2.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2万元。贾家庄以无可争辩的民富村强的事实,证明了坚持实事求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正确性,再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对马烽,贾家庄人则长怀感恩之心。2004年,82岁的马烽在太原病逝,贾家庄的村民们闻讯无不悲痛万分,那些曾和马烽一起把酒话桑麻的老人们,潸然流下泪水。邢利民专程赶往太原,向这位与贾家庄气息相投、命运与共的老友告别,并饱含泪水代表贾家庄全体村民郑重承诺,等到有一天,一定把马老请回贾家庄,让他和他的精神世世代代和这个村庄在一起,永不分离。半年后,马烽纪念馆在贾家庄马烽蹲点儿常住的一个院子里落成,一尊皱眉凝思的铜像立于纪念馆院子正中,仿佛仍在为贾家庄的未来思索、谋划。这是由一个村庄自发为一个作家修建的纪念馆,这也是一位“人民作家”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贾家庄这片热土上,得到过创作灵感、有过关联或取得过巨大文学成就的作家又何止马烽一人。大文豪郭沫若和“山药蛋派”其他代表作家西戎、孙谦、李束、胡正以及《万年青》作者谌容等都在贾家庄体验过生活或留下作品。词作家乔羽也是在贾家庄获得灵感,写出了传唱不衰的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对这些作家,每一个贾家庄人都记在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过。已经退居二线的邢利民说:“贾家庄能有今天的富裕和幸福,离不开一代代作家用笔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他们给贾家庄人播种下的是精神的种子。贾家庄的老百姓有情有义,不会忘记他们。”

2018年10月,在贾家庄十分有限的土地上,又落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建筑群——贾家庄作家村。这个名叫“文澜苑”的微型建筑群由6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组成,每一座建筑都以一个在汾阳生活过的历史名人命名,如“徽因水坊”“天霖精舍”等。落成典礼上,现任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说出了建这个作家村的初衷:“建作家村是贾家庄人的心愿,为的是报答作家们给这块土地带来的精神滋养;也为了给更多作家来贾家庄体验生活提供一个可以栖身的家;而选择复建那些老建筑,也是为了文化传承,表达我们对那些在汾阳生活过的中外名人的真情感念。”

巧的是,就在村两委刚刚换届不久,在作家村落成之前,贾家庄那眼息流不知多少年的闷泉,又开始汩汩流淌出新水,泉水清澈旺盛。村民们怀着惊喜的心情修一条小小的石渠,把泉水引进村子,让它环绕着民居,环绕着商业街,环绕着新落成的作家村,不息地流淌。人们这才发现,这泉水既是物质的水脉也是一条精神的水脉,缠缠绕绕,竟把贾家庄的过去与现在、梦想与未来都紧紧地牵连到了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体系。从此,闷泉不再叫闷泉,而叫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