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劳动者的光彩
来源:长江日报 | 李朝全  2023年09月07日08:34

我所理解的劳动,就是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医生治病、科学家从事研究、教师教书育人。每个人都可以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劳作收获。劳动能带给人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世界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也造就了世界。没有劳动就没有食物、衣服、房子、道路,就没有人类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辛苦也能酿成蜜,炼成糖,苦中有乐,辛中有甜。

尽管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劳动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但是无论何种劳动,都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总体幸福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劳动的价值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做事做工都要追求从细致到精致再到极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把工作做到细致,熟能生巧,就能出劳动能手;如果将工作做到精致的程度,就能出工匠;而倘若能够将工作做到极致,那就能出大师。

我之所以选择董沁樑这样一位青年煤矿工人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是因为这位最普通的劳动者有两点特别打动我。一是他很年轻,20多岁便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令人吃惊;二是这个“90后”的小伙子居然甘于平凡,在自己所负责的矿下线路巡查中竭力做到最优,这对于一个只有大专学历的青年而言是极不简单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劳动者的本色和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敬业、尽心、尽力。因此,他可谓是优秀劳动者的代表,也是有为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不躺平不内卷,立足本职作贡献,聚焦主业出专家。他就是埋没于芸芸众生里的一颗金子。通过几次采访,我走进了这个单纯而忠厚、忙碌而充实的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正是劳动,让他脸上有了笑容、身上有了光彩。他的成长路径或许能给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带来一些触动与启发。我希望通过描写这样一位普通劳动者,让全社会都能庄重地对待劳动,倡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幸福。让我们共同用勤劳的双手,用刻苦的奋斗,去成就个人的梦想,去铸就国家的未来。

————————————————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一提起全国劳动模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新中国第一代的全国劳模时传祥和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这些共和国历史上著名的全国劳模,都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但是,他们一般也都是四五十岁以后才获得如此殊荣。

因此,当我见到董沁樑的时候,确实十分吃惊。

这是一个相貌普通的年轻人。个子不高,身材健壮,皮肤略白,额头上几道深深的抬头纹,似乎和他的年龄不太相符。谁能想到,这位“90后”的小伙子,28岁就被评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29岁居然就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董沁樑现在是山西鹏飞集团沁和能源公司候村煤矿通风科的一名技术员。他是2011年5月到候村煤矿工作的,他在煤矿的成长经历堪称传奇。

■ 18岁决定出门打工

董沁樑,1992年3月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马庄村。嘉峰镇,原名贾封镇,因为历史上有贾姓朝廷命官在这里建村而得名,后取谐音改为嘉峰镇。镇上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煤炭、煤层气等。煤炭储量7亿多吨,可采储量3亿吨,煤层气储量2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155亿立方米。因为镇境内的煤矿资源丰富,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镇上就有很多的煤矿厂,因此嘉峰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农村范围来看一直都是比较好的。董沁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比董沁樑大9岁,就在南凹寺煤矿工作,负责电器维修。

2010年夏天,董沁樑高中毕业,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自幼就能吃苦耐劳的农家子弟,不愿意躺在家里甘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的生活方式。于是,就在这一年,18岁的他决定出门打工,依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为自己开创一个比父辈更好更幸福的未来。

他在餐厅当学徒,在保安公司做保安……可终究觉得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

2011年的春节很快便到来了,董沁樑回到了沁水老家过年。家人团聚,董沁樑说出自己在外面求职找工作的艰辛。父亲突然对他说道:“听说候村煤矿正在招人,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去应聘。樑儿,要不你也去试试?”

当时,正在南凹寺煤矿当机电技术员的大哥也在家里过年,他说,煤矿工作比较稳定,煤矿近些年来效益都不错,工人的收入也都稳中有升,刚入职的普通员工每月都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三四千元!这可比在苏州当保安的收入高出将近一倍,而且,更重要的是,煤矿离家如此之近,几乎就是在家门口,每天都能和家人在一起,免去旅途奔波,还能节省大量的路费和时间呢。

董沁樑心想:煤矿都是在地下挖煤。在几百米深的地下,怎么挖掘?怎么运输?如何照明?平常的吃喝拉撒又是如何解决的?听哥哥说,大的煤矿,一年能产煤上百万吨,人均产煤数千吨,那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听说,一吨煤炭能卖好几千元,那百万吨煤不就是几十亿元了吗?!

——许许多多的问题,似乎都很神秘很有趣,都在吸引着他,让他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去煤矿当工人,这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谋生手段,一份值得期许的工作。董沁樑觉得,自己年轻,身体也长得壮,应该能吃得了矿上那些苦,于是,他便答应父亲,过完年自己就去矿上应聘。

春节后,董沁樑去候村煤矿应聘,通过了面试、体检等一系列的招工程序,他顺利地被录用了。他的工作是在综掘队当一名清煤工。

■ 第一次下煤矿

5月,董沁樑便正式到候村煤矿上班。煤矿的工作对董沁樑来说非常的新鲜。这里的一切对他都是陌生的、有趣的,即便是清煤工这样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每个新员工都有一名带工的师傅,师徒首先要签订协议,一般有师傅带徒弟两三个月,指导其具体的各项工作事宜,直到他能够独立胜任为止。

第一天上班,董沁樑和师傅陈军明及其他同事一起,坐着一种被称为“猴车”的运输工具下井。猴车的正式全称为矿山架空乘人索道,主要用于地下矿山辅助运输工人。猴车就是将钢丝绳安装在驱动轮、托绳轮、压绳轮、迂回轮上并经张紧装置拉紧后,由驱动装置输出动力带动驱动轮和钢丝绳运行,从而实现输送矿工的原理。用地下矿架空索道来输送矿工,其目的是缩短矿工上下井的路途时间,减轻矿工上下井的体能消耗。

猴车的车头和车尾中间都用钢丝绳穿过,人就像坐在一个吊篮上,如同乘坐高山索道上的缆车一样,往矿井巷道里传送。上班的人手要紧紧地抓住缆车的连接构件。

矿井通常都要垂直下降300米,巷道有的长达1000多米。到达工作面最长的距离需要走几千米的路程,如果工人步行前往,势必耗时耗力,因此一般的矿山都装置有猴车这种缆车装置用于运输。

董沁樑以前从没下过煤矿,第一次下煤矿,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他就主动问,跟师傅请教,和大家交流,用心用功学习作业过程中的工作要领。

清煤工的工作说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就是负责清理浮煤。董沁樑承担的任务就是,在煤矿井下工作面,对那些机器够不着的碎煤、煤渣进行清理。那时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工作都需要用到人力。清煤就是用铁锹去清理那些浮煤。这无疑都是一些杂活累活。清煤工工作时必须戴着口罩,加上高强度的劳动,非常辛苦。刚参加地下清煤工作的董沁樑,常常累得浑身出汗满脸是灰。他和几个新工人跟着带班的队长干活。只要综掘机一开动,整个工作面哪哪都是浮煤。那些浮煤好像总也清不完似的。

早在来煤矿工作前,董沁樑就听说了煤矿工是一个高危职业,耳闻了不少的矿难事故。因此,待到自己真正加入了这个行业,他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尤其注意学习了解清煤工作中容易造成的失误和危险。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他知道清煤工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许多危险风险。譬如:没有观察周围环境,可能会有架间掉矸伤人,煤壁片帮(片帮是指工作面或者工作面顺槽的两帮由于顶板压力的作用,在顶板周期来压的影响下,如果煤本身比较松软,煤体内部的裂隙被扩大,导致帮部表层部分煤体脱落、塌落的现象。)伤人,割煤期间煤尘大,未戴口罩会伤害健康;未执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是指井下生产作业开始前,用撬棍、钢钎或镐等敲击井巷、工作面顶板及侧帮,根据发出的声响发现浮石、剥层的方法。敲帮问顶应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发现有浮石、剥层后,应站在安全的地方将其撬下。)片帮煤可能伤人;没有停电闭锁,运输机司机误动作开动运输机或转载机伤人;没有及时躲开,采煤机滚筒带动煤块会伤人;没有及时把电缆槽清理干净,损伤采煤机电缆,严重时会造成失爆,等等。

在师傅的带领下,董沁樑虚心请教,用心琢磨,逐渐学习掌握了煤矿有关的安全生产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在工作中,他坚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从而确保了自身和同事们的安全。

回忆起这个自己当初带过的“徒弟”,陈军明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董沁樑比较吃苦,有什么不懂的知道问,对事情、工作比较认真,也负责任。”

■ 一心想要干出个样子来

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加上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成为一名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每日的工作都非常辛苦。董沁樑尽管不到20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但是每天也都累得够呛,几乎下班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

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但董沁樑凭着不服输的性格,下定决心,一心想要干出个样子来,一直咬着牙坚持。毕竟,煤矿离家这么近,还有种种好处和福利。譬如,在井下工作,班中餐是矿上免费提供的。井下有饮水机,可以随时喝上热水。矿上还办有职工食堂,一日三餐只需10元钱就能吃饱。矿上还有浴室,可以淋浴洗澡。平时,矿上还给职工发放口罩和相应的劳保用品。更重要的是,矿上还给每个职工都上了相应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让职工们能够后顾无忧……

因此,董沁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总是积极主动、满怀热情地投入每天的任务中去。

不久后,他被调整担任一名支护工。

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董沁樑了解了支护工基本的工作职责,他一丝不苟地按照作业规程和师傅教导的去做,确保自己的工作万无一失。由于他在工作时总是不挑活、不惜力,因此师傅对他很满意,同事们也乐于和他搭档。

参加工作后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对煤矿的许多机械装备和设施及其使用方法几乎一无所知。他开始迫切地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这时矿上许多年轻人都在函授学习大专或者大学本科课程,公司也鼓励员工们在工作之余自学大学课程,并且对进修学习的职工给予学费补贴等。

董沁樑动心了。他想,自己还这么年轻,应该多学点本事。他从哥哥的工作中受到启发,于是2012年他便申报了山西大同大学矿山机电专业大专函授课程。除了积极自学,向书本学习外,在日常工作中,董沁樑也格外用心地向老师傅们学习,总是虚心请教有经验的同事和工人,做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用心琢磨。在井下,除了有清煤工、支护工,还有矿井安全监控工、机电工等在各处忙碌检查和监测。每当劳动间隙,他都主动走上前去,一面察看他们操作,一面在心里揣摩着那些蓝色的线路、灰色的接线盒、各处的接点。遇到自己揣摩不清楚的地方,就主动开口,向那些师傅们请教。师傅们看到董沁樑这个年轻小伙子总在旁边帮忙递工具、拿材料什么的,很是热心,因此也都很乐意给他解答问题,顺便教他一些安全监控或矿井机电方面的知识。

■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老天爷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2013年,听说监控中心缺人,需要补充新的人员。董沁樑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他主动跟监控中心领导打了一份申请,讲述了自己自学了许多监测监控方面的知识,相信能够胜任监控维修工作。

监控中心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多次见过董沁樑这个小伙子,和他打过一些交道,了解他在矿上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中获过奖,知道这是一名勤奋好学的青年。从2013年4月起,董沁樑就正式从支护工所在的综掘队转到了监控中心,开始时主要负责井下监控线路设备维修。此时,距他到综掘队担任清煤工和支护工正好两年。

在监控中心,董沁樑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工作态度。利用业余时间,他仔细查阅了大量煤矿安全监控标准规范,认真钻研监控系统的相关操作规程,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他暗暗地以优秀的师傅为榜样,以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通过不断磨炼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逐渐成为了监控中心的一名精英骨干。很快,监控中心遇到各种急难险重的故障,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董沁樑。而只要有他在,大家心里似乎也就变得格外有底。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日常维护是一项相当复杂和细致的技术活,它牵涉到煤矿瓦斯安全管理,是煤矿瓦斯管理的实时眼睛。它也关涉到井下职工的工作处境和安全状况,可以实时监测每名井下职工的运行轨迹。董沁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便一直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值好每一班岗。

在瓦斯监测监控设备管理中,董沁樑是一位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工作经验的行家里手。令人信服的维修技术及故障判断能力,让他破解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难题。董沁樑深知自己的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此在监测时总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或马虎。

■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2016年10月的一天,董沁樑正在值班。这时,监控中心的人员定位系统突然出现故障,井下的信号传不上来,井上井下的读卡器都无法读取每名职工的具体位置和井下的出勤人数。这势必给职工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领导安排董沁樑和同事立即下井,去检查每一个分站和线路。

董沁樑发现,井口只有一个分站数据是正常的。他据此分析,地面的软件系统应该没有问题,那么,究竟是哪一个分站把数据顶了传不上来?于是,他们赶紧下井去细心地检查每一个分站和每一段线路。

他们首先查看最近的一个定位,把后面的几个分站都断开来,结果数据也传不上去。由此董沁樑判断,应该是在井底到井口的这段线路也不通。于是,他们顺着井筒陡峭的斜井一米一米地往下捋,细细地找寻。因为井下的各种线路很多,外表包皮都是蓝色的,很难区分。董沁樑只能凭借经验和相关的常识去寻找故障的原因,顺着那条线路一点一点地往前摸索。

最后,在井筒200多米处,他发现,正是监控室与井下连接的一处光缆接收盒发生了数据错误。经过认真检查,他弄清了原来是这个接线盒里的线路分开了。于是,董沁樑和同事用最短的时间排除了故障。通过井下矿用手机通话,听到地面监控室报告,主机显示通信正常,故障被成功排除!从而保证了井下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这次事故让董沁樑意识到,由于井下线路繁多,寻找排障异常困难,由此,他们汲取教训,注意在监控线路和接线盒上做一些标志,标明这是什么线路和什么接线盒,每条线路和每个接线盒也都编好了编号。通常,线路1000米左右就需要安装一个接线盒,有些地方需要做分支就要安装分线盒。有了这些标志,下一次需要排查线路和排障就方便多了。

在日常工作中,凡遇急、难、险、重的任务,董沁樑永远都冲在最前面,处处为表率,时时做典范,从不叫苦喊累,工作特殊时期,连班加点,无怨无悔。

2018年2月,正值春节假期,董沁樑正在家里休假。晚上10点多,突然电话来了:“沁樑,快来!第六采区C型分站全部通信中断,原因一直没找到……”

电话是监控中心主任打来的。没有特别疑难的故障,主任不会在这个时候把董沁樑从家里特意找过来。

接到主任的电话,董沁樑意识到故障一定很严重:分站通信中断,这就意味着不能实时监测矿井的瓦斯含量,如果出现万一,情况不堪设想……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到了矿上。

董沁樑了解同事已经做了哪些处理,都排除了什么方面的故障后,背着背包拿着工具一面下井,一面在苦苦地思索,究竟是哪里的线路发生了故障。

根据多年的经验加上对井下线路的熟悉,他果断判定,出现问题和故障的应该不是分站坏了,而是线路出了问题。在下井的过程中,他特别留心观察每一段线路有无凸出来有无断开。井下的线路有七八条,看得人眼花缭乱。巷道长度有1000多米,董沁樑只能一寸一寸地往前检查。通过摸索寻找,最终他精确地找到了前方北皮带大巷,果然是那里出现了问题,那里的线路被皮带刮断掉了。

董沁樑当即利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接通了线路。故障排除,C型分站一下子就恢复了正常。

“作为一名井下监控工,能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我很光荣。”当领导赞扬董沁樑的主动担当时,他由衷地回答。

类似这样突发性的设备故障,对监控中心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但是,无论身处多远、无论有多么繁忙,董沁樑都会抛开一切第一时间赶回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体现了一名优秀职工应有的职业素养。

“沁樑遇到困难总是第一个上。”监控中心技术员胡志民说。胡志民比董沁樑大两岁,2008年中专毕业就来矿上工作,比董沁樑早3年,2018年被提拔为技术员。

■ 葆有学习新东西的好奇心

2019年,候村煤矿被确定为晋城市“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试点矿井之一。这个平台是一件全新的事物,涉及计算机软件应用、传感器安装测试等诸多方面。董沁樑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个新东西。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葆有学习新东西的好奇心和刻苦钻研的热情。他在主管领导的带领下,积极配合安装厂家建成了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

董沁樑好学是全矿区出了名的。他身上一直揣着一本维修手册,没事儿就爱钻在维修室里鼓捣设备。他同时买了一堆有关设备处理、安全监控的书,常常一看就是一下午。他说:“我底子薄,要抓紧学,不然就落后了。”

这么多年来,他钻研了监控系统的操作规程,自修完成了大专矿山机电专业,又多方求教老矿工,并时时以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

除了自己学,他还带动班组同事一起学。

“烧坏了,这里需要换一侧,重新再焊一下。”

在日常工作中,董沁樑经常热心指点新员工,向他们传授技艺,给他们耐心地讲解监控设备理论,让青工们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帮助提高班组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促进了大家学技术、比干劲、练本领的工作热情。

李浩浩是候村煤矿的一名青年职工。他说:“董沁樑非常热心。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帮助我,也教了我很多维修设备的知识,让我收获了很多。”

董沁樑积极配合领导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结合本工种工作实际,他还运用多种形式,对监测设备理论做重点讲解和指导,使青年工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促进了大家学技术、比干劲、练本领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

在每次上班之前,董沁樑都要站在班组前列,举起右臂,带头宣读候村煤矿安全誓词:“为了个人生命安全,为了家庭幸福,为了公司集体利益。”——仪式庄严肃穆,让每个人深受触动,牢记于心。通过这些反复的安全宣讲和强调,不断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坚决制止和杜绝“三违”,实现了全班组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质的改变。监控中心技术员胡志民说:“董沁樑做人很实在,做事也非常踏实,经常加班加点也不抱怨。”董沁樑无疑是煤矿工人代表的真实写照。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质朴和实干;他没有激情潇洒,有的是坚守和进取。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用心用情做好矿山发展的“安全卫士”。

■ 劳动者是最幸福的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是最幸福的。因为劳动能够带给人成就感,带给人实现价值的愉悦和满足。劳动永远使人充实和踏实。每一个劳动模范,都是热爱劳动的楷模。董沁樑说:“原先我在井下就是干维修工作的,每当我修好一台机器,心里就特别高兴,我不会抱怨工作苦累,反而觉得生活挺充实的,我热爱这份工作。”——正是这份热爱,让这个年轻人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6年开始,董沁樑积极参加职工职业技能比武大赛和劳动竞赛,多次获奖项夺冠。

2018年,董沁樑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9年,董沁樑获得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称号,并荣获山西省特级劳模。

2020年,经过层层推选,董沁樑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11月24日上午,他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董沁樑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他是受表彰的全国劳模中最年轻的劳模之一,作为新时代青年工人的代表,他感受到了无上光荣。

当他载誉归来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他激动地说道:“我只是千千万万矿工中普通的一员,却能得到这至高的荣誉,这得归功于矿山对我的培养。我会带着感恩的心加倍珍惜这荣誉,把从人民大会堂所感染的‘精气神’,融到余生‘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的工作中,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

在工作日记里,董沁樑这样写道:“在我的眼里,劳动模范从来就是一个很高尚的称谓,对获得这个称号的人们,我一直敬重有加,因为,唯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唯有劳动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劳模则是劳动者中的突出代表,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作为一名基层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平凡、很普通,然而公司、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觉得受之有愧。”

同年,董沁樑还获得了晋城市“新时代最美劳动者”、沁水县第一期“沁水楷模”称号。

2022年3月,董沁樑正式调到候村煤矿通风科工作担任技术员。当年他到监控中心,技术学得快,什么都难不住他。这次转到了通风科,他也迅速进入了状态,对新岗位的要求很快便熟悉了。通风科郭科长介绍说,沁樑还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一如既往地热爱学习,爱看书,干一行,爱一行,不懂就问,因此上手很快,如今已然是通风科的一名得力干将。

与事业上的稳扎稳打、步步奋进相关联,董沁樑在生活上也是幸福满满的。他为人实在,好交往,因此和同事们相处融洽。平时下了班,辛劳了一天,有时他也和同部门的同事两三个年轻人约上,一道下个饭馆,吃顿饭,唱个歌什么的。

随着工作的稳定和收入的逐年递增,董沁樑和当地青年一样,娶妻生子。如今,他在嘉峰镇上买了自己的房子,儿子已经五岁。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温馨而幸福。

(作者系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