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宁都,遇见三位老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舒晋瑜  2023年07月12日08:50

来江西宁都,没想到一下子掉进了“戏窝子”。第一晚,就看到了传统保留曲目《游春》。

采茶戏也称“灯子戏”,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没想到宁都竟是民俗文化之乡。采茶戏、鼓子曲、中村傩戏等等,都已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看着台上两位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竟有些恍惚,像是回到了童年时代看戏的情境,激起我对这里非遗文化来龙去脉的热情和好奇。

在宁都三天,我寻访了三位老人。

曾三生满头大汗地从舞台上疾步走过来。午后3点多,阳光仍然灿烂着,从瓦蓝的天空斜洒下来,乡村舞台上没有一点遮挡。在二十余人的鲤鱼灯表演队伍里,他是年龄最大的。64岁的人,皱纹早就爬上额头,肤色黝黑,蓝色细格衬衣领扣和袖扣全系着,汗水淌下来也顾不得擦一把。

从18岁就拜师学习制作鲤鱼灯,曾三生的大半辈子献给了鲤鱼灯。当年他拜师学艺费了不少周折,学徒时要给师傅包红包、端茶送水,还要帮师傅种稻收稻,想方设法帮师傅做事,才能学到一点儿技术。鲤鱼灯的制作很讲究,雕刻讲究变化,比如刻龙头,头随珠转,身随势旋。编扎好外形框架,还要用皮纸糊壳,通体层层迭迭贴上片片鱼鳞,里面再设计好照明。扎带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总之,鲤鱼灯要求做工考究精细、形象逼真,更要求做工的人付出十万分耐心。

宁都采茶戏的民间灯彩舞蹈演变成固村鲤鱼灯舞,有一千多年历史。无论历史多么绵长,鲤鱼灯的制作工艺却没有太多变化,比如对竹片厚薄要求很高,太厚没有弹性,太薄容易折断,曾三生只能用手把握分寸。竹片像刀子般锋利,制作时又不能戴手套。他的10个手指全裂了,骨节和指甲都已变形,指甲缝和手上的干纹里藏着洗不去的黑色印迹。

鲤鱼灯演出中有一道程序是喝彩,过去流传下来的曲子在今天已不合时宜。曾三生要重新编曲、练喝彩,嗓子都哑了。他老婆说,曾三生只有睡觉的时候不练嗓。

曾三生做得太辛苦。和自己当学徒时比,他觉得鲤鱼灯舞的生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也没有人愿意学习道具制作,演出人员年龄老化,他要自己花钱才能挽留住一两位徒弟。辛苦学来的手艺谁来传承?他有时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晚上8点,表演开始。在采茶戏曲牌和打击乐的烘托中,演员们出场了。他们挥舞着鲤鱼灯,时而来回游动,时而上下翻滚,把群鲤出草、嬉戏、冲浪甚至飞跃龙门的神态和气势演绎得栩栩如生。以鳌鱼为头开始游灯送福,灯队以鲤鱼、虾、螃蟹、乌龟、蚌壳形状的灯笼按顺序游走着,鱼跃虾腾。每个制作独特而精美的灯具背后,是曾三生满怀的希望。他用布满刀痕的双手热情地舞着,欢快的表情浮现在他脸上,他仰着头,举着灯,笑容的褶皱里满是对那盏灯的憧憬和向往。

在宁都,流传着一些生动的俗语:“勾筒一响,喉咙发痒”“看戏的是尖子(为抢好座位乱钻),唱戏的是癫子(哭笑逼真),批戏的是俄(傻)子”。黄建华就是痴迷于唱戏的演员之一。

1949年出生的黄建华,中等个头,招风耳,戴黑框眼镜,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他的一口牙全松动了。年轻时演出,每到一个地方,演员们亲自装台,他要爬上很高的柱子挂幕布、拉铁丝,有时铁丝太长,他直接用牙齿把铁丝咬断。看上去硬朗的身子骨,也因年轻时练功有了各种病症。

黄建华声音有些沙哑,却毫不影响激情,讲着讲着就站起来,边演边唱。从1966年进入宁都采茶戏剧团,半个多世纪,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采茶戏。

17岁进剧团时,黄建华身高不过一米六。他天天苦练基本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戏首先要吃得苦中苦。他认准了笨鸟先飞,按师傅教的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练,常常一边练功一边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师傅是从外面请来的演员,教他许多身段,包括把子功、打飞脚、打旋子、打虎跳、扎踺子。可师傅不见得教得多细致,也未必专业,没人告诉他怎样掌握动作要领,他只知道一味吃苦下死功夫。别人都不敢做“云里翻”,只有他一遍遍翻,翻下来就硬生生跌在地上,身上摔得到处是伤。1972年,黄建华跟着一位老乡去省剧团,才第一次见到海绵床,他高兴坏了,扑在上面练各种跟斗。自己的剧团没有海绵床,又要练高难度,他只好跑去船上练“云里翻”,向后、向前都敢翻了,才登上舞台。

宁都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京剧、越剧等剧种的各种艺术特点,逐渐形成本土特色,产生了五大行当:生、旦、末、净、丑。黄建华就练过京剧表演艺术中的矮子步。矮子功不仅要求蹲着走路,更要在身体蜷缩的状态下唱念,这种独特的表演,让人物更加栩栩如生,也增加了很多难度。但是黄建华从未叫过苦。他很怀念过去曾有过的高光时刻,本来宁都就无戏不成村,有的村长年累月戏不断,演员也格外受到尊重,无论到哪里演出都是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因有着历史渊源,也因有着像黄建华这样的艺术家引领和带动,采茶戏在数字化变革风起云涌的今天,虽然不像过去那么火,但在宁都仍然很普及,单是业余剧团就有三十多个,解决了群众就业,也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退休后,黄建华受聘于县老年大学,教老年人学唱宁都采茶戏,仍然每天练声、练功,排练节目。“我一生都以剧团为家。”黄建华说,自己没有多大能耐,把懂的戏曲如实地表现出来教给大家,能为弘扬采茶戏出一份力,心里很舒畅。

宁都采茶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曲艺、歌舞、三角班、半班、半整杂、大班等历史阶段。半班时期,演员只能翻演师傅口传心授的传统剧,只有一个大概的内容提纲,全靠艺人即兴编词定曲。1954年以后才产生了剧本戏,也产生了剧目生产演出中的编剧、导演等。

温宏亮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温宏亮是作为演员招进剧团的,因为有文学功底,温宏亮做过编剧、编曲,至今已写了四十多部戏的音乐,创作剧本若干。

温宏亮师从老编曲曾习华,受益良多。“曾老师写的戏有味道,我反复唱,总能悟出一些道理和韵味。”温宏亮觉得,地方戏要有味道,地域性很重要。他一直以曾习华为榜样,后来移植了富有神话色彩的剧本《仙露》,改编为宁都采茶戏。周围很多人不看好,觉得他很难完成这部大戏。温宏亮不争辩,他有自己的主张。采茶戏之所以流传甚广,主要还是音乐的魅力。音乐创作要根据传统曲牌,万变不离其宗。他从两百种曲牌中选一种作为音乐主题,反复酝酿每个角色的所有唱段,节奏、速度、起承转合都考虑周全,才进入初稿创作。他先是自己琢磨唱腔,确定下来再唱给演员听,不断地听意见,发现拗口的拿回来再改,然后再排练唱。

编剧编曲付出的辛劳,甘苦自知。温宏亮为此经常失眠,翻来覆去地琢磨,就连平时走乡串户,也是抓住一切时机学习,哪里的曲牌有变化或发现有意思的曲子,他马上在随身带的小本上记下来。数易其稿,《仙露》演出后,获得广泛好评。温宏亮很欣慰。和过去相比,宁都采茶戏有些衰落。地方戏如何振兴,温宏亮呼吁过多次,很难立即改观,他想,这大概是历史必然的命运。老的东西会慢慢衰退,但总会有传统的经典作品留下来。

整体来说,振兴宁都采茶戏现在是向好的趋势。现任宁都采茶戏剧团团长袁俊美说,维护一个剧种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培养艺术人才,更需要在剧本、唱腔、舞美等各方面进行传承并创新。她相信,被誉为“山茶花”的宁都采茶戏,只要四季常青,总有再度芳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