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以书写新时代为己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李美霖  2023年02月09日09:09
关键词:徐剑

“我们应常怀一颗中国文学的文心,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正道上追求报告文学写作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在中国文学的叙事坐标中描绘中国社会独有的世相之美,以新史诗写作为方向和目标。”对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而言,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有写鸿篇巨制的文学野心和精神担当。

为全面深入展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持续走深走实,《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邀请徐剑立足自身领域,讲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和感受。

用中国气派构建好文学世界

在全面深入展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背景下,如何实现文化自信自强?

徐剑对记者坦言:“党的二十大后,在诡谲多变的国际大背景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我感触尤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成就历历在目,中国是人类第一个消灭了贫穷的国家。这些令人欣喜、自豪的历史性时刻,都有中国作家在场,并以不同文体记录了下来,其中尤为出彩的,当数报告文学作家这一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告文学是叙述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国风格和气派的文体。同样,报告文学也是文化自信和自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剑认为,报告文学作家应以中国化、时代化的叙事风格和语言,通天心,接地气,以人为上,以人性为圆心,写真性情,写真实感,说真话,以一缕人性的温馨阳光,照亮灵魂的皱褶,用中国风格和气派,以古方块字之维,构建好自己的文学世界。

徐剑坦言,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化高地拥有一席之地,中国作家任重道远。

靠双脚“走进”历史

“我们这代人是在红色语境下长大、成才、变老的,对中共党史可谓耳熟能详。当某一天出版社编辑找到我,邀我写一部中共一大建党历程的书,且定位为建党大业的国民读本时,便深深地吸引了我。”2021年12月,徐剑创作出版了一部以文学形式叙述建党历史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天晓:1921》。

提及该作品的创作初衷,徐剑告诉记者,写一部权威的、符合历史真实的,却又是老少皆宜、妇孺爱读的好书,既有挑战性,又有使命感,更兼文学性,令其热血偾张。几十年的积累和准备,似乎都在等这部书。

徐剑深知,写中共党史,不能写成图书馆文学。尽管大量的阅读党史文献不可或缺,但是对一位报告文学作家而言,必须调动党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田野调查学的知识积累,借用考古般的科学方法,走出书斋,走向13位党的一大出席者的出生地、求学地、战斗地、牺牲地。

为此,徐剑用了半年时间,探访了能接触到的大专家、小专家,乃至建党元勋的后人,走遍相关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拿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天晓:1921》的书写,其实就是走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源头,让徐剑看到了一股清泉是如何汇入波澜壮阔的人民之河,又是如何奔流到人类文明的大海中去。

“采访写作中让我既看到了江山是怎么来的、怎样被坚守的,又看到其是如何实现自我更新和革命的。因此,我对党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也对她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与期待。”徐剑感慨道。

是战士也是领队

作为国家一级作家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在这两重身份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哪些必要性?

徐剑表示,作家与会长,既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又是写实国家队的领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需承百代之流,而会当今之变。在徐剑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在经济、国防上的称雄,也在于文化的勃兴。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的时代,新的途程,党的二十大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期待。”徐剑表示,讲好极具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作家时不我待。

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总是让作家欢欣鼓舞,总是让文学跃跃欲试。身处当下这个伟大的时代,报告文学作家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崭新的思考与表达,勇立潮头,不做旁观者,不让文学缺席,用自己独特的叙事坐标和叙事谱系,诠释一个新时代,留下一个国家、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以真实、真情、真言、真人、真性情、真故事为文学载体。

徐剑告诉记者,报告文学作家应以人为上,以人与时代的命运为重心,写人的真性情与真情实感,立足当下,心向未来,让自己笔下的作品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悖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