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
5月10日,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欧阳黔森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座谈会召开。
作家欧阳黔森受中国作协和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发表,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该书先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2021年专项主题出版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等国家级出版项目。此外,《江山如此多娇》在文学向影视转化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第一章《花繁叶茂》改编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频上热搜;根据第三章《看万山红遍》改编的电视剧《看万山红遍》于2021年1月13日开机。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红杰在致辞中表示,贵州作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积较大、贫困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欧阳黔森先生选取了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中的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记录了贵州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的铮铮足印。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指出,《江山如此多娇》是一部有特色、有新意的反映中国脱贫攻坚的力作。本书很好地诠释了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大决策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同时又把贵州如何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描述清楚,很好地处理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并且写出了新意。一是作者欧阳黔森善于用事实说话,善于用数据的强烈对比来反映扶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十分饱满。脱贫攻坚是中国人干出来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拼搏的结果。书中记录了党政干部、企业家、村民的感人事迹。三是作者的语言生动,文笔流畅。书中有许多话,如果没有深入调查,没有亲身的感受是写不出来的。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说,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骄》共五章,其中有四个章节在《人民文学》作为头条首发。全书是一个较为系统又各有重点的立体整体,也含有了一个较为整全又向未来开放的历史历程——从乌蒙到武陵、从农业农村到工业城市,从极度贫困到美丽乡愁、从居住的易地搬迁到发展的转型升级,从百姓做梦都不敢想到敢想善作再到以奋斗参与伟大梦想的实现,从民谣民歌到时代进行曲,这样的写作何尝不是一场攻坚战。本书对报告文学的贡献较大:一是在新时代纪实文学,写给谁看、写些什么、怎么写的破题方面,有示范意义;二是这个文体如何更具活力和持久性——他以田野调查者的科学精神、小说家的叙述控制、戏剧家的故事选择、诗人的情思度量,体现出了超群出众的完成度。历史意识、现实精神与审美价值兼具,《江山如此多娇》汇万物光华成文,述百年巨变如诗。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表示,《江山如此多娇》,作为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之于欧阳黔森来说是一种在场的写作。欧阳黔森生于贵州、长于贵州,他就在贵州脱贫的现场,又因他曾为地质队员,拥有地质队员的从业经历,可以说在本书中,他的写作极具勘探性,十分注重细节的展示,善于运用田野调查的写作方法,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着力呈现贵州脱贫的实绩,记录了贵州对中国脱贫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说,这是一部为时代立传、为人民写心的现实题材优秀之作。欧阳黔森怀着强烈的文化自觉,用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五个乐章,以点带面,以一当十,生动反映了我们国家在新时代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进程,反映了伟大的创造、伟大的奇迹、伟大的图景,奏响了时代强音,写出了人民的心声。欧阳黔森以踏遍青山的勤奋求实的严谨精神,行走大地,去寻访探查,聆听调研。他捕捉新模式、新做法,找到新经验,以小见大地形象反映了中央精神、国家政策的落实落地,脱贫攻坚的部署化为广大干部群众伟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这样一些图景,写出了决心举措化为行动所产生的力量、所产生的巨变。
《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程绍武认为,欧阳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娇》是一部用情用力书写贵州大地山乡巨变——从贫困荒蛮到花繁叶茂,从枯竭衰败到万山红遍,从居住土房破屋到易地搬迁住进高楼大厦,从等待救济到现代高效农业、电商旅游等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过程的精品力作,是一部带着作家体温、深入现场、深度书写、倾情投入而成的出色报告文学。这部作品读完让人感受至深:一是作者既能全景宏阔、高屋建瓴地统摄主题,又能扎实深入、细致入微、引人入胜地展开叙述;二是作者多年坚持实地走访,走村串寨,写出的作品才是“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三是语言干净漂亮,以小说式的“叙述”为主,以个人化的叙述语言带动全书内容的展开,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很有特色。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特别强调,在众多反映脱贫攻坚这一时代重大主题的报告文学创作和出版中,欧阳黔森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显得格外超凡脱俗。报告文学要反映脱贫攻坚这一时代重大主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人民,坚持真实至上,坚持用数据说话,坚持用事实做证。这几乎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许许多多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但《江山如此多娇》一书显得格外超凡脱俗,上述许许多多反映脱贫攻坚主题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许多特点,《江山如此多娇》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这是报告文学安身立命的要求,因为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然而,报告文学除了“报告”不可没有“文学”,《江山如此多娇》拥有的文学性则相当突出。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王国平指出,《江山如此多娇》在写作上是论证与发现的结合。论证的是伟大思想、先进理念是如何落地的,基层是如何切实执行的,作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看看全面小康这个梦想是如何变成现实的。发现意味着作家一直在路上,具有强大的主体性,去观察、思考和表达,去感受现场的生动、滚烫和魅力,就像摄影一样,寻找“决定性瞬间”,寻找共情点。
本书作者欧阳黔森说,首先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及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和百花文艺出版社表示感谢!为创作这部作品,我走到了脱贫攻坚一线,走进了村村寨寨,目睹了精准扶贫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变,感受到脱贫攻坚这项工程的伟大。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也更加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我将再接再厉,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书写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记录伟大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班峰最后总结,向参会的领导、专家及作者欧阳黔森表达诚挚的谢意,并指出,《江山如此多娇》准确捕捉时代脉搏,正面回应文艺何为的重大问题,在内容上整体含纳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经验、成就,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照耀下贵州脱贫振兴的生动实践。
更多
祝勇、李雷: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
“故宫文物南迁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体国民为了保护文物团结一心,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更多

林贤治:鲁迅与《沉默史》
鲁迅写《无声的中国》,换个说法,其实就是沉默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