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规划“十四五”规划为何编制如何编制?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王少波  2022年02月14日08:49

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一个多月来,业界关注《规划》,热议《规划》,解读《规划》;众多单位纷纷对照《规划》,编制本单位五年规划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本报特推出深度解读《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系列报道,希望对业界深刻认知《规划》、透彻理解《规划》有所帮助和启示。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宣传思想文化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行业规划。《规划》由中宣部负责牵头编制,深刻把握出版业发展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和“六个坚持”基本原则,展望2035年建成出版强国远景,提出“十四五”末实现六大目标,谋划九方面重点工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擘画了出版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为何编制《规划》

编制《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是科学方法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时代情势和历史任务设定远景目标和长期使命,并在既定战略方向上几十年如一日,久久为功,接续推进,是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到2020年,我国共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不凡之路。“五年规划”以其神奇的力量,带给中国和世界越来越多的惊喜,诠释着中国制度和中国之治独特而巨大的魅力。

“出版”历来是国家五年规划纳入的内容。早在“六五”时期,“出版”就已经写入五年计划。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中,明确指出:“积极改善新闻出版手段,搞好各种出版印刷发行机构的精简和体制改革,在提高书刊质量的基础上发展数量。1985年出版总印张达到456亿印张,比1980年增加82亿印张。”

彼时,我国刚刚迎来改革开放,出版业也在春风中昂首挺进、迅速发展。从那时起,我国开启了从“书荒”到“书海”的巨大跨越。

编制《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是服务大局的需要。

如“九五”时期,出版业主管部门就编制了行业专项规划。当时,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出版工作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指示,促进音像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原新闻出版署制定了“九五”(1996~2000年)重点音像制品出版规划,并从汇总的重点音像制品出版规划中优选出部分选题列入国家“九五”重点选题规划。

自此,在新闻出版业“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出版大国。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既有对这一传统的接续和继承,也有在这一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更具历史性、全局性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历史坐标点上,党中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面。《规划》明确,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出版业将以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对接中央战略部署,找准历史方位,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编制《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是应对百年变局的重要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的出版业也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需要从宏观层面和顶层高度加强统筹谋划和规划部署。

部署早已开始。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对外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牌子。而《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就是出版工作转隶中宣部后制定的第一个出版方面的五年规划。

《规划》深刻分析了出版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首先,《规划》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情况,用“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两个“历史性”肯定了成绩,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明确了作用,从出版治理效能、党的创新理论出版传播、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出版业整体实力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出版“走出去”取得新进展等方面梳理了成果。

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规划》指出出版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四个“迫切需要”: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服务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迫切需要提升内容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更好以精品奉献人民;迫切需要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改革创新,转化增长动能,更好抢占数字时代出版发展制高点;迫切需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走出去”实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这四方面是出版业应对百年变局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编制《规划》对引领行业发展的实际意义。

怎么编制《规划》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出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复打磨而成的。

在《规划》第一部分,就首先指出了指导思想和六大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统筹兼顾。为此,在编制过程中,具体围绕一个总要求和四个重点来体现。

把握好总要求和重点,开展《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传播、重大主题出版宣传、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书香社会建设、古籍整理出版、版权保护、印刷发行业转型升级、出版“走出去”等重要领域进行部署,注重发挥出版工作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深刻把握中央关于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求,聚焦“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

例如,《规划》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出版强国的目标,这是第一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将出版强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定下来。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探索创新。适应进入新征程新阶段出版业外部环境条件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聚焦中宣部统一管理出版工作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规划功能定位、编制方法、内容结构等方面大胆创新,更好适应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对比前几个出版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就出版业专门制定发展规划,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创新举措,也是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后,更好适应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出版领域一盘棋,统筹总体布局与细分行业、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重要任务与重大工程、成熟做法与创新举措,注意加强与相关规划的照应衔接,既与国家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宣传思想工作重点任务相统一,又兼顾行业特色,突出行业重点。

此次发布的《规划》为主规划,由11章构成,分为3个板块,共提出39项重点任务、46项重大工程。与《规划》同时发布的,还有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印刷业、出版物发行业等专项规划,凸显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特点。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编制。综合出版领域各方面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出版业发展具备的行业基础、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加强研究论证,科学开展评估,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合理确定出版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做到既提气鼓劲,又切实可行。

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高质量编制《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历经两年多时间,凝结了大量心血,这是一份严谨科学的好规划。编制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时间久。从2019年5月中宣部确定《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为自行编制的规划之一,2019年8月主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到2021年12月正式印发,总计历时两年多,精心打磨,字斟句酌。

二是参与部门多。以中宣部7个出版方面的局和直属单位为主起草,其他10余个部内局室和直属单位共同参与,并先后征求吸收了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行业协会等的意见。

三是调研范围广。组织开展20余次线上线下调研,并召开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调研片会,广泛听取有关出版单位、研究机构等的意见建议。

可以说,《规划》充分反映了出版业内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021年12月28日,《规划》正式印发,一张推进出版强国建设的蓝图精心绘就。这份闪耀着文化之光、蕴藏着文字力量的《规划》还有哪些重点和亮点?商报后续报道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