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一本书回望过去 在书香中文化跨年 ——“书香迎新 阅向未来”TALK SHOW活动侧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黄琳  2022年01月07日07:38
关键词:阅读 书香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向读者荐书。钱江晚报社 供图

“浙大博士陈海贤的《了不起的我》激励了我,这一年,我从一个四体不勤的全职幸福太太,变成了陪读的快乐妈妈,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父辈的不易,哥姐前进的动力。”

2021年12月31日,当2021年这本书翻到最后一页,第三届“书香迎新 阅向未来”TALK SHOW活动如期而至。活动中,各行业嘉宾分享阅读,以读为信,以书为礼,读者们则用一本书回望过去,携手在书香中文化跨年。

精心筹备

线上线下宣传预热

“书香迎新”TALK SHOW自2020年1月1日举办第一届以来,分别以“阅见世界”“阅享美好”“阅向未来”为主题,每年邀请文学、艺术、科技、影视、文博、传媒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大咖,以现场演讲的方式,多角度诠释生活与读书的关系,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书香迎新”活动临时改为线上直播。2021年12月初,钱江晚报社的小时新闻客户端推出了“晒手边书 赢书香锦鲤”活动,短短10天,有1000余位读者参与活动,揭开了迎新活动的序幕。月中,钱江晚报社在杭州城区6000余辆公交车车载移动电视和杭州地铁移动电视投放活动宣传片,覆盖人群日均1000万。同时,在杭州各大书店投放演讲嘉宾海报,如新华书店庆春购书中心、晓风书屋、钟书阁、网易蜗牛图书馆,以及杭州剧院、杭州大剧院、博纳影城等文化场所,掀起活动宣传高潮。

此外,钱江晚报社记者开展了“用一本书形容你的2021”“如果2022是一本书”“上一次看书是什么时候”等街头采访活动,将阅读理念融入大众生活,钱江晚报社还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闹市区投放大屏广告,六城联动相约跨年,将活动影响力推向省外。

名家分享

圈内圈外倡导阅读

往年的“书香迎新”制造了不少打动人心的新年金句。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电影《掬水月在手》学术顾问及联合制片人张静在上一届“书香迎新”演讲结尾的那句诗“莫负相逢人海间”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正因如此,她在本届“书香迎新 阅向未来”TALK SHOW活动中再次登上舞台,和其他嘉宾一起,从阅读出发,带给读者前行的力量。

除了张静,本届活动还邀请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作家陈丹燕、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姜振宇、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兆言,6位嘉宾分别以“宋韵与诗意生活”“文明之源看浙江”“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人类新家园”“世界的另一端”“文学的力量”为主题作阅读分享。

从文明之源到诗词文化,从科幻世界到科技未来,从万里行途到万卷诗书,嘉宾们将阅读的概念在更广阔的范畴展开,为读者打开了新篇章。此外,每位嘉宾还结合自身感悟,为读者出了一张推荐书单,共荐书24本,如《秋园》《考古浙江》《南宋名家词选讲》等。

“书香迎新”TALK SHOW还引发了文化界的集体联动,大家纷纷晒出自己2021年读过的最难忘的一本书并推荐给读友。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推荐了《老人与海》,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翻译家缪哲推荐了《塞耳彭自然史》,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推荐了《颜真卿书法全集》,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王俊推荐了《人类世的哲学》,杭州晓风书屋掌门人朱钰芳推荐了《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等。活动结束后,20多位大咖的荐书在庆春路购书中心、博库书城、晓风书屋、钟书阁等书店进行专柜展出,方便读者购买。

互动联动

读者参与热情高涨

活动当晚,钱江晚报社五大平台同步直播,浙江新闻、天目新闻、新浪浙江、动听968、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网、温州都市报全媒体、湖州南太湖号、读嘉、禾点点、越牛新闻、无线衢州、台州新闻、兰溪市融媒体中心等10多家官方主流平台同一时间分发直播,总观看量超100万。同时,浙江省外的新民晚报社、扬子晚报社、姑苏晚报社、成都商报社等也参与宣传。

“书香锦鲤”的抽选活动是“书香迎新”TALK SHOW的保留环节。活动邀请网友到小时新闻客户端的社区晒出自己的手边书,简单拍一张照片,就可以参加“书香锦鲤”抽选活动。在各大平台直播见证下,网友“挺好”获“书香锦鲤”称号,并获得2022元购书券。

直播期间,网友纷纷表示,“知识跨年可以有”“读人读物读世界”“书香迎新精神富有”“涨知识”……“业界大咖来杭与大家跨年聊”话题登上新浪热搜要闻榜第七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晚10点,话题阅读量超3000万。

嘉宾发言

宋韵与诗意生活

□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张静

陆游说:“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通过与新冠肺炎疫情抗争之后,大家也都在思考——“力斡春回”的这份力量究竟来自何方?

在今天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宋韵文化,聊聊那份诗词中凝聚人心、力斡春回的力量。

我们来到杭州、来到西湖、来到浙江,抵达了宋韵文化,这里面有什么?第一是名人的游历。确实,有很多古圣先贤在浙江、在杭州、在西湖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第二是名篇创作。有很多优秀作品至今还在传诵。西湖精神除了绿水青山,除了文化胜迹,更重要的是它有精神内核。所以,这里的宋韵文化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有种精神的力量。这种文化传续的基因,赓续我们的文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凝聚点。我想向大家推荐3本书,程千帆的《读宋诗随笔》、叶嘉莹的《南宋名家词选讲》、莫砺锋的《莫砺锋讲宋诗课》,也期待更多的朋友能通过诗词走进宋韵文化。

最后,想送朋友们一句诗“只是征行自有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默默征行,我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好像都是在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献、默默地前进。就像诗中所讲的那样,只要我们在路上,只要我们在征行的途中,其实都是在开启着自己的诗意人生。

文明之源看浙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方向明

今天跟大家说文明之源看浙江。可能大家很熟悉良渚、河姆渡、越国、吴越国、南宋等,以及它们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四大发明以及漆器、丝绸、瓷器等等这些因素也都跟浙江有关。

文明之源在浙江,浙江当然属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成员之一。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区域文明?为什么我们要通过考古手段来研究区域文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的序言中表达了几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研究区域文明,梳理区域文明也是研究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二层意思,浙江自古以来就有创造性的文化基因。创造性的文化基因靠谁来挖掘?我想当然是靠大家和考古工作者。

今天是书香迎新活动,我向大家推荐6本值得一读的书。《夏鼐日记》是一部中国考古学史。《安阳》,该书作者李济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辈,是安阳殷墟发掘的领导者。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这本书共出了6个版本,受众面非常广。《浙江国宝》,该书对大家了解浙江非常有帮助。《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是《钱江晚报》的记者马黎写的浙江考古的故事。此外,还推荐张光直的《美术、神话与祭祀》。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专家 姜振宇

大家已经知道我是搞科幻的,今天我们就聊聊元宇宙。古希腊语里,“元”这个词其实强调的是超越。所以元宇宙应叫做超越当下宇宙的新宇宙。“元宇宙”这个词来自一部叫《雪崩》的科幻小说,最开始被翻译成“超元域”,就有超越的概念在里头。

元宇宙跟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假设大家已经从各个渠道听过关于元宇宙的各种说法,那我们在这里给它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它与现实距离的远近。

第一类其实是元宇宙热潮的引领者,指的是在现实生活或是线下生活外,构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行为方式,简言之叫回归互联网的初心。第二类是指不抗拒现实,而是丰富现实。比如把大数据集成在可穿戴式设备当中。在远景当中,这是一种和现实的线下生活贴得比较近的元宇宙,它实际上实现的是对于我们物理空间的信息升维。

当然,不管元宇宙离现实近还是远,对现在互联网的使用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可以抗拒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宇宙,也可以立足于现实,超越现实,丰富现实,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更好理解。最后,我想给大家推荐两部作品——《真名实姓》和《赛博英雄传》,分别是两个元宇宙发展路径的代表。

人类新家园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焦维新

今天想和大家讲讲载人航天与空间站。目前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到哪一步了?当空间站建成以后,对我国、对世界的发展又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主要任务是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太空,并使航天员安全地返回地面;第二步主要任务是掌握建立空间站的核心技术;第三步任务就是建设空间站。我们进入了空间站的全面建设阶段,任务是十分艰巨的。2022年年底我们要完成空间站建设,发射两个实验舱、两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那空间站是做什么用的呢?主要是深入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开发新技术和验证空间应用。

我国建成空间站有什么样的意义?第一是打破美国的垄断地位,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太空科学实验。第二是中国有自己的太空家园,今后将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太空科技,进一步推动太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发展,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空间强国。目前国际空间站还在运行,按照计划将在2024年以后退役,到那时天宫空间站是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这也使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的空间站。

载人航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太空,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太空站是达到上述目标最合适的形式。当然,如果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我写的《人类为什么要建空间站》。

世界的另一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金奖作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陈丹燕

我是一个旅行作家,我从事的工作是文学题材里最古老的分类之一,这个工作就是去看世界,然后描写自己目睹的世界,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这个文学题材在萨福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萨福写了见过的陌生道路;荷马表达了漫游时见过的葡萄紫的大海;徐霞客描绘了远离江南的崇山峻岭;吉卜林描写了热带幽暗的丛林。

当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电视的时候,探险家们的笔记也是伟大的旅行作品,达尔文写了小猎犬号航行过程中的日记,阿蒙森带来了极地的探险故事。蒙田的意大利之旅是长长的散文,在那些散文里,他把Tour这个词变成了如今全世界都会用的词,这个词代表了旅行这个行为。

在我看来,旅行作家天生就是那只放出来观察世界的“鸽子”,他是否能带回来一条“橄榄枝”,就决定了人们是否要走出自己的“避难所”,回到这个世界。在我个人的体验里,2010年左右,春笋般出现在书店里的旅行书,在2020年几乎都销声匿迹了。世界各地的大型机场都变得比足球场还空,非必要的旅行是这个时期最先被叫停的。

我想,旅行作家即使不再发现世界,不再承担向自己的读者传达地理有多伟大那样的使命,他们也仍旧是人类面对一个剧变过的世界时,那些最先飞向未知世界并以身探寻的使者。不论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还是想要去看它,这是我的想法,这也是旅行作家对于世界的热情和信念。

文学的力量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叶兆言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也改变了现实世界。好在坏事有时候也能变成好事,现实世界为我们关上或减少了人与人交流的大门,却打开了阅读的窗口。现阶段可能是最适合读书的日子。

过去的一年,我一直在写一部长篇,除了写作,我也读了一些书,今天很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体会。我想说的第一本就是《烟火门西》,这是一群人写的回忆文章,是一个街区的记录。我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因为大家在读这类书的时候,会引发对自己以往经历的回顾,很容易产生互动。阅读能引发自己的联想,是一个很有趣的事。

我愿意与大家分享的第二本书是《秋园》,它与《烟火门西》有异曲同工之美,前一本书是个人组合的集体记忆,这本书则是某一个人对自己母亲的记忆。我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都应该去读点书。同时,只要你愿意回忆,你又把回忆写下来,你就可以成为一名作家。

最后,我想说的第三本书,是一位美国人写的《女佣的故事》,它同样是一本纪实的书。这本书写得非常有意思,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今天的美国年轻人,一个处于底层的年轻女人,一位单身母亲,怎样通过文学、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这3本书,真实目的就是一个,希望让隐藏在我们身上的文学力量能够激发出来。文学的力量究竟藏在哪里?它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还坚强地活着,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文学的力量便不可阻挡。

(嘉宾发言由黄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