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怡微《明末清初续书研究》新书分享会举行
来源:文学报 | 袁欢  2021年12月25日08:32

大夏书店“思想季·第二季”第二讲日前开讲,青年作家、学者张怡微从新书《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研究》延伸开来,以“西游大观”为主题,和读者分享西游故事的成书、改编、续作等问题。

从《大唐西域记》到《西游记》,为什么《西游记》的经典化仍然具有讨论意义?原因正在于它的生命力。“西游文化”不单指《西游记》这本书,它更是指广义的,我们作为常识来理解的,跟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国元素,这些文化符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张怡微认为:“从传播角度看,以《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或者把《西游记》作为方法,可以看到背后很多复杂的历史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

西游故事成书是经过世代累积的,其中重要的一段史实是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贞观三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24国到达北印度,17年九死一生取回大乘佛经657部。在李世民的要求下完成了《大唐西域记》,是最原生态的西游故事。后来,他的弟子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以文学手法进一步将故事丰富化。南宋期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体现出西游记故事向神话小说方向的嬗变,特别是后来孙悟空形象的加入。传至明代,杂剧、平话中的西游记已稳定成为四大故事单元,加入师徒五人取经班子的叙事要素……而这样的成书过程必然造成人物形象的杂糅与拼贴,张怡微提及:“比如唐僧,除了西方探险家对他寄予偶像般的崇拜,以及李世民以版图扩张的角度需要玄奘这个人给他提供地理情报之外,民间也有多种形象的拼贴,江流儿就是一例。”

“江流儿”,字面意思是江面漂流的儿童,这在中西神话原型中都有,孩子最终会成长为英雄人物,放到唐僧身上,也就是说他的出生与水有关,故事最早来源于中国戏曲文本,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宋元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除此之外,张怡微说我们看《西游记》会发现玄奘取经之路是很干燥的他经常说“渴死了”,中国古代故事多发生在内陆,较少会涉及海洋,但《西游记》里却有很多“水难”,她表示是因为明代以前,“西游故事”经过不同文体如杂剧、平话等拼贴,形成了独有的故事群落特征,开始糅杂复杂的文化源流,其中就包括了对异域“海洋文化”的接受。

而新书研究续书问题,张怡微说不同于《红楼梦》有一套完整的续作研究体系,《西游记》的续作研究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是比较弱势的。对于如何定位与解读续作?她表示续作作者既是读者也是作者,她感兴趣的正在于他们对“西游故事前文本”的理解的差异性,就如她在书中曾分析到的续作中的孙悟空的形象:与《西游补》中孙行者形象内部的失灵(入迷、迷路)等不同的是,《续西游记》是从外部不断削弱着孙悟空能术的力量,令孙悟空“只得隐忍”。对此,她说:“续书文本能看出很多原著文本当中没有看到的细节,学生时期,我倾向于不应该放在原著续书系统里看,要跳脱出来,但目前看来,究竟放置于哪个系统,仍需要学界不断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