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不受时空限制的“我的在地”书写 ——“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新论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1年12月23日16:39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

12月19日下午,日本华文作家协会、《香港文学》杂志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和光读书会共同主办了“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新论题”线上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王海蓝主持,《香港文学》总编辑周洁茹和日本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贾葭线上出席会议。研讨会历时两个多小时,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四十多位学者或作家,通过ZOOM视频参加了会议和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小平、武汉大学副教授张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汤俏、同济大学博士陈嫣婧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戴瑶琴五位学者围绕“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这一中心议题,从各自研究经验出发,结合海外各区域的华文作家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做了系统梳理和解读。王小平认为,在海外华文文学中书写在地故事的传统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台湾留学生文学还是后来的新移民文学,都提供了不少经典的作品。现在提倡“在地书写”,是之前“讲述中国故事” 写作浪潮下的一种自觉回归,同时也与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格局变化下人们渴望在彼此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沟通、对话的愿望有关,此外,还关涉到海外华文文学的丰富与深化,有助于为当代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提供更多的价值。要实现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性”,作家要具有强烈的与所在国文化之间对话的意识,而不是仅仅与中国国内读者、国内文学对话,需要作家去深入体察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在地主流文化之间互动的多种可能性,更多立足于、聚焦于所在国的现实与历史问题,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传播的优势,用文学的力量去唤起更多人(包括海外华人和国内民众)对所在国民众生存处境的关注,从而打破身份认同的束缚,以开放、流动的文化心态去呈现在地文化的内核,写出在地人物的灵魂,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张晶主要从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的在地写作状况谈起。她认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书写是海外华人迁移、融入和在地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海外华文文学文化间性的重要表征。因此,海外华文文学在地书写的研究首先必须回答的是谁在书写,在什么样的位置书写,为什么要书写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核心所在,即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与华文创作的关系。同时还必须看到,分散于世界不同区域的海外华文文学在地书写的历史和样貌是纷繁复杂的,同一区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世代、不同立场的华人的在地书写也会形态各异,乃至是同一个作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在地书写也深深烙印上了他个人在地化的生命痕迹。这正是海外华文文学在地书写研究的丰富性所在。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书写现象,无论是写作者本身,还是书写的题材,书写的态度和传播的媒介都与过去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有着鲜明的差异。

汤俏从香港作家的在地写作着手,重点谈及北美华文作家的在地写作。她认为,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移民异国故事掀起热潮之后,近年来新移民文学重心逐渐转向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的书写,在地书写反而成为华文文学中相对小众的部分。长篇相对较少,中短篇居多,出版单行本相对较少,主要见于各类期刊杂志。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书写在流散的跨文化对话中获得“混血”素质,具有“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全球性文化特征,表现出海外华文文学和而不同的多元异质性。汤俏结合周洁茹、张惠雯、陈谦、陈河、凌岚、陆蔚青等多位华文作家的文本,从对地方空间流动的多重认同性、呈现新移民海外生存方式与焦虑、关注自我实现、新移民家庭体制与小留学生教育问题、疫情下的百态人生等维度讨论海华文学的在地书写,提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地书写和本土认同内部也包含着丰富的层次和差别,需要注意区分。

陈嫣婧(黑伞)结合具体的文本,从“在地写作”的三个层次:现实空间的在地性,文化空间的在地性和价值空间的在地性三个角度,对日本华文文学当下的创作实绩和整体风格进行考察。第一,就现实空间这一维度而言,陈嫣婧认为日华作家近年来的创作,对作为现实生活场域的日本有了更多的接纳和涉及。以在日华人的生活为主要叙事对象的文本频频涌现,这与80年代以后第一代日华作家的创作状态已经有了极大不同。作家在日本已不是绝对的局外人,日本也不再作为“异域”横亘在作家生活和认知中,这使得日华作家的“在地写作”拥有了一定的物质和现实基础,并且成为可能。第二,日本作为一个文化空间,它在日华作家中产生的影响虽然是潜在的,却是比较强势的。因为日本文化的构成本身就很独特,除了对传统汉文化的继承,日本本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也发展出了它们自身的文化体系,而如今许多日华作家的写作,其实是建立在对这个独特的文化体系的接受之上的。第三,价值空间与文化空间以及现实空间是互通并且层层递进的。总之,陈嫣婧认为,即便是当下仍然在大量持续创作的华人作家,如哈南、亦夫、黑孩、陈永和等,他们小说的故事内容也不全都是以现实的日本作为空间背景的,但是真正的“在地写作”是要落实到一种价值和文化的跨越性和再造性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哪怕写的仍然是故土的人事,当用一种“在地性”的目光去审视和处理这个素材时,仍然会带有文化融合乃至价值叠加的特征,这也是当下日本华人作家的创作最为闪光的地方。同时,这也敦促我们去思考,海外华文作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大强度和深度上能够实现文学写作的在地性,在努力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汉语写作到底在多大空间内可以突破自身的限度,但同时又保持其独立性。文学写作就是在一种冲突、张力和不断拓宽边界的过程中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套先行理论的实践。

戴瑶琴认为,在地书写是海外华文文学的特色,他国故事就是在地书写的一种体现,20世纪60年代“留学生文学”与20世纪80年代“新移民文学”提供了他国故事,即在地书写的范例。戴瑶琴融合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维度,探讨了海外华文小说在地书写的常规方法与未来方向。在常规思路上,她认为,生存是海外华文小说最贴近生活样态的论题,它折射繁复的新情况,浮现华人必须即时面对的各种难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两个阶段的作品,在地特色建立于紧扣时代性。近年,“留学生”题材比较有特色的是倪湛舸《异旅人》,小说塑造出一个“熊猫”意象,提供了70后、80后亚裔留学生的新经验:佛系。“新移民”落地求存故事也在锐减。而在地书写应该如何写文化?戴瑶琴认为,中华文化具备能够适应不同情境而进行调适重构的特性,生存写作有必要从文化传播转向文化涵化,创作者需要抛开惯性的文化求异写作。在地书写不能还停留在简单风土人情的描述,创作需要文化内蕴的发掘,内蕴又需要细节的发掘。差异比较容易写,共性难写,之前华文创作有一种潜在企图心,即想告诉读者,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不同,事实上随着生活经验累积,对所在国融入进程的推进,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多不同,很多选择最后发现是殊途同归。移民史需要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最直接方法是写出时代性作品。在谈到海外华文文学在地写作的未来向度时,戴瑶琴认为有三点:一是青年亚文化。“90后”作家推出融合传统文化、都市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小说,动漫、游戏等已介入了文学构思。二是科学思维。文学与科学的对话,启动由想象力驱动的“思想实验”,科幻小说凭借其理性虚构特质,又从科学与文学中独立出来,以作为本体论意义层面的文化主体,探索着当前一系列伦理论题的新阐释。三是网络文学。大量海外华人在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创作,这是需要被重视的文学现状,也是在地书写必须接纳的新论题。

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游江,日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施银,日本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张益伟,作家李凤群、黑孩和陈永和等一同参加研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