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陈先发获得英国剑桥大学银柳叶奖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剑桥诗歌艺术节组委会5月16日宣布消息称,中国诗人陈先发和伊拉克诗人阿拉·萨耶赫(Adna Al-Sayegh)共同获得剑桥银柳叶诗歌奖。
剑桥大学是世界性文学艺术交流中心之一。由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主办的本届剑桥诗歌艺术节,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采取了视频交流为主的方式举办。90余位世界各国的著名诗人、学者与社会活动家参与盛会。其中有逾50位诗人,是该诗歌艺术节自举办以来诗人汇集最多的一次。他们包括斯洛维尼亚的国宝级诗人阿莱士·希德戈,希腊诗人哈里斯·萨拉斯、意大利诗人埃莉莎·比亚吉尼、伊拉克诗人阿拉·萨耶赫,英国诗人斯蒂芬·罗默、彼得·休斯、马丁·克鲁斯菲克斯、露西·汉密尔顿、罗德·摩根等。组委会也邀请了来自美国的文学家与翻译家明迪、多萝西·特兰齐·伯奈特、白雪丽等。
各国诗人、艺术家和中国包括吉狄马加、杨克、李少君、阎志、梁平、陈先发、树才、沈苇、胡弦、张执浩等在内的20位诗人一起,通过视频朗诵、探讨的形式展开了深度互动。在文学话题之外,大家也讨论了疫情对人类生存及精神世界的影响。各国读者在网络上分享了本届艺术盛会的多场活动。因中国诗人徐志摩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校友诗人,加强中英文化沟通,剑桥诗歌艺术节及颁布的奖项,冠以徐志摩之名。
经过剑桥诗歌艺术节组委会的严谨评定,授予中国诗人陈先发、伊拉克诗人阿拉·萨耶赫银柳叶诗歌奖。
英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英国皇家文学协会院士斯蒂芬·罗默获得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
美国学者与翻译家Dorothy Trench Bonett获得“徐志摩翻译奖”。
希腊诗人Haris Psarras、意大利诗人Elisa Biagini、中国诗人戴潍娜和鲁娟获得“徐志摩青年诗歌奖”。
往届剑桥诗歌艺术节,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自成立以来,已就“康河·康桥”“森林与音乐”“花园与飞鸟”等主题开展了充满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艺术家与音乐家参与,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环球时报、BBC英国国家广播电台、剑桥晚间新闻、凤凰欧洲台等多家中外媒体都曾对艺术节进行报道,认为这一年度盛典见证着“中英文化交流的新时代”。颁奖仪式未来将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
更多
以“通”与“融”建构文学空间
“至于说学者创作小说有哪些优势,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概而言之,我认为一是艺术选择有一个较大的参照系,二是方法、技巧有更多的取法对象,三是对创作对象的理解有更多的理性自觉。”
更多

朱德发:视学术为生命的文学史家
“只要能施展我的才能、实现我的选择,便深感其乐无穷,无限欣慰。”
更多
诗歌 | 拟古的嗓音(组诗)
如果一滴雨珠的独立尚未成形 秋风赋予湖面的栅栏有何意义
散文 | 他们
这篇写于阿婆去世一周年纪,当离去的那一刻线松了。风雨兼随,他们终将于平行世界或将重逢,把他们的妈妈还于他们,他们依旧是他们:是他们,成为他们,而铭记他们
散文 | 开在生命里的合欢花儿
故乡小院的蓉香树,它曾经不止生长在家乡贫瘠粗粝的土地上,更生长在我的心里、我的生命里。它见证了我奋斗的足迹,承载了我沉甸甸的乡愁,是我精神的后花园。即使它湮没于尘烟,但
散文 | 中卫的羊皮筏子
黄河水浑,自西而东,奔流不息。中卫一带,水势稍缓,泥沙沉积,便有了羊皮筏子的用武之地。
散文 | 晋祠:跨越时空的心灵归处
文章以游历晋祠的经历为线索,展现其作为太原文化核心的历史地位。作者对比西安大雁塔等多地地标,突出晋祠的独特价值,回忆过往走马观花的游览,详述此次独自探寻时的深度体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