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市场期盼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专家学者为儿童文学创作建言献策
分享到:
来源:湖北日报 | 韩晓玲  2021年04月06日09:18

在新时代下,如何继承和弘扬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推动儿童文学创作?3月30日,中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湖北省邀请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专家学者在会上指出,现实主义书写是中国儿童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一脉相承的传统,作家应深入到生活和儿童世界中,塑造当代典型故事和典型形象。

“在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大繁荣的现状下,市场期盼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出现,而经典需要时间和大读者小读者的评定。”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马光复说,希望作家和出版社沉下心来,在重点作品的质量上下足功夫,尽力打造精品。

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认为,当下儿童文学对儿童生活状态的挖掘还有所欠缺,儿童文学界的创作者和理论家应把“兵力”聚焦在现实生活。儿童文学评论家李利芳提出,我们呼唤基于儿童生活“长出”的现实主义优秀之作,儿童文学需要凝练属于这个时代的童年精神。

专家学者建议,儿童文学尤其现实题材儿童文学的创作,要注重儿童内心和外部世界的连接。同时要基于儿童的独特感知和情感进行创作,避免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成人腔”。

研讨会上,两本“鄂版”儿童文学新书首发。《第二十六张古琴》讲述了树与琴、人与琴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故事;《我的老师乘诗而来》以90后特岗教师扎根乡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描绘了一道乐观浪漫、积极向上的精神底色。

访谈更多

李洁非:通过写作勾勒当代文学史的基本轮廓

“我自己希望通过这一写作,整理出一个当代文学史的‘精神脉络’,可能达不到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把基本轮廓勾勒出来。”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何处人生不作别

关于离别的断想及其他

诗歌 | 庭院的月光(组诗)

石磨“吱呀,吱呀”响着/只有她知道/哪个关节响起的

小说 | 我与落日的长河

后来,我没有彻底留在草地,也没有彻底离开草地,我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轨迹

散文 | 青云河畔

一位老人的离去,常意味着一个无名家族数代记忆的断流。在乡土中国广袤的血脉传承里,无数如我家般普通的家族,其智慧与故事,大多仅赖口耳相传,其生命不过七八代人。

散文 | 山月

《山月》以山水为镜,映照生命哲思,语言朴实如溪石,意境澄澈若山月,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完成对灵魂归处的永恒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