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个中国“文学之乡”花落苍溪
活动现场
3月18日,由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指导主办的中国“文学之乡”“育才图书室”授牌、“嘉陵江文学院”揭牌仪式暨2021“梨乡之春”文学采风创作笔会活动在苍溪县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鲍坚,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山,《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省作协二级巡视员罗勇,省作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邓子强,省作协创研室主任马平,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敏,广元市作协主席张泽、副主席李先钺、刘兆华及苍溪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出席活动,友好市县作协负责人、嘉宾、作家代表参加活动。
近年来,苍溪文学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共培养发展苍溪籍会员作家200余位,作家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生活、勤奋创作,文学创作连年丰收。其中,马平的长篇小说《草房山》获第五届四川文学奖,中篇小说《高腔》入围2018年度“中国好书”并改编为话剧在全省巡演;骆驼的10余篇小小说作品入选数百种中学教辅书籍和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中考、高考语文试卷;李汀的《苍溪之溪》等近百篇散文在《人民日报》《散文》等刊物发表;王尚敏的小说《搭错车》获四川省天府文学奖;李桂芳获得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教师文学专著奖等奖项;何涌的《泥窝物语》获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高位截瘫残疾诗人王小泗《姗姗走来的春天》《空壳》等诗歌在《诗刊》《中国诗歌》等刊物发表,获得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征文一等奖......该县作协工作也多次获得省、市作协的表彰,被评为先进单位。
授牌
同步宣布揭牌成立的“嘉陵江文学院”,坐落在苍溪县梨仙湖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六十余亩,两进院落,大小房屋十余间,展陈布置有梨文化展示馆、本土作家作品展示馆、育才图书室、书画展示馆、茶艺品鉴区、创作工作室等,将成为辐射带动整个嘉陵江干流作家群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苍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龙飞介绍,以后这里还将开办嘉陵江论坛,设立嘉陵江文学奖,与中国作协、省市作协合作,开展文学交流采风等公益性文学活动,争取办成川北一流的文学院。
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鲍坚介绍,中国“文学之乡”是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具体实施的文学公益项目,主要是通过文学品牌创建,来进一步繁荣当地的文学创作、普及文学知识、鼓励和扶持基层文学事业建设、培养文学新人,同时激励其他地区的文学发展,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揭牌
据悉,苍溪自西晋太康年间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嘉陵江上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县。杜甫、陆游、文同、杨慎等著名诗人都曾游历过苍溪,为苍溪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进入新时代,苍溪县提出了“文化强县”战略,已培养发展了苍溪籍作家200余人,相继已出版百余部介绍苍溪特色及发展的书籍,作家们出版专著800余部。
活动期间,作家们还前往寻乐书岩、药博园、滨江路流动书吧、社区文化驿站、红军渡等地实地参观并开展了2021“梨乡之春”采风创作座谈会。
更多
祝勇、李雷: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历史使命
“故宫文物南迁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体国民为了保护文物团结一心,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更多

林贤治:鲁迅与《沉默史》
鲁迅写《无声的中国》,换个说法,其实就是沉默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