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庆市散文学会举办糜建国作品分享会
来源:重庆作家网 | 孙涵彬  2020年12月04日12:03

2020年11月29日,由重庆市散文学会举办的糜建国散文集《春风,拽着人们奔跑》作品分享会在重庆市文化旅游研究院会议室举行。重庆市知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傅天琳,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蒋登科,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刘建春、名誉会长邢秀玲,重庆晚报文艺副刊部主任胡万俊、主任助理陈广庆,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丁友成、常克,以及部分散文学会理事和会员等40余人参加了分享会。会议由重庆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李娟主持。

糜建国系南岸区作协副主席,近年来,其散文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青年文艺》《散文选刊》《四川文学》等报刊。散文集《春风拽着人们奔跑》于2019年获得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作家协会资助并于今年6月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糜建国: 对文字要有敬畏之心

糜建国首先分享了自己对散文写作的见解。在他看来,一个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对文字要有敬畏之心,要把自己沉下去,扎根大地,写出有力量和温暖的细节,就像我们在写脱贫攻坚的文字时,要发现沾在喂牛户鞋上的牛粪,发现沾在养羊户衣服上的羊毛。

傅天琳:一出土就繁花满枝

傅天琳用诗意的语言点评了糜建国散文集,她说,糜建国的散文,一出土就繁花满枝。糜建国是从苦难里成长出来的作家,但是他却从不在文字里大哭大叫,他总是轻轻地温和地叙事,就像在他的书里写他的母亲,轻轻叫他一声乳名。文字的力量也许有时候不在于激情昂扬的抒情,抑或是疾风骤雨的呼喊,而是在岁月的沉淀中,遥远的记忆中,那一霎那的温情,足以令人泪目。

蒋登科:思想深度决定一篇散文最后的高度

蒋登科用”因为接地气,所以有底气;因为有阳光,所以有力量;因为有情怀,所以有温度“这三句话概括了糜建国的散文创作。他认为糜建国的散文大多和现实有关,很多是直接观照现实的。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比较扎实的现实基础、生活底蕴,容易写出生活的本质,并由此思考生命的价值。在他看来,糜建国的散文中都有一种向上的精神追求,他不会因为曲折、艰难、坎坷而放弃,因此,他的作品可以带给读者启迪,带给读者人生的向度和精神的力量。他直言,糜建国的散文中有一种温暖的情怀,可以带给读者文学的温暖、精神的温暖、关爱的温暖,成为有温度的作品。

邢秀玲:人品就如同他的文品一样

邢秀玲分享了自己与糜建国相识的过程,并讲述了他几次无私帮助自己的故事。她觉得糜建国是一个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冲在前面的人,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大爱的作家!她感叹道:在去黔江采风时,糜建国一路上都在深入了解当地风俗,认真采访,哪怕是乘车、吃饭、休息的时间他也在见缝插针地搜集素材。回来后没几天,就写出5000多字的散文《家住十三寨》,得到了采风团副团长和黔江文联主席的表扬,我拜读后也深为折服。

胡万俊:描写细腻,饱含真情

在胡万俊看来,糜建国的作品起点较高,特别是农业农村、乡愁乡情一类题材,描写细腻,饱含真情,能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主要源于他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源于他对故土、家国的热爱。此外,糜建国是一个很有爱心、非常勤奋的作家。他的创作题材和范围也在不断突破,不断拓宽。2017-2020,三年时间,他便有一本文集正式出版发行,两获重庆晚报文学奖,屡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并成为“时代楷模”杨雪峰、毛相林宣传写作班子成员……他期待糜建国吸取建议,戒骄戒躁,坚持不懈,更上层楼!

常克:好的散文都不是偶然的

常克直言,糜建国散文作品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细腻。“我感觉他是下了功夫观察的,表现在文字里面,就是非常深入的刻画,特别重视细节的处理,经历了不厌其烦的、反复的打磨。我一直认为,好的散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心血之作,都历经了寂寞的写作过程。糜建国散文作品中的一部分重要篇章,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但客观地说,糜建国散文的特色在细腻,不足似乎也在于此。细腻需要掌握一个度,过于细,也有可能显得细碎、繁冗,在这一点上,期待糜建国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够处理得更好。”

陈广庆:在作品的深度上再作探索

陈广庆认为,糜建国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作家。他的散文创作以爱和痛为切入点,如疫情期间糜建国写了十几万字的日记,详尽地记录了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多月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对于此次疫情的思索。希望糜建国在作品的深度上再作探索,向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靠近。

程华: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程华谈到,在读完糜建国的《春风》之后,对于作品中所传达的浓烈乡情十分感动,对他笔下的原生态乡村图景和人情之美感触不已。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虽惆怅于农耕文明的逐渐衰微,但通篇表现出哀而不伤、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作品集最宝贵的核心内容。她用三句“三字经”简明扼要来评价糜建国的作品,那就是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唐文龙:坚守出了自己的文字风格

唐文龙坦言,平时和糜建国交往不多,但读过他的很多文章,熟悉他的文字,便觉得人也熟悉了起来。在他看来,糜建国在写乡愁时那一份浓浓的感情,很有自己的风格。乡愁、故乡、乡情这些话题和意象,是大多数作家都会关注的,但正因为大家都关注,所以很难写出新意,很难有自己的特色。糜建国在大家都关注的题材中,进行了自己的坚守,坚守出了自己的文字风格,这种坚守,是作家的写作自觉,也可以说是良心自觉。

王福梅:生命的气息跃然纸上

王福梅赏读了糜建国的《春风》之后,认为最令她动容的是文字间弥漫的浓浓的乡愁,生命的气息跃然纸上,作者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对家乡的渡船、水井、红灯笼、粉蒸肉等一系列细节的描写,赞美工匠的精神和小人物的光芒,表达了对社会的美好期盼。

刘建春: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刘建春对参会作家的点评作了充分肯定,并对糜建国的作品和文品谈了三点看法:其一,糜建国的散文集里大都写的是过去的乡村生活,除了写出对家乡的深厚眷恋之情外,还抒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对一个时代的寄托。所以,他的描述不停留在表面,也没有停留在对家乡生活的表层认知上,而是有一种很深的精神内核和指向。其二,糜建国很勤奋。疫情期间,糜建国写了近20万字的《抗疫日记》,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糜建国的勤奋,也促成了他今天的成绩。其三,糜建国是一个有爱心的作家。他创办的重庆市南风爱心助学会,目前已经资助了150名贫困学生上学。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他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良知和人文情怀。(孙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