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潍飞翔
来源:中国艺术报 | 肖克凡  2020年11月24日06:33

起初,那只是蓝天而已,或明亮的湛蓝,或浓厚的深蓝,总之,蓝得博大无比,蓝得遥无边际,蓝得令人疑惑不已。于是,远在两千多年前,那位庄周先生仰望苍穹发出如此探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这是古代哲人发自内心的思考:“这天空的深蓝色,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遥远无涯而看不清楚它原本质地呢? ”

庄子观望天象有所感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他认为那蒸腾的雾气,那飞荡的尘烟,乃是生物气息相互吹拂。他还认为那只由鲲而鹏的大鸟,背负青天飞行千里,一路俯瞰茫茫大地,如同人们抬头仰望天空那样。这是天与地的对视。

于是,华夏子民世世代代仰望天空。蓝天遥不可及,愈发令人向往,传说有了列子的“御风飞行” ,追求“无所待”的至高境界。然而,凡夫俗子向往蓝天渴望飞翔,却是无以实现的梦想。纵然登天无梯,神州先民们仍然心系蓝天。一旦常怀梦想,人类便有了渐高渐远的求索。

曾有古代典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据传墨子在鲁山制作木鸢,鲁山在今潍坊境内。木鸢就是木质风筝。墨子制作的木鸢仅仅飞翔一日便告失败,毕竟属于古代风筝发轫之作,可以认为是华夏风筝的先祖。另有古代典籍《墨子》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看来古代风筝的起源还和能工巧匠鲁班有关。

无论木鹊木鹰木鸢,华夏风筝从木制改为纸质,几经演变在民间蓬勃发展起来。从此,那浩瀚无垠的蓝天里,增添了许多自由飞翔的小精灵。那风筝借助风力摇头摆尾气完神足,颇有点染白云包揽青天的气象。

“春日放鸢,引线而上” ,一根细弦放飞天边翱翔的风筝,仿佛也将蓝天系在手中。这众人争相放飞纸鸢的景象,首先出现在名叫“潍”的地方。

潍者,水也。 《前汉·地理志》 :“潍水出琅琊箕屋山,北至都昌县,入海。 ”依《说文》释“潍” ,本义指从山顶向四面流下的条条溪流。潍水得名可能缘于古时箕屋山顶有天池,每逢大雨天池溢出多道水头,争相奔流下山形成多维景象,宛若道道银练沿山坡倾泻而下,其水势雄浑浩荡蔚为壮观。

一个潍字,生动而传神地显现多道水头倾泻下山,形似银练接地连天,气势恢宏。然而这个以潍命名的地方,却另有一番连接天地的盛大景象,这便是春季放飞风筝的场面。

只见一根根银线将一只只纸鸢放飞云端,宛如朵朵彩云给蓝天平添生动活泼的气氛。春光无限好,举家擎鸢来。就连鹤发童颜的老叟也混迹于顽童群里,尽情与蓝天嬉戏。

好风凭借力,送汝上青天。此时凡夫俗子们放飞风筝,等于将蓝天白云牵在手中,那心情俨然成为打通天地间的使者。一只只形态各异的风筝,成了蓝天之下的活物,实现了凡夫俗子们连接天地的人生梦想。

齐鲁大地的风筝自宋代起流行于民间,有明以来不断发展。时至清朝中叶潍县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而且形成有别于“南鹞”的“北鸢”风格。北鸢代表作,理应首推潍县风筝。

有清朝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竹枝词为证:“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极其生动地写出斯时民间盛况。

自从进入民国年间,潍县形成家家会做风筝,户户能放风筝的民间风尚,如此深厚的社会基础,那些以扎彩艺人为主体的风筝制作者,也形成以老潍县风筝和杨家埠风筝为特色的两大艺术流派,老潍县风筝以文人雅士绘画为特色,杨家埠风筝则侧重木版年画的民俗风格,有着各具艺术特色的风筝制作名家。

一时间,潍县风筝制作呈现全民参与的势头,有农民也有以风筝为生意的技艺匠人,几经发展成为地域产业,随之具备现代派意识的美术工作者加盟其间,创作出颇具时代感的新品。

一时间,潍坊的蓝天里有了丰富多彩的小精灵,尽情自由飞翔。年年岁岁春日放飞纸鸢,已然成为潍坊地区的民俗传统。

一时间,潍坊风筝走向世界,成了代表纸鸢文化的“风筝之都” 。

潍坊地处鲁中,其南部有山,中部乃平原,北面则临海,呈现滩涂地貌,地形宛若收风口。这里四季分明,景色秀美,正是春秋时节放飞风筝的理想地带。当年郑板桥《怀潍县》诗云:“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郑板桥描绘白浪河畔的欢乐春景,切实令人感受到潍坊坐拥天时、行得地利的人文地理环境,这首诗仿佛为多年后潍坊风筝盛事做出预测甚至打下伏笔。

及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大好时光。自1984年潍坊举办国际风筝节,随着不断的“请进来”扩大国内外同行同好的交流学习,潍坊风筝也在不断地“走出去” ,将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推向全国全世界,一只只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竟然成为潍坊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1988年潍坊被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 , 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遂将总部设在中国潍坊, “世界风筝之都”实至名归。

积累传承发展,经过多年丰富与完善,历久而弥新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成为极具特色的国际性文化体育盛会,它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载体,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建设的舞台,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 。

2020年9月,潍坊迎来第三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这原本春季举行的国际风筝盛会,改在金秋开幕意义不同寻常,证明潍坊乃是充满生命力的热土。有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来自千年之前的唐诗,充满预见性地将诗意献给了今日潍坊。

就在引人注目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列队入场。出自防范疫情的考虑,这届盛会以“云上风筝会”形式,邀请45个国家和地区的51支队伍在大屏幕里相会,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依旧共享美好时光。

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顿时感到“世界风筝之都”名不虚传。这里展出的风筝种类颇多,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不一而足。博物馆不光展出老潍县风筝和杨家埠风筝,同时立足潍坊放眼神州,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风筝尽收其间:北京哈氏风筝、天津魏氏风筝、南通郭氏风筝……更有代表“南鹞”的广东阳江风筝。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不光聚焦国内,还专门展出欧美、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风筝,体现了身为“世界风筝之都”的万象包容。

风筝无疑是工艺美术品,它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娱乐属性,然而它也是特色商品。潍坊注重风筝文化延展,以潍坊风筝节为契机,深入开发风筝文化产业,积极推出运动比赛型风筝、普通型风筝,推广风筝广告,开发风筝礼品,既有企业批量生产,也有小规模零散制作,并且逐步打破依凭风筝节的短时效应,使得营销淡季不淡,走向稳定长销。

多少年来,何曾想到普普通通的风筝被潍坊做成地方文化产业。早在2006年5月潍坊风筝便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国外70 %以上的风筝,均自潍坊出口。潍坊风筝大踏步走进全球化行列。因此,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风筝爱好者称为风筝的故乡。

风筝无疑成为潍坊的象征,每年潍坊风筝节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欢天喜地来到风筝故乡,携手同在蓝天下。

放飞希望,追逐梦想,有潍飞翔,天高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