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穿越大海高山,见证中国巨变 ——中国作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第一团贵州段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19年04月21日22:06

4月14日至18日,中国作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第一团辞别三沙、走进贵州,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采访。

在告别了祖国南疆的美丽海岛后,采访团贵州行的第一站选在了“中国天眼”。从高空俯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一个直径500米的巨型“大锅”横躺在喀斯特地貌的洼坑中,黔南人称这个巨型洼坑为“大窝凼”,而其中这口大锅就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自1994年始,我国天文学家多次奔赴西南地区,探寻适合建立巨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位置。在无数次现场考察、图像建模、数据分析后,2011年3月25日,FAST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这是现今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当日,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写道,“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百废待兴,到如今在尖端前沿科技走在全世界前列,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天眼”的落成使用正是其重要的表现。采访团成员、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深深地被“中国天眼”所震撼,他说,“在这里可以观测遥远的天际,让人类目光走出地球,对宇宙进行探索,‘中国天眼’让人获取蓬勃的力量,深受鼓舞。”

采访团听取天眼项目介绍

采访团成员钟法权在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聆听来自宇宙的声音

“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现代这样,出现了文明,就是有一种对未知探索的精神。”二十余年来,总设计师南仁东为庞大的“中国天眼”项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本人却在望远镜落成启用不久后因病去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南仁东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采访团走进“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事迹展”,学习南仁东的先进事迹,对他致以穿越星空的哀思。“持续二十多年的勘测设计,他坚毅执着,严谨求实,最后为科学、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何等的爱国精神!”关仁山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英雄。南仁东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新时代的楷模。采访团成员认为,在新时代作家要勇于书写英雄,走进生产生活的现场,发掘日常生活中的英雄故事,捕捉创作灵感,深刻反映时代巨变,用自己手里的笔为新时代画像。

参观南仁东纪念馆

纪念馆中展陈贵州小学生写给南仁东的信

南仁东生前珍藏的资料与使用过的科学仪器

与以往的采访形式不同,中国作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第一团在参观完“中国天眼”的科技成就之后分为两队,由军旅作家柳建伟带领的采访团一分队前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由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带领的采访团二分队前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采访团转换小分队,旨在化整为零、分头并进、深入基层,进一步了解考察新时代贵州扶贫搬迁、工业建设、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面貌与成就。

采访团一分队走进黔南州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观看公益志愿服务宣传片

听取龙里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介绍

采访团成员孙频、索南才让认真研读相关资料

采访团一分队来到黔南州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中心成立于2018年10月,负责统筹全县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全县拥有志愿服务团队近五百支,实名志愿者两万余人。在龙里,志愿服务如火如荼,讲习队伍也不断扩大。黔南州龙里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自成立以来,已讲习6323场次,数十万人参加讲习,为群众讲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家风家训、传统文化等内容,成为“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重要阵地。采访团成员、报告文学作家钟法权认为,新时代讲习所办得很好,“讲习所及时传达了党的声音和政策,坚定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讲习所就像一个凝聚人心、鼓舞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

2019奋进社区文体系列活动安排表、电影放映表

易地搬迁群众查看“奋进社区”近日的文化活动

脱贫攻坚政策需要讲习,更需要实干。在参观完龙里县文明实践中心与新时代讲习所之后,采访团一分队来到易地扶贫搬迁“奋进社区”,听取基层乡村的脱贫故事。龙里县奋进社区安置点距离县城4.5公里,搬迁对象涉及五镇一街道113村337组,共安置1151户4607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时曾说,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2016年8月22—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时的讲话)奋进社区安置的4607人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63人,占比96.9%。易地搬迁后,政府建设配套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体育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党员活动室、防灾减灾室等,举办文艺演出、民俗活动展演、公共电影放映,丰富搬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外,龙里县为易地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平台、组织就业培训,通过多种方式落实稳定就业,实施“100%就业计划”,确保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采访团在奋进社区的党员活动室展开了一对一采访,详细了解了基层驻村干部的扶贫过程。

采访团成员一对一采访驻村扶贫干部

龙里县卫计局派驻湾滩河镇木马村驻村干部王德霞很年轻,不到三十岁的她已经从事扶贫工作好几年了,在2017年龙里县的先进典型评选中,她被评选为“脱贫攻坚路上的贴心人”。如何在脱贫工作中和群众心贴心?在王德霞看来,就是要考虑到困难群众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对症下药、精准扶贫。王德霞对采访团成员说,说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常常要加班到深夜,但一想到扶贫工作虽然辛苦琐碎,但却意义重大,她就不觉得累了。如此敬业奉献的基层扶贫干部,不只有王德霞一个人,在采访过程中,扶贫干部为民务实、勇挑重担的精神,让采访团成员为之感佩。离开奋进社区后,采访团一分队还走访了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安置就业企业卡布国际婴童用品生产基地、恒利源刺梨深加工生产基地。钟法权对龙里县的扶贫工作很有感触,在他看来,龙里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想法实、办法实、行动实,真正做到了人民至上,举措得力,抓铁有痕,花大功夫下大本钱,对自然条件差的贫困户采取一次性移进城,拎包入住,并因人安排就业,解决了他们进城后的生活来源问题,让他们融入城市,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参观龙里县工业产品展览馆

“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走进龙里

柳建伟主讲“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采访团一分队深入龙里县基层期间,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第22期也走进龙里,茅盾文学奖得主、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柳建伟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讲座,采访团贵州段一分队全体成员,以及龙里当地部分作家、文学爱好者、教师和学生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外,采访团一分队还前往贵定县沿山镇石板村工固寨扶贫观摩点、云雾镇东坪村长寿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地进行了现场观摩。

采访团在贵定县沿山镇石板村工固寨观摩

采访团在贵定县云雾镇东坪村长寿寨参观新农村建设

参观奋进社区乡愁记忆馆

采访团在都匀秦汉影视城考察当地文化产业

都匀群众自发展开民族特色活动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贵州境内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样为作家们今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活动期间,采访团还走进贵定云雾镇鸟王村贡茶碑、茶叶种植基地、茶旅一体化示范点,雷山西江苗族博物馆,都匀秦汉影视城、中国茶文化博览园,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等地参观采访。采访团成员、自由撰稿人索南才让谈到,贵州当地的文化保护极具特色,既保留了本民族优良的文化习俗和建筑传统,又精心设计,体现了现代化的民族风尚。“村口的广场了有一面小土墙,十几个瓦罐的底部镶嵌其中,上面写着字。我看见有的写着正直善良、有的写着诚实守信、有的写着勤俭持家、还有的写着踏实做人,据村长说这是村民们自己写的,是他们的家训。”采访团成员、《文学港》杂志副主编俞云灿在参观了贵州地区的文化建设后,赞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样。“茶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在我们的血液和骨子里,茶文化不仅照耀了中华民族,也不断走出去,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俞云灿说,在当下面对传统文化,我们面临着承续、融合与创新的问题,在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作家应该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

主题采访活动总结座谈会会场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在总结座谈会上发言

采访活动结束前,一分队二分队在贵阳会和,并举行总结座谈会。彭学明在总结中说,此次中国作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第一团历时九天,是一场文学充电之旅、灵魂补钙之旅,也是对海南与贵州人民的致敬之旅,团员来自五湖四海,包括作家、编辑、文学组织工作者,大家相互交流、用心采访、践行“四力”,一同见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采访团作家们从不同角度畅谈了此次海南和贵州之行的心得感受。“格局对作家的成长至关重要,拓宽写作的格局需要深入生活、用心思考,因为一个人呆在书斋里靠想象是不会有多大格局的。”采访团成员、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孙频认为,贵州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组织周密,让她从最基层、最鲜活、最火热的生活中学到很多,大大开拓了视野,拓宽了写作格局。“大家习惯性地称呼诗人和小说家,而不是诗家和小说人,这说明传统意义上诗人往往更注重自我,而非世界。”作为采访团中唯一的诗人,蒋浩谈到新时代的诗人应该转变观念,不仅要彰显自我,还要对时代和国家有所注视,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诗人作家不仅要对文学有专业精神态度,同时要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成为更全面的文字工作者。”采访团成员、《上海文学》编辑部主任甫跃辉在采访过程中认识到了“坚持”两个字,“这次到三沙,我真切地看到战士们驻守小岛的生活,大海那么大,小岛那么小,逼仄的空间,孤独的日常是对人的极大考验,然而战士们坚持下来了。在贵州,我又见到另一群努力坚持的人,他们是最基层的公务员。”甫跃辉说,无论是驻守海岛的战士,还是奔波于西南山区的基层公务员,他们都在默默地为这时代的改变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文学是对现实的映照,作家如果离开生机勃勃的日常生活,就会产生对世界、对时代错误的想象。“我们理应更切近、更准确地了解并理解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从海南三沙到贵州深处,从海洋之心走进青山怀抱,中国作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第一团穿越大海高山,见证中国巨变。作家团员认为,此行意义非凡,让人收获颇丰,在采访结束后将用心用情书写山海之间的中国故事,用文学作品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在“中国天眼”科研基地外合影

在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合影

(摄影: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