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全国非遗曲艺周6月亮相津门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韩君怡  2018年05月28日08:42

5月24日,记者从在天津文化中心举行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和天津市文广局承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将于6月7日至14日在天津举办。活动期间将举办包括全国非遗曲艺项目保护成果展、曲艺非遗系列演出、京津冀相声专场演出等多项活动。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金永伟介绍,此次活动力求全面覆盖全部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届时,127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将全部参加展演,80多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00多名曲艺表演者及专家学者将齐聚天津同台献艺。此外,为促进京津冀地区曲艺类非遗人才的培养、推进三地交流合作,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将成立京津冀曲艺类非遗人才培训基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化部门将签订《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合作协议》;三地组织曲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赴天津市开展区域调研,鼓励新作品创作;召开专家座谈会、非遗保护机构座谈会和传承人座谈会等。

访谈更多

李洁非:通过写作勾勒当代文学史的基本轮廓

“我自己希望通过这一写作,整理出一个当代文学史的‘精神脉络’,可能达不到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把基本轮廓勾勒出来。”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何处人生不作别

关于离别的断想及其他

诗歌 | 庭院的月光(组诗)

石磨“吱呀,吱呀”响着/只有她知道/哪个关节响起的

小说 | 我与落日的长河

后来,我没有彻底留在草地,也没有彻底离开草地,我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轨迹

散文 | 青云河畔

一位老人的离去,常意味着一个无名家族数代记忆的断流。在乡土中国广袤的血脉传承里,无数如我家般普通的家族,其智慧与故事,大多仅赖口耳相传,其生命不过七八代人。

散文 | 山月

《山月》以山水为镜,映照生命哲思,语言朴实如溪石,意境澄澈若山月,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完成对灵魂归处的永恒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