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林旭委员:提高青少年汉字书写能力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 廖九阳  2018年03月11日09:07

“520,为你的freestyle打cal”“no zuo no die”“皮皮虾,我们走”……在众多青少年眼中,如果不懂这些话,说明你已经“out”了。

有关部门不久前在上海做的 “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70%到80%的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规范;在对部分较大城市重点小学的一次调查表明,41%的学生在书写上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汉字书写和使用能力在整体上明显减退,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为此忧心忡忡。

“键盘越打越快,汉字却越写越差,错别字频现、字体难看和文字的不规范运用,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汉字的书写体现了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和美育和智育都密切相关,正所谓‘字如其人’。”在王林旭看来,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文字载体,汉字具有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深远意义;汉字不仅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在造型审美、寓意能力和情感表达方面也独树一帜,是世界各国研究和关注中国文化地位的一个焦点。

他注意到,在一些职业培训考试中,常有考生知道答案而写不出字来;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困境,即使是一些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年轻人,也经常会在电脑打字时文思如涌,遇到手书时则遇到表达上的障碍,常把一些复杂的汉字写错或以拼音字母代替。

他坦言:“当代青少年在汉字的电脑输入和手机短信的书写上,速度大大高于其长辈,但手写的能力却远远低于长辈。我学院的一位学者在授课时要求40多个学生以手书形式交作业,发现能写漂亮汉字的学生只有4人。在被很多当代青少年视为精英楷模的文艺‘明星’中,能写出象样签名者也不多见,通常只能以流畅和怪异的字体来显示‘个性’。加之不少公诸于众而并无审美可言的名人题字,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杰出无须练字’的公众印象。书法训练的缺乏,还导致很多青年人对诗词、国画、古文失去或难以产生兴趣,因而与祖国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当代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为何退化?王林旭认为,直接原因有:电脑的输入日益取代识文解字的过程,电子文本的普遍应用减少了写字的训练机会,在能力培养和检验中忽视对书法水平的要求,汉语表达方式的异化影响了汉字的规范使用。

“现代生活方式对汉字书写的冲击在所难免,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汉字书写能力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王林旭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把汉字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课统一规定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和长修课,每周至少各一节。统一书法课教材,把读帖和背帖作为固定的课程内容,

第二、制定书写水平标准,在教育部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九年期间分四个学段学习汉字书写的要求基础上,为学校在书法能力的等级评价方面提供明确的标准,在考试中加入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

第三、把学生的书法课程的成绩规定为对教师和学校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并明确书法课成绩在考核和评级中的所占比重。

第四、建立中文书写水平认证体系。证书分五个水平等级,以一级为最高级。学生、教师、社会人士、外国人均可参加考试,从而为社会人才招聘提供一个可量化的文化素质审核标准。

第五、在公立学校的教师和政府公务员招聘中,规定对中文书写能力的审核要求。拒绝接受打印的自荐信和简历,要求应聘者的“中文书写水平”不低于三级。

第六、教育、文化、宣传、科研部门联合制定和推动“中国人写中文”政府工程,加强远程教育、媒体宣传、书法竞赛,开展无纸化书写练习技术的研发,在公共场所严格限制使用不规范汉字、错误汉字和不美观题词,鼓励用优秀手书作品印刷公益广告。

王林旭表示:“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旦学成,终生受益。只要国家重视,个人自觉,措施得力,持之以恒,提高全民汉字书写能力和汉语水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面对祖先、当代和后人,这是我们无可回避的一个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