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天撼地的英雄史诗:穆青笔下的东北抗战
这是辽沈战役纪念馆收藏的穆青同志采写的《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略》。
2025-08-18
-
《荷花淀》是如何写出的
一 《白洋淀之曲》是如何通往《荷花淀》的 1939年12月,孙犁在晋察冀阜平山区,突然想起自己在抗战之初生活、工作的白洋淀,随即写下一首长诗《白洋淀之曲》。
2025-08-18
-
乡土烽火:沙汀笔下的“抗战大后方”
自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沙汀深受鲁迅、茅盾等文学前辈影响,决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有意义的文艺”上,借此表示其“应有的助力和贡献”。
2025-08-18
-
山城回响:曹禺与战时重庆的文学共鸣
山城重庆,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的避风港,也是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圣地。
2025-08-15
-
孙犁抗战叙事中的 “家”与家国情怀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华北沦陷,同时,敌后抗日斗争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2025-08-15
-
爱与和平——丰子恺的抗战漫画艺术
1937年11月,中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开创者丰子恺“宁当流浪汉,不做亡国奴”,携家眷10余人由浙江崇德(今桐乡)石门湾辞别缘缘堂,踏上逃难之路,走过10余省,行程近两万里,历经艰辛,饱尝战乱之苦。
2025-08-13
-
老舍的抗战鼓词创作实践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东、华北地区相继沦陷,大批文艺界人士被迫撤离,围绕武汉形成了一个集中的文艺圈子。
2025-08-13
-
抗战、湘省新政与沈从文“重写湘西”的发生
全面抗战爆发后,沈从文一路南迁,途中曾在长沙和沅陵小住。
2025-08-08
-
夏衍:笔墨为枪 筑起心防
《心防》剧照 图片由作者提供 1939年5月的一天,沉闷的空气压在黄浦江上,浑浊的江水看似沉默,但依然汹涌,像极了上海沦陷后的人心。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