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凝聚情感、汇集心声的动人长诗,也是一场跨越山海、穿越时空的文学盛宴。雪域高原上展翅翱翔的雄鹰,广袤草原上逸尘断鞅的骏马,沙漠绿洲中坚忍不拔的胡杨……[详细]
阿舍的《阿娜河畔》是边疆建设的创业史,具有清晰的生活质地和劲健的心灵强度。光盘的《烟雨漫漓江》以生态为背景,深描时代变革中的世态人心。马伯庸的《大医》在纪实与虚构间飞针走线,展开抗战风云中苍生大医的传奇。尼玛潘多的《在高原》中,一个家庭四代人的命运具体而微地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活图景。肉孜·古力巴依的《花儿永远这样红》深情咏唱塔吉克族牧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中华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 有鉴于此,授予《阿娜河畔》《烟雨漫漓江》《大医》《在高原》《花儿永远这样红》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奖。[详细]
·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词:中短篇小说奖阿尤尔扎纳的《蓝天戈壁》在天地之间辨析和凝视平凡人生熠熠生辉的坚韧与深情。包倬的《十寻》为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寻找和创造体贴的形式。凡一平的《上岭恋人》将日常立为传奇,以深沉的乡愁建构审美的家园。娜仁高娃的《驮着魂灵的马》以飞翔、梦幻、灵动的讲述让记忆与新生翩然浮现。少一的《月光紧追不舍》塑造平凡而崇高的基层民警形象,洋溢着守护生活的信念和热情。 有鉴于此,授予《蓝天戈壁》《十寻》《上岭恋人》《驮着魂灵的马》《月光紧追不舍》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短篇小说奖。[详细]
·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词:报告文学奖吉米平阶的《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以宽广的视野展现西藏农村脱贫攻坚的壮丽征程。牛海坤的《让世界看见》聚焦梦想和奋斗的劳动者,农牧民妇女在创造美的同时创造新生活。姚瑶的《“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以小见大,提供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一个独特样本。张雪云的《“海牛”号》在海洋最深处实现技术与意志的超越,是科学家精神的颂歌。周建新的《静静的鸭绿江》饱含情感的温度,为英雄树起一座纸上的丰碑。 有鉴于此,授予《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让世界看见》《“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海牛”号》《静静的鸭绿江》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报告文学奖。 [详细]
·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词:诗歌奖黄芳的《落下来》明澈丰沛,缓缓飘荡的旋律,指向生命的沉淀与诗意的升腾。金荣健的《鸟声呖呖鸣冬山》开阔静美,倾诉着对家乡风土和悠长岁月的无限眷恋。牧之的《盘江魂》气势恢宏,建构起一条大江的奔腾形象和壮阔历史。那萨的《留在纸上的心》将诗的根须深入挚爱的土地,探测深远的内心世界。张伟锋的《空山寂》洞察自然万物的虚实和人间烟火的动静,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有鉴于此,授予《落下来》《鸟声呖呖鸣冬山》《盘江魂》《留在纸上的心》《空山寂》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歌奖。[详细]
·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词:散文奖北雁的《洱海笔记》以行走描绘地方,展现和谐、和睦、和美的人间景象。柳客行的《青白石阶》中,轮椅上的青年凝望内心和世界,生命如此坚韧,精神如此辽阔。羌人六的《绿皮火车》深情记载一方水土在时代洪流中的蓬勃活力和沉着持守。王小忠的《兄弟记》敏锐勘察乡土社会人伦关系的变化,抵达心灵的安顿。向迅的《与父亲书》在对父亲的回望与致敬中,确证生命与成长的奥义。 有鉴于此,授予《洱海笔记》《青白石阶》《绿皮火车》《兄弟记》《与父亲书》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散文奖。[详细]
·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授奖词:翻译奖东乡族翻译家艾布、蒙古族翻译家朵日娜、维吾尔族翻译家玉苏甫·艾沙、藏族翻译家赵有年、朝鲜族翻译家郑风淑长期致力于文学翻译事业,以对文学的深湛理解和对“信、达、雅”的不懈追求,带领读者感受中华各民族文学“各美其美”的丰富和“美美与共”的宽阔。 鉴于他们通过文学翻译促进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卓越贡献,授予艾布、朵日娜、玉苏甫·艾沙、赵有年、郑风淑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翻译奖。 [详细]
获奖感言写作中,如何对历史与文学、时代与个体、整体与局部进行推敲会通,如何在经验与想象、时间与空间上展开不同于以往的观照、思考和尝试,其间的每一项,于我都是新的挑战。因此,《阿娜河畔》的创作,自始至终都是一次奋力打开自我,努力超越自我的文学实践。
获奖感言在调研和创作过程中,随着我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医学史,不断被当年的大医们所感动。其中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救国救民的仁爱精神,放到今日,仍不过时。当年他们在乱世之中的艰辛与坚持,实在应该让现在的公众了解。而让他们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文艺作品来表现,只有写出这种精神的继承性与时代性,历史小说的质感才能凸显出来。
获奖感言文学创作不是我的职业,是我选择的一条精神之路,它给予我的心理安宁和精神丰盈感,让我心生感恩。今天,《在高原》这本书里呈现的故事、思考和探索得到评委们的肯定,给我的鞭策和鼓舞是巨大的,让我对走好今后的文学创作之路充满了信心……
获奖感言小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五次,第五次是在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下连播的,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我还要通过文学记录时代的壮阔与美好。
获奖感言在这世上,唯有以爱为根基,方可泰康,终得圆满。生活不可缺少爱的慈润。唯有爱能柔化一切,弥补裂痕,使人们得以和睦共存,共享安康。我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突显爱与被爱、宽恕与被宽恕之重要性,通过自己的作品播撒人间大爱,为跌倒之人予以牵挽架扶,为痛哭之人予以擦拭眼泪,便是我的夙愿。
获奖感言在过去的四十三年,我有二十一年在写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是一个人以心去度量世道人心,是一个人的踽踽独行。而获奖,则是在漫长旅途中的温暖拥抱,它告诉我,文学无垠,吾道不孤。感谢文学。
获奖感言上岭,是我近些年文学创作的地理标识,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从桂北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往东十三公里,再沿红水河顺流而下四十公里,在二级公路的对岸,有被青山和竹林环抱的村庄,就是上岭。它是我生命中最亲切的土地,或摇篮。上岭有着不多的人口,却生生长流,他们渺小但却坚韧,又像鱼群一样抱团、欢乐。已经死去和还活着的,都是我的父老乡亲。
获奖感言面对大自然,面对在壮美大地上创造火热生活的人们,我的心里会滋生书写他们的故事、书写我的家乡——沙窝地的热情。我想这是我热爱文学的原因。我要由衷的感恩我的故乡,感恩故乡的人们和这个时代。
获奖感言没有气势恢宏的大场景,没有故事情节的大起伏,也没有人物命运的大悲喜,正是这些基层警察的众生相和平凡英雄工作史充盈着我的内心,然后诉诸笔端,成就了我的文学梦。由此,我深深感悟到,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与创新,文学不能给历史留下空白,作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缺位。
获奖感言时代的发展往往超越作家的经验和想象,在我还挖空心思用自己有限的能力想为所住村庄和遥远的乡亲做点什么的时候,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开始了。西藏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程度最深地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难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地方,我有幸作为参与者、亲历者和记录者,见证了全过程。
获奖感言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不停地走近不同的人群,与农牧民、残疾人、非遗传承人、驻村干部等等深入交谈,认真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我要感谢这些勇敢昂扬的人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时代,也诠释了生命的力量和价值。
获奖感言台盘村的“小”承载着这个时代无限的“大”。我深深地意识到,应该以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在富有时代特色的现实中,观察这个村庄的变化,感知一株小草勃发的力量,看见篮球给这个村庄带来的生机,倾听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欢呼。
获奖感言对于文学,我始终心存敬畏,并不断提醒自己:创作没有捷径,生活是最好的土壤。特别是报告文学,更需要不断地深入现场,走访、体验、感受、融入、思考。采访过程中,我多次置身于“海牛”号的研发现场,呆在车间、实验楼,听团队成员讲述各自经历的人生故事与心路历程。很多次,我被感动落泪。
获奖感言奖是授予我的,更是授予英烈们的,只不过我获得了机会。每一次采访,讲述者都能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孙景坤老英雄高尚的一生。我没有理由不蘸血为墨,书写英雄,书写“七一”勋章获得者、深藏功名七十载的老英雄孙景坤。
获奖感言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梦想与生存中拥有平衡术的幸运儿。我父亲是一个民间壮剧的写作者,他一辈子写了60多本剧本,都是用我们的土壮话来写的。小时候,我喜欢坐在父亲身边,看他飞快地写字。也许在我还没有文字意识的时候,文字的种子早已种下。工作后,无论是曾经从事的记者、图书编辑,还是现在的教师……
获奖感言回首创作里程,从纯粹以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到勘破事物与事物的关系,我的诗歌算是经历了几个阶段。要是说我的诗萌生于青春的热血和冲动,起步于“我”这个自我,接着就超越跟世上种种弊端相抗衡、选择正确道路这个阶段,开始迈入通过和大自然的对话、与宇宙的交感,在灵魂的园地寻找日渐成长的深沉自我的境界……
获奖感言对我来说,诗歌就像远方的一束亮光,照亮着生活在低处的我,它就是我迷茫中的精神指引,让我卑微的头颅高起,让我的生命充满阳光雨露,让我在诗歌中寻回对生活的自信和刚强,让我以五彩缤纷的方式穿越生活的贫乏和苍白、灰暗与平庸,在孤独与豪迈中获得尘世间的美丽和从容,梦想和希望……
获奖感言非常荣幸获得骏马奖,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我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出生在通天河流域叫结拉的一个小山村,通天河藏语叫牦牛河,是长江源头的干流河。我曾经在澜沧江源头的县城杂多县工作了八年。又到黄河源头,在小小的敬水池里喝了三口水。可以说我是被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养育的一个写作者……
获奖感言我的诗集《空山寂》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对我个人、对佤族的文学创作而言,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在我之前有董秀英、袁智中、聂勒、伊蒙红木等四位佤族作家获过骏马奖。作为一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佤族诗人,我在横向的观察和纵向的人生经历之后,抵达了当今、当下的生活语境……
获奖感言我庆幸自己出生在洱海之源。从我们村子后方山脉上发源的大小溪流河沟,以及离我们村子不远的茈碧湖、草海、绿荫塘、鹅墩塘,还有从我们坝子里流过的弥茨河、凤羽河、弥苴河、海尾河、永安江、罗时江,甚至包括从天空降落的雨水和罗坪山顶融化的雪水,它们的流向都是群山之外波澜壮阔的洱海……
获奖感言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骏马奖评委对我的鼓励和肯定。我觉得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文学之路上给予我亲切关怀和无私帮助的人们。是这些温暖让我真诚地爱着这个世界,让我坚信文学的力量,以羸弱的身体守望文学理想。 感谢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和来宾,能够聆听一个无力举起话筒的作者……
获奖感言因为写作,我从故事中的寻金者身上,也能深切体会那种历经辗转终于醍醐灌顶柳暗花明的心路历程。2004年高中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生活工作,我才终于找到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于是有了关于家乡龙门山断裂带的书写,于是有了散文集《绿皮火车》。川西北龙门山断裂带,乡亲父老的名字与脸孔……
获奖感言《兄弟记》写的是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农牧交汇地的甘南故事,它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和尖锐的冲突,都是日常生活与世相百态。从根本上看,就是对甘南农牧区交汇地的生活方式、生产劳动及思想观念变化的客观叙述,是乡村伦理变迁的咏叹。 我期盼着一种崇高的伦理道德能够永恒地存在于世……
获奖感言顾名思义,《与父亲书》是一本写给父亲的书,也是一本献给天下所有父辈的书。由于受到传统的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影响,我们和父亲在生活中总是沉默以对,即便是在他即将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都极力克制着彼此的情感,以至于他一生的故事成为谜团。正因为如此,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
获奖感言我是一名东乡族文学翻译、诗人。从小我就学习维吾尔语,并用维吾尔文进行文学创作。我从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文学翻译工作,主要是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学作品翻译成维吾尔文。在我三十多年的文学翻译过程中,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小说诗歌作品,对文学翻译事业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感悟……
获奖感言大学毕业后,我到专门从事蒙译汉文学翻译的小机构——昭乌达译书社工作。在著名文学翻译前辈那顺德力格尔老先生的指导下,投入到昭乌达译书社庞大的翻译出版工程——《历代蒙古族文学作品选编》的编纂工作中。在编校收入丛书的众多文学翻译家译作过程中……
获奖感言文学翻译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我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文学翻译就是文学再创作的过程。如何能够让一部作品翻译得更加精彩……
123/123
7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结果揭晓123/123
7月31日,评奖委员会名誉主任张宏森在评奖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上讲话123/123
7月31日,评奖委员会主任李敬泽主持评奖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23/123
7月31日,公证员宣读公证词123/123
7月31日,总计票人向大会报告选票回收情况和选票审核情况123/123
7月31日,公证处和纪律监察组人员展示封存好的终评选票情况123/123
7月31日,公证处人员将选票结果封存123/123
7月31日,纪律监察组和公证处人员在选票结果上盖章123/123
7月31日,纪律监察组组长胡邦胜检查选票统计情况并签字123/123
7月31日,评奖委员会主任李敬泽检查选票统计情况并签字123/123
7月31日,工作人员在纪律监察组和公证员的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7月31日,工作人员在纪律监察组和公证员的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7月31日,工作人员在纪律监察组和公证员的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7月31日,工作人员在纪律监察组和公证员的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联络员收回并清点选票123/123
联络员收回并清点选票123/123
评委们填写选票123/123
评委们填写选票123/123
评委们填写选票123/123
评委们填写选票123/123
评委们填写选票123/123
联络员分发选票123/123
联络员分发选票123/123
联络员分发选票123/123
7月31日,满全介绍民文作品和翻译奖终评建议方案123/123
7月31日,评奖办公室主任何向阳报告初选名单公示情况123/123
7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123/123
7月20日,评委会名誉主任张宏森在第一次全体会上讲话123/123
7月20日,评委会名誉主任潘岳在第一次全体会上讲话123/123
7月20日,评委会主任李敬泽主第一次全体会议123/123
7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体评委合影123/123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123/123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123/123
11月16日,“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123/123
11月16日,“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123/123
阿舍、光盘、马伯庸、尼玛潘多、肉孜·古力巴依领取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奖123/123
马伯庸作为长篇小说奖获奖者代表发表感言123/123
阿尤尔扎纳、包倬、凡一平、娜仁高娃、少一领取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短篇小说奖123/123
凡一平作为中短篇小说奖获奖者代表发表感言123/123
吉米平阶、牛海坤、姚瑶、张雪云、周建新领取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报告文学奖123/123
牛海坤代表报告文学奖获奖者发表感言123/123
柳客行代表散文奖获奖者发表感言123/123
黄芳、金荣健、牧之、那萨、张伟锋领取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歌奖123/123
北雁、柳客行、羌人六、王小忠、向迅领取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散文奖123/123
那萨代表诗歌奖获奖者发表感言123/123
艾布、朵日娜、玉苏甫·艾沙、赵有年、郑风淑领取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翻译奖123/123
艾布在代表翻译奖获奖者发表感言123/123
“致敬编辑”特别环节,获奖作品的编辑们登上舞台,接受由获奖作家代表送上的广西壮锦123/123
11月16日,在“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的开场乐舞《万马奔腾》123/123
11月16日,在“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的文艺表演:新疆民歌《青春舞曲》。123/123
11月16日,在“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的文艺表演:苗族舞蹈《银落舞》。123/123
11月16日,在“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的文艺表演:回族歌曲《唱开花儿等你来》123/123
11月16日,在“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的文艺表演:歌曲《光亮》123/123
11月16日,在“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上的文艺表演:情景舞蹈《山乡巨变看今朝》123/123
盛典在歌曲《爱我中华·多谢了》中徐徐落下帷幕123/123
11月17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23/123
11月17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23/123
张宏森在座谈会上讲话123/123
潘岳在座谈会上讲话123/123
李敬泽主持座谈会123/123
阿来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冀晓青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刘大先在座谈会作上交流发言123/123
张燕玲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布买热木汗·吾不力卡司木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获奖作家代表尼玛潘多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获奖作家代表阿舍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获奖作家代表姚瑶在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123/123
座谈会现场纵览参评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百余部长篇小说,不难发现其中形成的几种主流叙事模式:或以个人奋斗、家族传承、地域发展为缩影,以线性之轴推演“成长史”,展示历史的沧桑变幻;或深描特定时空的民族文化,细剖多种文化的交织互动,在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交互中展开自己的故事;或立足于当代视野,勾勒崭新时代境遇下文化转型与交融的进程。当然,也存在跳脱民族题材的多元故事。综而观之,可谓丰富、开阔且充满当代气息……[详细]
· 现实世界的精神探索,或平凡人物的动人故事本次骏马奖共有54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短篇小说集和11部少数民族文字中短篇小说集参评,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最终,蒙古族作家阿尤尔扎纳的《蓝天戈壁》(蒙古文)、彝族作家包倬的《十寻》、壮族作家凡一平的《上岭恋人》、蒙古族作家娜仁高娃的《驮着魂灵的马》、土家族作家少一的《月光紧追不舍》5部作品脱颖而出。这5部作品凝聚了评委们的高度共识,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过去4年少数民族文学中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成就……[详细]
· 共绘绚烂民族画卷报告文学是深切地触摸时代脉搏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体形式,它以其贴近现实的温度和扎根大地的深度,成为新时代最为重要而又鲜明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参评的36部报告文学作品,主题涵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模范人物、革命历史等方方面面,是对新时代全面而深刻的书写。广大少数民族报告文学作家拿起手中的笔,通过身边的人和事,书写民族发展与变迁,共绘绚烂民族画卷。其中,既有“国之大者”,也有“民之小事”,特别是以吉米平阶的《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详细]
· 宏阔之境与发现之光少数民族诗人的96部诗集参评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中民文作品10部,参评诗人涉及20多个民族。它们整体反映了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多元文化景观。这些涉及生命、文化、区域、历史、民族、宗教的诗歌带有向传统致敬的本源性特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区域的诗人,通过异彩纷呈的诗歌文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成为万古星辰与大江大河。 民族历史、区域文化、族裔信仰、属地性格、精神图谱、地方性知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诗歌中被反复抒写……[详细]
· 由个人通往“无数的人们”如果从功能角度对散文创作做一个粗略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抒情的与载道的两类。抒情者,抒发个人情志;载道者,表达公共思想。在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参评散文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灌注在创作中的这两种价值诉求,以及所带来的内容与形式上的不同风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与父亲书》和《洱海笔记》。 《与父亲书》是土家族作家向迅写给父亲、献给父亲的书。父亲是那个特定的预设读者。如此而言,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看成一封给父亲的长信……[详细]
· 不同的声调,动听的歌在获奖作品方面,塔吉克族作家肉孜·古力巴依以其深邃的笔触,匠心独运地创作了长篇小说《花儿永远这样红》。这部小说以帕米尔高原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塔吉克族牧区为背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构建,生动展现了在党的关怀与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强劲推动下,塔吉克族牧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如一家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深情颂扬了党和国家给予的民族优惠政策以及各族人民间的无私互助,高扬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以及塔吉克民族世代传承的护边情怀。《花儿永远这样红》不仅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的史诗……[详细]
我们可以免去不必要的担心,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写作,做一个合格的作家该做的事情,热爱生活,维护身心健康,持之以恒地阅读、学习、思考、实践,立足脚下的土地与生活,既接通本民族的历史,也看到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断细化、深化创作的发力点。[详细]
· 第十三届骏马奖访谈 | 包倬: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抵达“他人”一个作家书写什么样的题材,这似乎不是选择,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比如我,我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乡土,这既不时髦,也不讨巧。重要的不是选择题材和风格,而是如何去写:从哪里开始,要去向何方。[详细]
· 第十三届骏马奖访谈 | 姚瑶:村庄深处,隐藏着“破圈”的文化密码对一名作家来说,聚焦时代、淬炼主题是应尽之责,我不可能置身事外。作为“村BA”亲历者,深扎到广阔的人民生活中去,书写烟火日常,书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喜怒哀乐,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去寻找隐藏在村庄深处的光芒,找到“破圈”的文化密码,记录各民族和谐共生的时代画面,成为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详细]
· 第十三届骏马奖访谈 | 张伟锋:写诗,当在驳杂之处取万千气象我作为一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佤族诗人,在横向的观察和纵向的人生经历叠加之后,抵达了当下的生活语境,考虑和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性与当代性等问题,便成了我的文学创作必须作出的回应。[详细]
· 第十三届骏马奖访谈 | 向迅:尽可能让作品具备与时代对话的能力我以为,我们的散文作家还需要深入地介入到这个时代的生活中,让我们的写作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生活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发生关系。唯有如此,我们的写作才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详细]
· 第十三届骏马奖访谈 | 郑风淑:通过译介使朝鲜族文学融入中国文学大家园我会主动与作者沟通,了解对方的创作思路和想法,与作者交流多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翻译渐入佳境。要做好翻译工作,归根结底在于对作品怀有责任心以及对翻译秉持敬畏之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