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埃尔诺:用写作逃离小镇,最终还是回来了
每年春节返乡之时,总是最能搅动回乡之人的思绪。
2024-03-26
-
“托尔金阅读日”:跟随传记作者拜访《魔戒》之父托尔金
《托尔金传》,[英] 汉弗莱·卡彭特 著,牧冬 译 戴故秋 校,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2出版 本书是基于已故J.R.R.托尔金教授的书信、日记和其他文献,及其他家人朋友的回忆写成的。
2024-03-25
-
刻骨铭心的怀念
结束了在BGP的工作之后,该公司领导给了我在地拉那休假10天的优厚待遇,要我好好会会阿尔巴尼亚老朋友,因为他们知道,我一生的事业是紧紧地与阿尔巴尼亚联系在一起的。
2024-03-23
-
诺奖得主古尔纳:一场持续探讨故乡和他乡的旅程
故乡、他乡、离散、故事、痛苦……古尔纳被提问时出现的这些“高频词”,呈现出大家对这位诺奖得主作品的认知和印象。
2024-03-22
-
“人间贵客在仙都”——索因卡访沪侧记
要说二〇二三年末,最热闹的文化新闻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非洲文学巨擘索因卡夫妇的受邀访华。
2024-03-20
-
寻找约恩·福瑟
卑尔根 挪威卑尔根是约恩·福瑟的故乡,这里也是他大部分作品故事发生地,使用的写作语言也是当地的一种新挪威语(Nynorsk),但他现在住奥斯陆。
2024-03-19
-
爱月亮,也爱六便士:纪念毛姆诞辰150周年
“他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以至于对脚边的六便士视而不见。
2024-03-18
-
与波伏瓦的五次访谈
我第一次见到波伏瓦是在1970年5月,当时她对我态度颇为冷淡。
2024-03-12
-
古尔纳:从苦难者的视角出发,书写另一种历史
3月6日上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在思南公馆接受了媒体采访。
2024-03-07
-
从知心到决裂,海明威与菲兹杰拉德的“塑料兄弟情”
阅读严肃文学之余,不妨聊聊文学史上的“八卦”。
2024-02-23
-
2023布克奖得主保罗·林奇:绝境的明象与暗影
“在世界末日那一天 我想种下一棵树” ——W.S.默温 爱尔兰作家保罗·林奇(Paul Lynch)的长篇小说《先知之歌》(Prophet Song)是一部引送读者凝视深渊的“惊心”之作,一出版即获得了广泛赞誉,并赢得2023年度的布克奖,布克奖评委会称其“震撼心灵……真正的杰作”。
2024-02-21
-
诺奖得主约恩·福瑟:为了离开自己而写作
2023年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挪威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约恩·福瑟(Jon Fosse)。
2024-02-02
-
阿尔贝·加缪:“存在主义者透视荒诞世界”
阿尔贝·加缪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法国作家、剧作家、哲学家。
2024-01-31
-
“唯有那些承载着意义的词语会落下”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尤内斯库戏剧全集》。
2024-01-31
-
“命运如雪的诗人”与他的自由写作
瑞士现代作家、诗人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被誉为现代德语文学的奠基人,也被称作“命运如雪的诗人”。
2024-01-26
-
毛姆诞辰150周年︱他活出了你十辈子的人生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一个在全世界读者心中响当当的名字。
2024-01-26
-
挪威作家佩尔·佩特松:时间之河与回声之地
世上的河流是相通的。
2024-01-26
-
厄休拉·勒古恩的多重世界
厄休拉·勒古恩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1929年10月21日-2018年1月22日),美国科幻、奇幻、女性主义与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不仅创作小说,也著有诗集、散文集,还翻译过《道德经》。
2024-01-23
-
无法终结的20世纪——重估米兰·昆德拉的历史遗产
中国文坛与学界对“八十年代”的怀旧热度还未完全消退,便又掀起了“重返九十年代”的新一轮热潮。
2024-01-23
-
出版故事 | 如果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她就是那个局外人
1949年,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叫库蒂纳的小城,在今天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附近。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