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马可瓦尔多》谈卡尔维诺的“荒诞”与“轻盈”
今年,卡尔维诺的《马可瓦尔多》由译林出版社首次推出简体中文版。
-
“国际仓颉计划”启动 用中文分享世界故事 传递真实中国的信息
为了让海外汉学家和汉语学习者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递最及时、最真实、最立体的中国信息,传达真实的中国声音,4月19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组织海内外3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共同庆祝第十一个联合国中文日,正式启动“国际仓颉在线——全球中文信息共享云平台”,并在线召开“疫情下的世界汉学发展与中文传播”国际人文论坛。
-
管窥时空门槛上的东欧文学
东欧,地理学上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亚欧洲际分界线的区域,即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东岸一线向东达乌拉尔山脉的地区;而在地缘政治上,它往往被看作二战后至苏东剧变前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总和。
-
伊恩·弗莱明初版小说和007相关书籍,亮相美国拍卖会
尽管最新一部“007”电影《无暇赴死》改档至今年十一月间,“邦德年”热度犹在。
-
南桥:疫情中,作家凿壁借光
编者按: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平静下来,而在欧美,疫情依然在肆虐。
-
中外经典名著占据榜首
防疫抗疫期间,大家都在读什么书?哪些书备受读者青睐?记者从北京开卷、当当近期公布的图书销售排行榜中发现,经典名著依然在榜首屹立不倒,与瘟疫、流感等流行病学相关的图书走进了大众视野,开始被较多关注。
关键词:  经典名著2020-04-19
-
智利作家塞普尔维达因感染新冠肺炎病逝,终年70岁
当地时间4月16日,在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6周后,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尔维达(Luis Sepúlveda)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家医院病逝,终年70岁。
2020-04-16
-
巴西作家鲁本·丰塞卡去世,享年94岁
当地时间4月15日,巴西作家鲁本·丰塞卡(Ruben Fonseca)因心脏病抢救无效在里约热内卢去世,享年94岁。
-
耗时8年修订 《万有引力之虹》再版
近日,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精装全译修订本由译林出版社重版推出。
-
中国的古代俄罗斯语言文学巨匠左少兴
我晚年所居的海淀承泽园小区,是北大离退休教师的住宅区之一,它位于蔚秀园、畅春园西侧。
-
当代文化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发展的时代,民族(或国家)文化之间的张力日益凸显:一边是交流越发频繁、联系愈加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以提出和实践;一边是退群毁约、优先独大,霸权主义和民粹主义依然存在。
-
能超越东野圭吾的只有东野圭吾
《沉默的巡游》 东野圭吾 南海出版公司 《雪国之劫》 东野圭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东野圭吾62岁了。
-
樱花的意象、哲思与漫游
日本明治维新早期,有人提议樱花代表落后的“封建日本”,应该以菊花来替代,樱树也应该加以砍伐,因为樱花没有经济价值。
-
2019年意大利叙事文学:流动中的历史与个人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 2019年,意大利叙事文学领域内有一些概念在进一步加强,其一是社会大历史和人物小故事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二是跨文化题材在各个角度的发展。
-
阿特伍德也做流媒体节目了,向全世界推介加拿大作家
不断蔓延的新冠疫情让世界完全陷入了停滞,不少国家都宣布实行禁足,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
加拿大作家用日记记录重庆抗击疫情生活
“加拿大一家科技初创公司设计了一种呼吸器……可以生产100万个……”4月1日晚,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工宿舍内,该校外籍教师乔纳·凯·伍德打开电脑,继续写日记。
-
外国文学与历史上的瘟疫
弗朗兹·夏维尔·温特哈特所绘《十日谈》 资料图片 文学作品与瘟疫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
-
缅甸作家哥育贡:文学交流促民心相通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春城昆明介绍给更多缅甸读者。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澳大利亚文学
《未来的生活》 2019年,澳大利亚文学秉承其多样性的传统,在保持澳式英语特色的同时,继续吸纳深受多元文化熏陶的各民族作家,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的大舞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
书单 | 在疫情中为振奋人心,石黑一雄等作家的阅读推荐
【编者按】 近日,英国《卫报》发布了一张书单,由多位用英语写作的作家各推荐一本治愈心灵的书,帮助处在疫情中的读者于阅读中寻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