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畅销书《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引发的“事故”
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迄今为止市场表现最好的当属引进版图书、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2024-12-18
-
“熬”了十七年
作为“大国通史丛书”之一的《法国通史》最近出版了。
2024-12-18
-
在高山上追寻崇高精神——评七堇年小说《火空海》
顺着蜿蜒曲折的节理,最终我随阿斗一同攀向最后一段绳距的尽头。
2024-12-17
-
李曼灵:回望远村,最圣洁的祈盼
在工业化时代下,机械化、陌生化城镇文明疯狂席卷,这也致使我们内心对远方村落、旧时乡土的回归祈盼愈发强烈。
2024-12-17
-
樊迎春:写作的教与学是为流水赋形
在近几年参与高校创意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工作经历中,面对学生对写作的不同理解和他们各自的实践,我时常陷入沉思,对一个初试写作的人来说,天赋以外的训练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尤其是在一切都以多元、不确定的面貌呈现的时代,写作具有可教性与可学性吗?不得不说,是学生在一步步给我答案。
2024-12-17
-
马兵:“到苍老之境,必有一种秀嫩之色”
仲尼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
2024-12-17
-
卡夫卡困境的别一种书写——评万之《寻找汉斯》
所谓卡夫卡困境,毫无疑问与作家那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城堡》有很大关系。
2024-12-17
-
超小规模的日常炸裂志——读杜峤《破镜记》
一场温和、悄然无声的“炸裂”,一部精微、缓慢剥脱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2024-12-17
-
读陈敬黎散文:寻找家乡与文学的契合点
作为一位高产的知名小说作家,陈敬黎迄今为止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均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
2024-12-17
-
《同舟》:乡村巨变下的新时代青年
《同舟》的原型是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那里是作者忽培元的故乡,作者通过描写已有六百年历史的同舟村近十年变化,故事以赵志强、马志远、忽沛东、吴文倩、段淑娴、文燕等一群年轻人投身乡村建设带领全村人走向幸福的过程,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不畏艰难险阻奋斗出来的美好画卷。
2024-12-17
-
王彬彬:汪曾祺早期小说片论
汪曾祺1939年辗转到达昆明,进入西南联大,1940年便开始了小说创作。
2024-12-17
-
在绝望中复生——三部小说里的希望
阿根廷作家埃内斯托·萨瓦托曾经写道:“人不仅是由失望铸成的,而且也是由信念和希望铸成的;不仅是由死亡铸成的,也是由对生命的热望铸成的……幸运的是,人几乎从来都不是理智的生灵,所以希望在灾难中一次又一次地复生。
2024-12-17
-
古籍研究者的“序”与“常”——关于刘语晗《荥泽》
《尚书·禹贡》记载,黄河水沿古济水溢出后聚积为荥泽,“荥波既潴”,与济水息息相连,“其源来不穷”,“千里不能休”。
2024-12-17
-
台风来袭,命途扭转
海飞最新作品《台风》是“迷雾海”罪案悬疑系列小说的开篇。
2024-12-17
-
《她·们》:以女性的诗意与温润共情“她们”
张映姝的诗集《她·们》由100首诗作所构成,它由女性诗人所书写,书写的对象全是女性,其中贯穿着与书写对象心音共振的女性情感,是名副其实的女性诗歌。
2024-12-17
-
“笔耕组”的批评精神
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之下,回望1980年代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笔耕组”文学批评活动,萃取其文化批评精神,对促进新时代评论事业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2024-12-16
-
朱辉《万川归》:心河归处寻生命
朱辉的长篇小说《万川归》巧妙运用多线叙事手法,深情而细腻地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人生轨迹,追踪主人公的个人命运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波折起伏。
2024-12-16
-
呼唤“古老”文化,承托起中国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藉由祖祖辈辈生存的联结与千百年文化的传承,中国,成就了我们共同的认同与信仰。
2024-12-15
-
《天路·慕生忠》:雪域高原上的筑路者
2024年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长篇纪实性文学著作《天路·慕生忠》应时出版,以纪实手法深情记叙了慕生忠将军带领大家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畏艰险修筑青藏公路,勘察青藏铁路沿线,建设格尔木的奋斗事迹。
2024-12-15
-
《春天短暂而漫长》:一曲创业女性的赞歌
深圳作家陈彻的长篇小说《春天短暂而漫长》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年轻创业者们的深圳故事,生动展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核。
2024-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