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东莞非遗故事大赛启动

      6月25日,“莞脉春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大赛在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启动,这是东莞首次以故事大赛的形式创新性讲述东莞非遗故事。

    2019-07-01

  • “唤醒”古琴,为保护沉睡着的非遗提供新思路

      《忆故人》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梧叶舞秋风》 《山居吟》 《洞庭秋思》 《神人畅》 《欸乃》 ……在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以及恭王府博物馆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中,吴钊、戴晓莲、林晨、杨春薇、黄梅、巫娜等古琴名家与五张国宝级藏琴“人琴合一” ,奏出众多古琴名曲,再现一段段古老的唐宋遗音,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历史回响。

    2019-06-25

  • 在文旅融合中讲好民俗故事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民俗文化受到热捧。

    2019-06-24

  • 民俗节庆,如何在融合中传承文化根脉

      一场主题为“体验传统节令 传承文化根脉”的非遗嘉年华吸引不少游客。

    2019-06-24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见闻

      连日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山歌飞扬,舞蹈翻飞,让人目不暇接。

    关键词: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9-06-11

  • 非遗呈现方式更多元

      诗词吟唱、古琴演奏、琵琶音乐赏析……一场生动雅致的端午诗词音乐会,开启了今年国家图书馆的非遗讲座月。

    关键词:  非遗讲座2019-06-11

  • 非遗文创受年轻人追捧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

    2019-06-10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让非遗走进游客“菜单”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9-06-05

  • 3200项展示活动助力今年“遗产日”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2019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

    2019-05-31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举办宣传展示活动

      30日记者获悉:今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文博类和非遗类宣传展示活动。

    2019-05-31

  • 十二艺节舞台上,古老非遗正在燃放青春

      香港著名漫画家周胜绘制的《醒·狮》漫画。

    2019-05-27

  •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

      秦俑一号坑全景。

    关键词:  秦陵考古2019-05-25

  • 大运河 连古今

      大运河江苏淮安段。

    关键词:  大运河2019-05-21

  • 制作过门笺 传承非遗技艺

      民间剪纸艺术莒县过门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05-03

  •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巴黎

      据新华社巴黎4月30日电 (记者杨一苗、高静)“璀璨云南,魅力非遗——中国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4月30日晚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关键词:  中国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2019-05-02

  •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敦煌样本”

      莫高窟第八十五窟壁画修复工作现场。

    2019-04-19

  • 历久弥新,尽显中华文化美韵

      哈萨克达斯坦国家级传承人 哈孜木·阿勒曼 维吾尔达斯坦自治区级传承人依布拉英·亚克甫 哈萨克族达斯坦演唱艺人卡哈甫·阿斯哈尔 维吾尔达斯坦国家级传承人 乌布里艾山·麦麦提 活跃在草原民族中的文化样式——达斯坦 达斯坦,意为民间叙事长诗,是集文体、音乐、表演于一体的民间综合文艺表现形式,是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019-04-19

  • 当文学进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以后

      冯骥才考察估衣街 《漩涡里》是冯骥才系列自述史的最后一部,记述的是他1990年至2013年的经历和亲历。

    2019-04-19

  • 浙江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留下口述史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的弟子在现场表演昆曲。

    2019-04-17

  • 清明节:传承千年的朴实与高贵

      主持人:路斐斐 对话人: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 勃(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 勃(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从节气到节日,清明文化的历史形成 路斐斐:“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我国流传至今的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只有清明节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

    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