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09-16
-
体验最具“老广”风味的“花式”非遗
在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的赵家狮非遗生活馆里,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醒狮装扮的机器狮子打起了鼓,引来大小游客齐齐围观。
关键词:  非遗街区2020-08-24
-
“疫后”非遗传承人急切走出来:只有充分展示才能推动传承
王兴鹏在现场创作内画 刘栋 摄 8月1日,第二届吉林非遗节正在长春举行。
-
守护中华农耕文明
手艺人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手工艺制品是经无数历史洗礼留下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
良渚文化:发现的历程
北京时间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关键词:  良渚2020-06-26
-
瞧,这群酷酷的非遗传人
【热点观察】 非遗给人的印象总是古老而传统。
-
“面人郎”传人生活中寻灵感
郎佳子彧是谁?他是参加过《最强大脑》的选手,也是活跃于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位“网红”。
-
非遗,用起来才能活起来
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非遗实践的新变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在初期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防控疫情,全国经济和文化活动受到限制。
-
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非遗保护
主讲人:王文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记录人类文明瑰宝、保存云冈石窟影像谱系的权威档案
《云冈石窟全集》由青岛出版集团出版,史诗般再现了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精华,实现了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对云冈石窟艺术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为国家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
-
非遗“出圈”,亦是“回归”
重庆“酉州苗绣”非遗传承人直播展示苗绣技艺。
-
小香囊大文化,澳洲青少年走近上海非遗
黄芪、灵芝、玫瑰、当归、茯苓、枸杞……在中医学里,一味味药材性效不同,互相配合更能发挥奇妙的功效。
2020-01-21
-
体验年味“非遗”文化
百名外国友人欢聚在前童古镇,体验中国年俗。
2020-01-19
-
“非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2020-01-16
-
河北武强:木版年画节前产销两旺
随着春节的临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木版年画进入销售旺季,图为1月12日,顾客在河北省武强县的一家年画销售点选购武强木版年画产品。
2020-01-14
-
资金安排超亿 加大非遗资助力度
昨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布消息称,一年一度的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已于近期正式启动,项目申报时间为1月6日至2月28日。
2020-01-09
-
2020首图“乡土课堂”开讲:漫步历史长河 弘扬北京文化
1月4日,由首都图书馆、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图讲坛•乡土课堂”2020年度开讲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首都图书馆第一展厅举行,嘉宾及读者200余人出席发布会。
-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重走唐诗路”
近日,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开展了“重走唐诗路,助力大花园”主题采风系列活动。
2019-11-13
-
非遗跨界演绎传承新精彩
“一个字都听不懂,但还是忍不住拍手叫绝”的各种天籁之声、色彩斑斓汇成多彩河流的民族服饰、刚则撼动大地柔则胜似流水的各型舞蹈、散发着浓浓地域风情的民俗表演,把现场一次次点燃,让观众大饱眼福,大饱耳福。
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