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非遗实践的新变

来源:文艺报 | 沈策  2020年05月29日08:40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在初期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防控疫情,全国经济和文化活动受到限制。作为传统文化领域的国内非遗实践活动,因疫情导致春节庙会、元宵节灯会、清明节祭扫等节日文化活动取消。表演艺术以及传统手工艺类的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因订单和原材料获取渠道的中断,面临困境。疫情倒逼民间手艺人作出思考和调整,由线下门店转战线上平台,通过在线表演、录制网课、互动授课、直播带货等方式,既开发了新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又丰富了群众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网络化非遗实践呈现出符合数字化时代发展之需的特点,成本小,效果好,“李子柒现象”在全球的持续走红,更加印证我国包含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海外传播一定离不开数字媒介的精准输出。今年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主题特色活动,也将首次以各大网络平台为主要传播媒介,让民众深度领略非遗的传统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具有适应和进化的能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非遗实践本身还被赋予了缓解个人负面情绪、维护家庭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等多重意义和价值,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语义和社会功能。

疫情期间人们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这也增加了在家庭中教授非遗的机会。诸如烹饪、传统手工艺等文化传统都被重新“点燃”。父母按照祖辈传下来的食谱,同子女在家一起做传统面食、面点,并在网上分享成果。学校也通过网课教授、鼓励学生在家做皮影人物、剪纸等手工艺,非遗手工课对于居家学习的孩子们既是压力调剂,又是技能补充,充分发挥了非遗的美育功能,使得优秀的非遗资源成功转化为教育资源。

网络平台在抗击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非遗传统知识、表达方式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北京东城拥有兔爷技法、内画鼻烟壶、金马派风筝技艺、邱氏花灯等传统技艺,但非遗传承人年龄跨度很大,他们都选择通过自主学习和主播培训的方式,把在线讲解非遗文化知识、录制非遗技艺网课、直播营销等搬进了直播间。经过直播,销路一下打开,手工艺品一下“秒光”,网评的反馈也非常及时。民间艺人们都感叹于这种不同于线下静态销售模式的出奇效果,表示今后还要为年轻人和小朋友开发非遗制作手工材料包和国风文创产品、现代设计产品,还要将录制的网课精心剪辑,作为今后“非遗进校园”的网络教学视频。而许多京剧、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则通过直播表演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既传播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群众特殊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

虽然疫情至今,医学界还没有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非遗的许多元素正在被用以支持和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例如,我国针灸、艾灸等传统医疗手段在人们的隔离生活中发挥了养生调理、身心调解的辅助疗效,全国公布的包含少数民族的137项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各地草药传统炮制技艺和制剂方法等,作为民间宝贵的抗疫资源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李子柒也让人们看到中国非遗文化造船出海的可能。她视频里展现的中国文房四宝手艺、蜀绣技艺、木活字印刷术等传统手工艺,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古典生活方式,这是她在全球受欢迎、引起文化共鸣的重要原因。正如疫情期间意大利著名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一人在米兰大教堂前吟唱福音歌曲引人流泪一样,有感染力的文化一定是人们心之所向且有力度的,而李子柒所呈现的精神家园恰好契合了这一特点。

民俗学家玛丽贝尔·阿尔瓦雷斯在《大流行病时代的民俗生活》中这样形容特殊时期民俗学家以及民俗的重要性:“当灾难或其他对日常生活造成重大破坏的情况发生时,医务急救人员通常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人们通常不会联想到民俗学家会作何反应。然而,在这种特殊时期还能‘有质量地生活’,民俗学家能够贡献一定的专业知识。正如伊朗人质危机期间绑在树上的黄丝带,柏林墙倒塌前的涂鸦,民俗学家可以敏锐察觉人类行为的微小变化,他们可以精确探知人类如何通过千奇百怪的方式和地点来寻找意义。”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突出了紧急状态下活态遗产的脆弱性,但同样也可以为非遗提供复兴或创造性的语境,迫使人们重拾对于被遗忘的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对非遗塑造一种新的样貌形态。

疫情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我们了解到这一特殊时期人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不寻常的变化。原来很重要的会议好像也没这么重要了,离婚率攀升,家庭教育舒适区被打破,以前必须的文化消费也不是这么必须了,工作、生活、理想的意义正被给予重新思考。在焦虑、同情、恐惧、无奈、愤怒等各种复杂情绪下,民俗学家给出了三个工具包,作为“智慧锦囊”,帮助人们将疫情期间的社交距离转化为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探索之旅,以平顺度过这场危机。总结起来即:第一,关注事情本身。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人类从日常活动中找寻意义的最简单做法之一就是将原来“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我们在没有质疑其逻辑背景的情形下接受了很多事物,我们所谓的“正常”生活并不注定如此,而是发挥了我们的主观创造力。对于所做的每一件无意识的事情,我们应有机会重塑之前的惯性方式,以此在履行义务和处理各种关系中产生更多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而疫情期间重新学习一门手艺、一个剧种,哪怕是太极拳、口技、围棋、象棋、花毽等传统体育游艺项目,都是对平时生活的突破和尝新。第二,日常生活仪式化。出生礼、成人礼、葬礼、婚礼、生育礼等仪式是生活快照的“框架”,用来标记变化,帮助人类应对过渡。仪式的普遍功能是帮助我们注意对彼此根深蒂固的信念和我们最关心的诸如爱情、家庭、信仰等。在隔离生活中,也应将普通的生活仪式化,早晨的咖啡、下午的散步可以成为现代生活简化的仪式,仪式的意义帮助我们提高劳动的价值,始终为努力带来希望。第三,建立连接点。任何一件事物都因与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的连接而产生意义。疫情期间,当我们将精力集中到自我独特而个性化的小环境中时,这场危机却正在以某种方式改变一切,改变每一个人,远超病毒的影响。我们需要时间来预测准备或重新组织健康、财富、教育等日常生活的优先事项。

作为“社会调节和缓冲器”的非遗,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我国的非遗实践并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或停滞,相反,民众对于作为传统文化的非遗的需要,迫使非遗在这样一种紧急状态的情势下转换了新的实践形式,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化解身体健康危机、精神文化危机的一种手段,持续为我们在建立社会连接、提供群体归属感和摆脱困境的身心慰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