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现中国式浪漫之美
七夕节是颇具中国式浪漫色彩和东方审美的传统节日,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08-05
-
《右玉》:现实题材挖掘出丰沛的诗意
近日,由山西省话剧院演出的《右玉》在国家话剧院上演。
关键词:  《右玉》2022-08-04
-
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2022-08-04
-
舞剧《小美人鱼》中央芭蕾舞团首演十周年纪念演出8月上演
2022年8月26日至30日,中央芭蕾舞团将在北京天桥剧场为观众们奉上由世界芭蕾编导大师约翰·诺伊梅尔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小美人鱼》,以中芭首演十周年纪念演出的形式让这部暌违中国舞台近三年的作品再度焕发其独特而耀眼的艺术光芒。
关键词:  《小美人鱼》2022-08-03
-
为管弦乐作品注入古典与现代的交织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虽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并非单纯用音乐诠释画面。
2022-08-02
-
“除了莎翁的剧本,什么都改了”
“亲爱的观众们,欢迎来到水城威尼斯。
2022-08-01
-
以“物”导引 生生不息
近年来,中国舞蹈界出现了不少具有民族精气神的“跨界出圈”之作。
关键词:  《五星出东方》2022-08-01
-
莆仙戏《踏伞行》是戏曲守正创新的典范
《踏伞行》剧照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演出的莆仙戏《踏伞行》是戏曲守正创新的典范,经历数年打磨越来越臻于成熟,充分体现了民族美学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是戏曲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踏伞行》2022-07-29
-
技法融中西 曲韵传两岸
歌仔戏源于闽南的“歌仔”,形成于台湾,之后回传大陆,历史不过百余年,但在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当中具有独特性,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地位。
关键词:  《侨批》2022-07-29
-
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精心打磨聚焦时代精神 现代风格还原炽热人生
星辰大海,信念永恒。
2022-07-27
-
一代廉吏的平民情怀和布衣本色
近年来,有关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戏剧创作屡见不鲜,其中京剧《廉吏于成龙》与晋剧《布衣于成龙》颇受关注,反响巨大。
关键词:  《于成龙》2022-07-27
-
用古典审美呈现精彩的时尚绽放
一个古老剧种,一种很有特点的古朴表演方式,一桩戏剧性很强但并不陌生的老故事,尽管如此,你不能否认莆仙戏《踏伞行》创造了当下戏曲创作和审美的奇迹,激活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原本存在。
2022-07-27
-
当古朴典雅捕捉到现代意识的灵光
被珍爱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原称兴化杂剧),的确如马克思对古希腊艺术和史诗感叹的那样,“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022-07-27
-
全国武戏丑戏人才京城“亮绝活儿”
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戏曲武戏、丑戏)展演”,于7月22日在梅兰芳大剧院落幕。
2022-07-25
-
应美尽美的长歌
济南市吕剧院是一个有着原创传统的戏曲院团,历史上创作推出的名剧佳作甚多,其中蜚声海内的《逼婚记》就是其一。
关键词:  《长歌尽美》2022-07-25
-
天桥“上新”:新杂技《涿鹿之战》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上古神话新说新杂技《涿鹿之战》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的出品方北京杂技团也迎来了她65周年的华诞。
关键词:  《涿鹿之战》2022-07-25
-
《骄杨之恋》中杨开慧的形象突破
毛泽东一生共为女性写过六首诗词,其中三首为杨开慧而作,足见其在心目中的地位。
2022-07-22
-
《骄杨之恋》:一曲骄杨颂忠魂
杨开慧与毛泽东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感人至深的华章。
关键词:  《骄杨之恋》2022-07-22
-
《骄杨之恋》:激动人心的剧诗
在中国革命史上,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千千万万,但是能以真姓真名登上戏曲舞台的并不多见,杨开慧烈士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骄杨之恋》2022-07-22
-
信念与人情融为一体的骄杨
作为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剧目,大型原创现代戏曲《骄杨之恋》通过杨开慧的事迹,展现了一个伟大共产党员追真理、守信念的高风亮节和贵我、自尊的人格魅力。
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