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身”归来 陈坤仍是少年
细数陈坤出道19年的作品,很难用一个具体词汇去概括陈坤身上所具有的气质:《像雾像雨又像风》中,他是倔强爽直、坦荡诚实的钟表店小伙计陈子坤;《金粉世家》中,他是深情顽劣、让人又爱又恨的燕西少爷;到了《龙门飞甲》,他则一人分饰两角,既是俊美邪魅、狠戾冷酷的西厂督主“雨化田”,又是活泼不羁、诙谐逗趣的“风里刀”。
2018-06-27
-
传承经典 琴韵悠长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为世人所珍视。
2018-06-27
-
从昆曲名角、工人到女教授……她把日子过成传奇
沈世华戏装扮相十分秀美。
2018-06-25
-
拍完《动物世界》,李易峰感觉演戏“开窍了”
即将在6月底全球上映的《动物世界》作为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首映后引热议,除了导演韩延把控下的工业化质感与特效水准饱受好评外,男主角李易峰这一次在大银幕上的表现可谓让人惊喜。
2018-06-25
-
与戏痴缠一世 坚守黄梅初心
杨俊在黄梅戏《妹娃要过河》中饰演阿朵 她是家喻户晓的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至今仍能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从《孟姜女》的声名鹊起,到《妹娃要过河》的自我突破,一路走来,她不断收获着成长的徽章,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奖尽入囊中。
2018-06-25
-
纪念马可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马可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多位音乐家从不同角度,回顾了马可先生的一生,对他的作品价值进行了论述,彰显了马可对民族民间音乐坚守与弘扬的精神。
2018-06-23
-
姜文:电影的英雄,生活的孩子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导演姜文,把对生活、对往事无法达成的和解,转化为他拍摄电影的能量,它让姜文保持着创作与感受的敏感性,如此,才会有独一无二的姜文。
2018-06-21
-
追溯一种消失的声音,需要创造力
当今最有魅力的青年小提琴家陈锐,签约Decca Classics后首张专辑——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集锦《金色年华》,于6月8日发行。
2018-06-20
-
小提琴家徐惟聆:音乐到最后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力
小提琴家徐惟聆如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上,然而,她对演奏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兴趣。
2018-06-19
-
艺术天空下“共享芬芳”
艺术世界里没有残疾。
2018-06-18
-
高亚麟“萌爸”变“暖爸”
由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原班人马制作,张一山、高亚麟、王琳、周小斌、宋宁、张晔子等人主演的都市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初长成》目前正在东方卫视周播剧场播出,开播以来,“回忆杀”式的演员阵容引发了粉丝的集体记忆。
2018-06-12
-
周长赋:戏剧给我很多我的回馈远远不够
剧作家周长赋 “小时候爬树、爬墙看莆仙戏。
2018-06-11
-
戴晓莲:古琴非遗更要有“真正”的传人
戴晓莲在演奏 6月9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古琴艺术早于2006年就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此时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市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上海古琴研究会会长戴晓莲邀请我去聆赏她主创的名为“静听琴说”的音乐会剧。
2018-06-11
-
怀念夏淳先生
《雷雨》 《天下第一楼》 他是一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学者型的导演艺术家。
2018-06-08
-
让五音戏飞入寻常百姓家
吕凤琴演出中 想了解五音戏,就要到山东淄博。
2018-06-06
-
张一山:13年后和《家有儿女》说再见
2005年,一部《家有儿女》让13岁的北京男孩张一山走入全国观众的视野,机灵、调皮又可爱的刘星也成为荧屏上的经典形象;如今的张一山已经让刘星成为“之一”而不是“唯一”的角色,并且拥有了《余罪》《春风十里不如你》等多部代表作,堪称上升期的当红实力小生。
2018-06-05
-
“他把生命交给了考古事业”
赵康民工作照 网络图片 荒野之中,散乱着几件“瓦人”残肢和一簇生锈铜箭。
2018-06-05
-
将传承创新融入血液
孟德芝展示蜀绣作品及材料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
2018-06-04
-
刘江:走出小家庭深剖大社会
对于导演刘江来说,一部谍战剧《黎明之前》令其在业内扬名,此后他却一头扎进现实主义创作,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火遍内地,并被翻译成斯瓦西里语,一路火到了非洲;之后的《咱们结婚吧》《咱们相爱吧》再度触及社会情感痛点,将婚姻、恋爱、家庭中的细碎与戏剧性娓娓道来。
2018-05-30
-
张伯驹:百代高标,千秋丛碧
一部中国收藏史跌宕起伏,群峰连绵。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