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立宏:世界,是用来听的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微信公众号) | 雷溦  2018年07月09日14:17

著名影视配音艺术家,朗诵表演艺术家李立宏。

“世界,是用来听的”

如果你只听过李立宏的声音,你一定很难想象,那个浑厚深沉又充满磁性的声音的主人,竟然是一位微胖、圆脸、眼里含笑、有些孩童气、甚至有些萌萌哒的大叔。

刚下课就风尘仆仆赶到的李立宏,寒暄中被问起即将出版的新书《世界,是用来听的》,复杂的感慨竟然超过了喜悦,“世界是需要我们去接触和感触的,那对我来说这一生很重要的就是‘听’和‘说’,用‘写’的方式与别人交流其实并不是我习惯和擅长的,有时候我只有一点点的冲动和愿望去将自己的经历和收获记录下来,之前也一直有人提醒我说,你要做一点事情,你要写一些东西,可是我觉得我没有那样的能力。”

“我脑子里的东西比较零碎,所以你们看到的这本书可能也属于比较散的风格”,在文字上不太自信的李立宏,对于这本书的诞生,直言自己很幸运,幸运在这一路上得到了太多好友的帮助,得以将那一点点的冲动和愿望付梓成书。

其中,为他新书作序的陈晓卿是李立宏大学时期就结识的同窗挚友,“当时找写序的人也挺费劲儿,事实证明,陈晓卿是最合适的人。他的角度很独特,如果反过来让我给他写序,我可能记不住那么多东西,我很幸运有他这么一个同学。”三十年前在学校中默契相处,多年之后,因为有着共同的志趣和目标,在后来的工作中也自然留下了各种联系,“我们都是1982年考入广播学院的,他在电视系新闻摄影专业,我是播音系的,我们的宿舍都是挨着的。大家知道我们的联系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当然《舌尖》对我们两个人来说是时隔了很多年之后的又一种交往。”

“给《舌尖》配音的秘诀是:好奇”

李立宏在节目中谈《舌尖上的中国》

从事配音工作二十余载的李立宏,在《舌尖》之前长年给影视剧人物配音,给食物做解说还是头一回,他至今也没完全想明白陈晓卿为何会找到他,“这个作品本身就很优秀,一开始落到谁头上都会很好。他可能是觉得我身上有他接受的东西吧”,拿到文稿的一瞬间,李立宏就觉得,“我们也不用再说太多,我们都知道这次是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面对陌生又熟悉的食物,李立宏说,自己配音的时候向来都很投入,“总会板起来,不是刻意的,而是一要配音,整个人就立了起来,那是一种习惯。我不想较劲,其实我当时也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放松。”可是前两集录完,导演陈晓卿和李立宏都发现“放松”对于美食纪录片来说并不是最合适,似乎还缺少了什么东西。

“停工了十来天之后,陈晓卿告诉我说,食物离中国人的生活很近,食物也是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特殊通道,要时刻保有好奇心,才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我答应他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想,哦,好奇,一小部分东西是我知道的,大部分东西是我不知道的,我确实是很好奇。”

从第一季播出后的“大火”至今,李立宏不知不觉已经参与了三季的《舌尖》配音工作,谈及三季的工作有何不同,他坦言:“做第一季的时候,没有人把它当成任务,每个人都是自发的从容的想要把这个事做好;第二季还是原来的班底,合作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大家都在想如何与之前保持一致,还能给观众一些新鲜的感受,所以第二季说人的东西会比较多;第三季找到我的时候,给的时间比较仓促,节奏太紧张以至于缺少了一些温度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季二季的对比,你会觉得三季其实也很不错,他们也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这个事儿。”

《舌尖上的中国》给李立宏带来了温暖的记忆,也带来了如潮水般涌来的赞誉,但是谦逊的他觉得能做到投入、好奇、声线完美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能够将食物的诱人说得出神入化,带给观众“一听就饿了”的感觉,其中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演绎”,更多的还是依靠个人在声音创作之路上一点一滴的经验的累积。

“把对声音的兴趣变为一生热爱的事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国外影视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童年的李立宏就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们去看外国电影,时间一长竟能把画面背后的声音和配音演员的名字一一对应,“猜对那个声音是谁的对我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那个时候在我脑子里的概念就是,配音就是译制片的配音”,在他看来,译制片的配音和字幕一样,都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都具有传递影片价值的功能。成长于译制片黄金年代的李立宏,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喜欢看外国电影,喜欢模仿里面的人说话,喜欢朗诵,对声音也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

1982年,李立宏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但他说自己与广院的结缘其实特别偶然。“在北京土生土长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广院还有播音系,当时高中班同学有知道的,就感觉自己特别孤陋寡闻。”

“招生简章发下来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还一直收着,怕影响我们复习,直到报名截止的前一天才贴出来,那年头家长觉得‘提前招生’不太靠谱,并不是很支持我。但当时同年级的同学都知道这个班里有一个特别喜欢朗诵的孩子,就是我,他们怂恿我来考播音系。其实我学习成绩很一般,如果没来这儿我其他学校也考不上,幸运的是我最后考上了,我特别感谢那几个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推着我来。”

“一开始来播音系,就以为只是广播里的那种播音,当时还没有主持的概念,也没想过和配音会有什么联系,但我肯定的是我很喜欢学这个,广播学院让我在对声音的运用上的确起到了入门的作用”,但在李立宏心中,入门虽然重要,但要想做出什么成绩,这远远还是不够的。

对李立宏而言,从单纯喜欢到对这个行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是源于在播音系的实践积累以及后来去电视台的实习,那个时候的他终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类型的作品,有更多时机去尝试不一样的工作。其中,给译制片配音的经历,拓宽了他对不同题材影片的声音驾驭能力,也让他开始爱上了配音。

“当时在高蕴英、鲁景超等老师的带领下,在系里共同探索、实验并完成了若干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外国影片(印度、巴基斯坦、前苏联、美国等国),认识的东西越多,感觉就会不一样,大家在一块儿很开心,不仅帮助我们很快地适应后来的工作,也让我们在那时候就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其中受益最多的就是我和李易”,看着同班同学后来纷纷转行做了记者、编辑、管理种种工作,李立宏感慨道,“他入行比我早,时常帮衬着我,全班最后只有我们俩一直从事着和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工作。”

“我很幸运,一直在做配音这一件事情”

毕业之后,李立宏留校在播音系任教,与在学校教书相比,出身教师家庭的他其实更愿意到一线岗位去工作。经历了一番犹豫之后,李立宏还是留了下来,在学校里老教师的带领下,以助教的身份承担了播音系85级、86级的教学工作,讲授播音基础课。

后来因为院系和课程改革的原因,他先在电视系93级、94级电视编导(主持人方向)讲授播音有关的课,“这只是学校的一个尝试,两届之后这个方向就没了,我的课都被取消了,我只能再想办法,后来我到了文艺系讲艺术语言赏析的课,99年学校成立了影视艺术技术系(影视艺术学院前身),里面只有导演表演专业,我当时就比较想给他们上台词课,然后就去了,一直待到现在。”

回忆起自己曲曲折折的任教经历,李立宏坦言,成为一个老师压力特别大,每次临上课的时候都特别紧张,尽管有准备,但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在讲台上说了什么,下了课再也不会去想课程的内容,但一周之后又由不得自己不去想,“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我好久才缓过来,所以我特别理解现在的青年老师,真的很不容易。”

从最初热爱朗诵,被老师同学推着、怂恿着走上配音这条“不归路”,到今天仍然做着各种配音工作,同时在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教学生们怎么配音和说台词,李立宏说,“我觉得我很幸运,也可能是因为,从当时跨进这一行,到现在,我就只在做配音这一件事,没做别的。”

“边边角角的小角色对我帮助特别大”

尽管塑造过成千上万个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李立宏最难忘记的却是刚入行时给小角色配音的经历,“有时候一个剧不需要那么多人来配,人家看我一小孩,就随便分给我两三个角色。我那时候还挺乐意,一个戏里自己来回倒腾,一会儿变成这个人,一会儿变成那个人,说实话特别享受和满足。”

在众多小角色中,央视翻译的美剧《豪门恩怨》中那个叫沃尔特的石油富商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然而就在他对人物的感觉渐入佳境的时候,这个老头儿的戏份戛然而止,不免让他有些遗憾。“沃尔特之后,就总有老头儿的角色找上我,那时我还是个年轻人,声音也不是这样的,就想不明白,后来觉得这也算作是对我业务上的一种肯定吧。”

在李立宏看来,自己先天声音条件不是很突出,发音和吐字也并不完美,也许是凭借着自己超强的感受力,以及在给每一个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下的小人物配音时的反复揣摩,他的努力逐渐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后来别人会给我一些反馈,说这孩子可塑性挺强,我觉得特别高兴。起初只是觉得好玩,配了那么多边边角角的角色,回头想想那几年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从声音的配角到主角的这条路,对李立宏来说,其实是有些漫长的,他一开始心里也并不顺畅,在别人看来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毕竟年轻嘛,总会遇到太多这样的事,所以我特别感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给我反馈,尤其是年长一些的前辈之类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给予了我肯定”,正是这些鼓励,帮助李立宏一点点建立起了自信,也让他在之后面对不同的角色的时候更加自如。

“害怕被定风格,熟悉角色只是习惯而已”

如今,不论是给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游戏、广告配音还是给纪录片、专题节目担任解说,李立宏都是游刃有余,得到的好评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给他的配音风格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但在他自己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儿,“有时候我还挺害怕,在你还在世的时候就把你拆成一个个零件,检验一番下个结论,然后这里上点油,那里涂点蜡,多可怕啊。”

说完,李立宏哈哈一笑,随后解释,“当然,每个人说话做事都有自己的规律,别人也会对你有或好或坏的评价,这很正常。我不会给自己定风格,更多时候是我愿意对我的作品中涉及的内容做更多了解,基于对里面人或事的熟悉感,把该说的话用正确的方式说出来,这也不算什么方法,只是我的习惯而已。我常常提醒我自己,包括告诉我的学生,早早给自己定风格的人,说明他已经不打算再进步了,哪怕是一个多么功成名就的大师,之后恐怕也再没有能力往上走了。”

如果一上来就跟学生们说技巧性的东西,会怕他们被局限在这个条条框框里,成为发声的机器。但若只是走心,久而久之,语言的表现能力也可能钝化,我们会被自己的主观所蒙蔽。所以,技巧之于语言来说,只有长时间的历练和实践,它才会成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长在身体里的一种能力,当你需要的时候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李立宏认为,自己的优势是感受力比较强,也比较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性格上的随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不同的事物也有了更多实际感受,如同握住装满茶水的茶杯那样去紧紧握住不同故事里的人,冷暖自知之后,要贴近他们就不会太难。

他不愿意被概念化的分析限制住,而是更倾向于“随心所欲”地去塑造角色。当《舌尖》火了之后,李立宏第一反应其实是有些“酸酸”的,“我都干配音二十多年了,不是因为《舌尖》我才怎样怎样,我在其他的很多作品中投入的感情可能比《舌尖》更多……我觉得不是因为我念了之后这个作品才有灵魂,它是主题、文字、画面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不是随便让我念一个东西都能成为所谓的‘舌尖体’,所以到后来我也有些抗拒这种对作品的消费。”

尽管配过人文、自然、历史、社会、军事等多种题材的作品,李立宏却觉得在播音系学习播新闻时打下的基本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帮到了自己,记台词从来不会成为他的问题,“刚入行的时候,看两遍词,台本扔一边照样能配,后来年纪大了记忆不如从前了,就想了个办法”,为了摆脱对笔记的依赖,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逼着自己配音的时候不带笔,慢慢地也能全记在脑子里,这个小习惯让他颇为得意。

“瓶颈期并不可怕,感谢多年的顺其自然”

近年来,百花齐放的国产影视作品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现场环境的干扰,大量的电视剧都放弃同期录音而采用后期配音的模式,配音演员也作为一个职业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同时作为专业配音演员和表演系台词老师的李立宏认为,过多的使用配音演员也会引发一些问题,特别是使用那些声音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的配音演员,“因为你长期处于一种空间、环境、工作状态下,用你习惯的方式去想象人物的对话,对于现场实际反应的敏感是不足的,配出来的效果,剧组觉得不满意,观众也会觉得奇怪,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也经历了艰难的调整。”

在这段瓶颈期里,李立宏感觉到了些许挫败感,一度想赌气放弃,“我那时候就问自己,到底还想不想做配音,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想做”,让李立宏坚持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考虑到自己在学校里所做的教学工作已经和配音分不开了,在他心里,教学和实践是互补的,不能离开实践去教学生。于是,他说服自己,要学会接纳别人反馈的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要做出适当的改变,换一种摸索方式去贴近角色。

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的李立宏,对待工作的心态多了一分坦然,在他看来,一名出色的配音演员、包括所有做传媒的人,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强大的感受力,用语言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工作是需要和人保持密切关系的,要对生活中的事情保持好奇心和敏锐性,“哪怕你现在还做不到,你也要树立这种意识,然后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以及生活的领域。”

对于未来,一向秉持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的李立宏表示,他不愿意去做太多的规划,把握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么多年的顺其自然,才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