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隙光”书局与杂志:用文学为残障人士点亮生命之光
在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残疾人之家”,一间75平方米的“隙光书局”正以文化为纽带,为残障人士开辟一片精神栖息地。
2025-04-09
-
蔡皋新书《不能没有》出版 用文学点亮童年的光与诗
4月6日,绘画家、绘本作家蔡皋携新作《不能没有》与读者相聚,以“画给童年的光与诗”为主题,与评论家张莉、漫画家白茶、读书博主赵健开启了一场关于童年、文学与艺术的探索之旅。
2025-04-09
-
生僻字更易输入 文言文更快释读
“頔”寓意美好、“燊”表示炽盛、“鋆”意为金子……古籍里的这些生僻字,曾因无法输入电脑,给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乃至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2025-04-09
-
肖复兴新作《我的学生时代》:重温平凡生活中的闪光时刻
活动现场 4月2日上午,“春光骀荡读书好——《我的学生时代》首发式”在东城区图书馆剧场举行。
2025-04-08
-
关于第十四届(2024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入围篇目的公示
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第十四届(2024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初评工作于2025年3月启动。
2025-04-08
-
刷边书泛滥,市场空间还在吗?
关于特装书的讨论近几年在出版圈和读者圈都此起彼伏,不曾停止。
2025-04-08
-
价格战之下的畅销书上市逻辑
2月19日17时41分,书业人文枫在一家出版行业媒体网站上,看到某平台上线《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5·大清风云篇》的消息。
2025-04-08
-
陈廷佑长篇小说《陶村兵事》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陶村兵事》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文学、影视剧创作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了这部以冀中平原为背景、展现两代军人英勇事迹的长篇小说。
2025-04-08
-
蔡寞琰新作《虎溪山下》书写家族故事展现凡人微光
五岁失怙,家徒四壁,做过泥瓦匠,险些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这是“85后”作家蔡寞琰的童年。
2025-04-08
-
作家吕铮:四十不惑
因为《三叉戟》,吕铮被很多人看到,如今他希望被世界“忘掉”。
2025-04-08
-
跨越二十载的真挚对谈,刻录中国当代文学的潮汐涨落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张英的“中国作家访谈实录”系列《文学仍然在场》《只为内心写作》两部作品。
2025-04-08
-
从文学地标到旅行热土
清明假期,记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茶峒景区,只见古码头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排起长队,等待体验拉拉渡,兴致盎然。
2025-04-08
-
陈廷佑长篇小说《陶村兵事》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年4月2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陶村兵事》研讨会”在春意盎然的奥森公园举行。
2025-04-07
-
国家图书馆纪念袁同礼诞辰130周年
国家图书馆近日举办“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袁同礼诞辰130周年纪念座谈及学术研讨活动”。
2025-04-07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山西太原举办
2025年“世界读书日”之际,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将于4月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
2025-04-07
-
《北上》IP是如何炼成的?专家探讨文学艺术双向赋能
会议现场 4月1日,“文学与艺术的双向赋能——茅奖IP《北上》的多渠道改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文联艺术工坊举行。
2025-04-07
-
长篇报告文学《火星,我们来了》聚焦中国首探火星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举世瞩目,在全球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由作家黄传会执笔的长篇报告文学《火星,我们来了》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25-04-07
-
河北省创新传播形式让文学走近大众生活
“诗歌联合课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评刊会、专家讲座、创作研讨等形式,使诗歌教育从课堂延伸至文学现场,使诗歌从小众艺术走向大众生活,为当代文学生态注入活力,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2025-04-07
-
莫言对话威廉姆斯大学师生
3月29日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国际写作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作家莫言与美国威廉姆斯大学师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代表展开了一场文学对话。
2025-04-07
-
毕淑敏:青春在山巅开出理想的花
“这部小说,封存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