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普洱之路》(48)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8日15: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新会村党支部书记周邦学说:“新农村建设,干条万条汇聚成一条,就是如何引导村民致富;经济不发展,农民不富裕,何谈新农村?”为此,村“两委”围绕镇党委、镇政府“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总要求,确定了李小平市长制定的“抓住机遇,面向市场,夯实农田水利、道路、能源三个基础,建立烤烟、甘蔗、林业、畜牧、运输五个支柱,走集约型、效益型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新会村经济大发展、面貌大改变、素质大提高、关系大融洽”的总体发展思路。

  思路一出天地宽。

  新会村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产业。烤烟产业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普洱、科学普洱”的目标要求,以建设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品牌烟叶,调整优化新烟区,重点抓好烟叶示范区建设,提高质量效益,完成收购烟叶750担,实现烟农收入60万元。

  甘蔗产业上,稳定面积2000亩,工业入榨量达1万吨以上,实现农业产值213.75万元,人均收入达3000元。

  畜牧产业上,以生猪为主,牛羊禽并举,改造圈舍,改良品种,成立养殖协会,以协会促大户、抓示范,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畜牧业收入102万元,人均收入1000元。

  林业产业上,培植思茅松采脂基地,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实现林产业收入150万元,人均收入达3000元。

  同时,鼓励农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目前,全村个体工商户达到22户,从事百货批发、餐饮服务、农资配送、服装专卖、修理、运输等行业,年收入139万元,解决劳动就业56人。

  穷,有穷的原因,富,有富的途径。新会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致力发展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

  谈起现在的生活,近年来,以发展林产业走上致富路的丁居村民小组彭志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过去肚子是饱了,但口袋是空的。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一天能挣100多块钱呢。”

  在那信村民小组刘永志家,门口挂着“五好家庭”牌子,院内停放有一辆轿车、两辆摩托车,屋里摆着彩电和沙发。他自豪地说:“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还在县城为儿子买了一套住房呢!”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

  ——几年前,新会村房屋破烂,道路坑洼,杂草丛生,垃圾遍地。2010年,新会村被确定为市级文明生态创建试点村,通过大力实施李小平市长制定的“一产、二改、三建、四化、五有、六保”的新农村建设工程,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人居环境也美了。

  一产:即抓产业发展。

  完成粮食生产1100亩、冬季农业开发1080亩;种植烤烟262亩、甘蔗1355亩、核桃68.5亩;建设钢架大棚并种植葡萄20亩;培育种猪供精户1户、仔猪扩繁示范户9户,畜牧业正按“五有五化”方向发展。

  二改:即改造厕所、改造畜厩。

  由“野外方便”到“粪便入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但在新会村,仍有不少农户厕所和猪圈相连,或者“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不仅导致环境污染,还催生了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阵发性流行。新会村将改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新建、改建户厕。目前,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农户达18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51.6%上升到79.2%;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59.4%。

  新会村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畜舍设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污水处理”的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养殖,完成猪舍改造28间560平方米。

  截至今年五月,全村养殖生猪达972头、牛206头、羊86只、家禽9756羽,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9%、12%、34%。全村存栏1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达52户,为全村农民增收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即:道路建设、水利建设、民房建设。

  道路建设上,修建村组水泥路混凝土路面、及农户入户混凝土路面20.23千米。建成新会大桥至新街子公路6.2公里。水利建设上,完成新会、新村、丁居3个小组人畜饮水工程,安装总管、进户管22.79千米;修建小水窖125口、小水塘1个,蓄水5000立方米;完成三面光沟渠10条、全长10.4千米。民房建设上,完成危旧房改造34户2040平方米。

  四化,即:民房墙体亮化、墙体绘画、村庄和庭院绿化、入户道路硬化。

  完成245户农户正房、厨房外墙体石灰粉刷亮化,共亮化54095平方米,绘画90户。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分户管理、分户收益的方式,对村庄路旁、房前屋后及庭院、河堤、荒山进行绿化,并在南新路新会段村组水泥路旁,栽植成活“云新—14”泡核桃幼树1030株。计划在村庄房前屋后及庭院种植以樱桃为主的经济果木6000株,在川河新会段种植甜竹1000棚;在全村1500亩荒山荒坡营造了思茅松林。

  采取财政补助水泥、受益农户自备沙石料、投工投劳的方式,对全村303户农户入户道路进行硬化,修建混凝土路面2479米、4958平方米。

  五有,即:有学校、医务室、活动场所、家用电器、运输车辆。新建村完小食堂100平方米,并对学校环境进行了绿化、亮化打造,切实改善了办学条件。

  目前,村完小占地面积达3336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7个;现有学生85名、教师6名。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镇前茅。

  对村医务室房屋进行了改造,绿化、亮化了周边环境,增加了医疗器械设备,添足了常用药品药剂,农民群众看病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搬迁新建村党员活动室、村委会办公用房,及厨房、公厕、挡墙、大门、围墙等,总建筑面积达2001平方米。

  村“两委”办公楼,设置了支部书记室、主任室、会议室、办公室,党、政、兵、青、妇活动室、计生工作室、培训室等;制作了“支部园地”、“村民之家”、“村情简介”等宣传版面5个;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实施了“村村红旗飘”工程;建成了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了“七有”标准,彰显了村“两委”一班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魄力,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与此同时,丁居、那信、海田坝等5个村民小组,都新建了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室。目前农户已配备电视机265台、电冰箱60台、洗衣机74台、手机533部,安装太阳能109套。全村共有客车1辆、汽车6辆、轿车4辆、农用车32辆、摩托车281辆。

  过去见证新会村贫穷落后的最后一户毛草房,也即将由新瓦房取而代之,退出历史舞台。

  新会村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正让村民的希望一个个变成现实。

  村民彭应红感慨地说:“现在我们村水泥路利利索索地铺到了家门口,太阳能、沼气也使上了,环境卫生也好了,农村的条件已不比城里差喽。”

  富了口袋不忘“富脑袋”。村“两委”一班人,狠抓文化建设,繁荣群众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品位。

  建立村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健身活动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农闲时,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以农村青年妇女为依托,以传承文明、倡扬新风为内容,以健身娱乐、文艺演唱为形式,组织420人参与的大活动。组织青年妇女进行红歌演唱、村歌培训520人次,不仅丰富了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农村妇女求新、求美、求乐的需求,还在促进家庭和谐、宣传国家政策、传播文明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明使者。她们在学唱评比中感动了观众,陶冶了情操,在做人做事上,在和谐、和睦上,受到群众的好评。积极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和“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传播新风尚,倡导新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正在村健身广场锻炼身体的村民李大婶乐呵呵地说:“去年以来,咱村群众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婆媳不和的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聚众赌博的少了,外出务工经商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相互帮扶的多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