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边陲明珠》(54)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4日14:5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是夜,月白风清,守护祭坛的人猛然听到水潭里隐隐传出一阵唢呐声,喇叭响过,接着锣鼓齐鸣,只见一条大鱼从水中冒出,满身金甲,眼睛如铜铃,胡子有手粗,一条猪嘴鱼劝其不可贪恋月色,因岸上有瘟疫,大鱼哈哈大笑说:“我变个呑口,就能呑口镇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人首、狗耳、凸眼、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口含利剑的怪物,呑口从此流传下来。

  呑口的制作:

  以白杨、冬瓜木材为主,柳木也可,以上树种木质较软,干后进行雕刻。木材大小没有固定模式,可大可小,可圆可方,雕刻后用沙子打磨光滑,最后涂上油漆即可。现有用石英粉和环氧树脂做呑口。

  古敢村只有一位60岁的名叫田友良的艺人会雕刻,他从1962年开始学制呑口,传承方式传男为主,一般以口头传授与实践相结合,传授人员无明确规定。

  现传承人有邓志良、胡友军、吴兴邦等,都已成家立业,自立门户。

  宣威龙场猫耳斗

  猫耳斗——宣威人吸食旱烟的烟锅,制作工艺始于清朝光绪年间,从李广周曾祖父李应拔开始,传承五代,迄今百余年,属家庭传统手工艺。

  宣威人素有吸食旱烟(俗称草烟或叶子烟)的习惯,过去人烟稀少,山高林密,人们出行时常受野兽、草寇的侵袭。男人出门都把大猫耳斗提在手中,或往后衣领背上一插,既可吸烟,也是称手的防身武器,于是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至今仍有“猫耳斗,家家有,好吃烟,好打狗”的民谣。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抽烟时,则把一米多长的大鸡冠子烟锅直接伸入火塘点烟,行动时又可以拄手,十分方便。

  李广周是第四代传人,1948年生,宣威市龙场镇五里村委会小营上村人。自幼跟随父亲李德宏学习猫耳斗铜烟制作工艺,16岁出师,单独操作,从艺40余年,是当地有名的猫耳斗制作能手。

  平时他从事农业,农闲时以猫耳斗铜烟锅生产为副业,年收入2000元左右。近年他把这门技艺传给长子李存勋,现李存勋不仅单独有作坊,其工艺也十分精湛。

  李广周以做猫耳斗为主,应用户需求也做其它铜具,如铜锅、铜壶、铜调羹、铜灯等小型铜器,现很少有人使用。

  其中不乏精品,如旧时抽鸦片用的铜灯,手拿灯柄,任凭如何倾斜旋转,油不会溢出,灯的火苗始终朝上不变。现存昆明圆通寺大殿的48串风铃就出自李广周之手。

  主要产品猫耳斗传遍云贵川三省,外出做生意或打工者又把它传到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

  龙场猫耳斗主要由乌木烟杆和铜部件组成,一些较长的鸡冠子烟锅也可用对节木或竹子代替乌木。

  乌木大多生长在河谷地带的悬崖石缝中,需生长50年以上,木质坚硬,色泽乌黑,去皮刨光后可见环状的天然花纹,俗称牛肋巴花,纹理清晰古雅,质地厚实,乌木阴干后经挖斗、镂空、刨光、上油制成烟锅杆,然后在烟杆上端和斗部分别包上加工雕饰好的铜皮饰品,另外用铜打制烟嘴,錾上花纹,钻上拴链子的小孔,连接烟杆即成。铜部件原料是铜锌合金,俗称白铜,成品略泛白色。

  花纹自行设计,经花錾组成变形的几何图形和麦穗等花草图案。为有颜色变化,又在白铜上镂槽,然后用红铜丝镶嵌线箍,经高温熔铸、磨平后,红白相间浑然一体。

  烟嘴顶端有活动丝接,用户可随时拧下,清除烟垢。

  小孔可拴旱烟袋或其它饰品。烟锅和其它铜制品由几个部件组合而成,焊接时把铜粉和硼砂粉撒在铜件接口处,用高温熔接,既牢固又看不出痕迹。这种技术同样可以用来焊接和修复其它金属器具。

  猫耳斗的生产过程全部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精细,图案设计及金属配比全凭艺人的经验和感觉。生产工具是常见的锻烧和熔铸共用的风箱炉,一个铁砧墩,其余就是锤、锯、锉、钻、刨、錾、丝公丝母等,除丝公丝母外,其余根据需要自己制作。

  龙场猫耳斗的工艺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主要以父传子、兄传弟的方式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现乌木极为紧缺(附近只有宣威普立乡与贵州接壤的泥猪河一带才能找到),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大多是客户上门订做或找到木材后送来加工。

  人们购买大猫耳斗和长柄鸡冠子烟锅自用、收藏或孝敬长辈老人;精致、小巧玲珑、能吸纸闸的微型猫耳斗倍受客户青睐。

  如今一些城里的中老年人也往往收藏一根精致的猫耳斗,或作装饰或为把玩,既是怀旧,同时,也可品味。

  陆良小蒲箩

  陆良县小前所小蒲萝编织历史已有三百多年,起初是浙江金华的一个女孩嫁到该村,把编织技术传人该地。蒲萝可大可小,大的叫大蒲萝。

  大蒲箩最早用于田问送饭做饭盒用,它有保温的功能。也有的做草帽、锅盖等。

  小的可做针线篮。20世纪80年代,云南围棋厂采购用做包装盒,曾获得国家外贸部质量认证并颁发奖杯,产品随围棋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泛好评。

  编织小蒲萝的材料:

  一是没有张开并且较嫩的棕叶,也叫棕芯,二是秧草或牛尾巴草,这些材料放在锅里煮,煮至六成时起锅晾晒,晚上拿到屋外浸露水,数天后材料变白即可使用。

  编织时用秧草或牛尾巴草做芯,棕芯做线穿在大眼针上边裹边缝,层层叠加,圈圈相连,由底向上编织,尺寸收缩自行掌握,直至编成为止,随后用同样方法编织一个与之相搭配的小盖即可。

  小前所村有320户人家,家家户户都编织小蒲萝,常年四季编织的专业户达260户,全村年收入62万元。

  师宗龙庆黑尔壮族服饰

  师宗县龙庆乡黑尔村有861户3966人,全为壮族。清·雍正《师宗州志》记载说:“在州城之东南一百二十驻黑沙彝也最扩悍…依水而居种稻颇饶”;“沙人,习俗多同依人;楼居,无椅凳,席地面坐。妇女衣短,长裙。男女首裹青花悦刀……”。

  黑尔壮族服饰分为生活装和结婚装。

  女子生活装是头戴色彩艳丽的辫套帽及蓝靛色头帕,缠头帕上的小方块巾十分精致,且两头织有丝纹,青年妇女或小伢上身着无领斜襟紧身衣,领口及右襟纽扣绣有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钉纽子,下穿蜡染蓝靛色绉褶筒裙;结婚装除穿戴上述衣、帽、裙外,头戴的辫帽上钉有银块花纹,衣角、领襟围、帽围均钉上饰有花纹、鸟兽、人物的银丝、银块,脖戴银项链,耳戴大圆银环,手带银扁镯,下身仍穿青色绉纹筒裙,脚穿凤头鞋。

  黑尔壮族服饰原料有自种棉花、丝线、银器、针等。将自种棉花制成布,再进行印染,最后在布上挑出各种代表性的花纹及图案,再加上各种银饰的装点,显得既大方又美观。现在受外界影响,也着汉族衣服,但结婚装永远穿自己做的。

  师宗小麦村彝族服饰

  小麦村为师宗县龙庆乡束米甸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42户,199人,全是彝族。

  师宗彝族有白彝、黑彝、干彝、阿乌、三道红五个支系,语言、习惯、服饰、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不尽相同。小麦村彝族属白彝,服饰与其他支系略有不同。

  男性服饰大致一样,打各色包头,长约丈余,绣有花边图案。上身穿绣有以红色为主的花纹图案的对襟褂子,腰两边是绣有花边的腰带,穿黑色、蓝色、白色土布或麻布裤子,背刺绣彩色挂包。

  全身服饰的领口、袖口、裤脚边都饰有织绵的花边。女性服饰以红色为基调,刺绣鲜艳夺目;头饰别有特色,帽顶缀有五个红、黄、绿三色组成的彩球,帽子中段镶有两圈形如小蚌壳的“赛巴”,帽角边缘有若干串彩珠。服饰以蓝色为底,肩围、两袖、衣襟边缘、衣背中央钉上不同花纹的条形刺绣。

  围腰分前后两块,缠于腰间,下装是黑底裙子,裙中段有两道不同花纹的镶绣,裙脚边系有若干串小彩珠。正面系的围腰和背而系的两根飘带皆为整块的刺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