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边陲明珠》(5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4日14:5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然而我们清醒地看到,由于现代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强烈冲击,改变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世代相承的传统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面临严峻考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遭遇毁弃、流失。

  我们了解到:

  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传承工作。2008年,先后出台了《曲靖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和《曲靖市民族文化建设纲要》。

  同时,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关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曲靖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标准,讲究质量,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自2010年6月开始,从全市各县(市)区和市局抽调的文化工作者进山区、下田头、走街巷,寻访老艺人,了解、考察与挖掘各类民间艺术相关历史背景、人文资料,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拍摄、录音、记录和登记,全面系统地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普查。

  截止2011年10月,共挖掘整理了237项民间艺术项目,最终有139项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保护项目。2011年12月,曲靖市的会泽斑铜、陆良三大弦、富源古敢乡水族文化保护区、罗平鲁布革布依族乡腊者村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确定为省级保护名录。

  与此同时,曲靖市六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省级保护传承人。2012年元月,曲靖市的会泽斑铜被确定为国家级保护名录。总之,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正在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抢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采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

  为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得通俗易懂,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藏在深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文化部门专门组织人员,撷取了首批有代表性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次采访,我们在乡下、在街巷,时常与文联主席老杨和文化局长纪爱华的人马相遇,他们搞非遗普查,我们也在采访非遗状况,大家在一起研究,一起座谈,皆大欢喜。

  时迁俗易,物有代谢,然追根溯源,返璞归真,不仅为人之常情,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现代城市和新农村不应该只用技术理性、砖头瓦块来堆砌,而更应该表现出有质感、有形体、有生命痕迹的精神印记,以此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乡土感和历史认同感。

  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而这一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显其价值的重要性,愈显紧迫!

  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将各种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示的时候,我们感受到这种优势不仅仅可以成为自身的财富,更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化多样化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贡献。

  曲靖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宝库,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去发掘、认识并加以保护。

  竹编之乡

  我们来到著名的西泽。

  西泽乡位于宣威西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城31公里,旧称“溪寨”,彝语“昔寨”,意即“树林茂盛低洼多水之地”。

  据载,清雍正五年(1727年),宣威州在西部地区设沛泽里,即今日之西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两泽,以其悠久的文化教育而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由于西泽气候湿热,便于竹子生长,西泽早有“竹子之乡”的美名。西泽有较长的竹编历史,大约有400多年。

  长期以来,西泽乡戈平村、西泽村和石城村的很多农民就以竹编为主要家庭副业,主要编织背箩、背兜、簸箕、筛子、撮箕和粪箕等10多种日常生产生活用具。西泽的背箩是宣威乃至曲靖农村传统加工业的一大“品牌”,西泽的背箩在满足宣威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同时,还大量销往沾益、富源等地。

  西泽的背箩、背兜美观、独特、实用、耐用,具有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宣威乃至曲靖,影响极大,成为西泽地地道道的地方特色产品。

  现在西泽年产竹子约1万多吨,制售各类手工竹制品10万个(只),纯收入60多万元,年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农户有220户左右,全乡有上百户农民以竹编为主要家庭副业,有6户农民长年以收购和贩卖西泽竹制品(主要是小背箩和背兜)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

  戈平和西泽等村的上千农民都会竹编工艺,师承关系多以家庭为单位,代代相传,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骨干艺人。

  竹编的主要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为:选料、砍竹子,把竹子砍倒后,划篾(一般为2至4层),边划边晾晒,然后织筒子(即背箩的主体部分,扁箩和背兜都如此),在织筒子的过程中,要用小木棒从箩口沿箩底方向敲打,使之结实、牢固(减小篾与篾之间的空隙,使筒子紧密、硬板,他们把这道工序称为“摧”),然后锁箩口、安戗子(主要安设于箩底,用于加固的厚篾片)和箩手。

  所选用的竹子要求没有虫眼和疤痕,一般用成长3年或3年以上的竹子,要抽稍(即生长较高的要好一些,但并不是越大越好)。篾要划好,要薄要匀称,要晾晒于后,在编织中才不易折断,活的篾有脆性、易断。在编织过程中,篾与篾之间越紧密越好,织出的用具越耐用。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加之外出打工的人增多,在家以竹编为主的人越来越少;其次,竹编全部属家庭小手工业范畴,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培育十分不易。另外,编织的品种偏重于生产生活用具,质量的提升和工艺品、艺术品的开掘难度大,技术的改良和精巧工艺人的培养缺乏最关键的经济基础。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保护和发展竹编工艺,已成为我们西泽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难题。

  西泽竹编以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世代相传,在当地,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稳定发展的骨干队伍,应保护、发展好竹子,引进一些适宜本乡土壤、气候的品种。

  同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改进编织技术,提升竹制品的质量,主要以开发旅游产品为目标,完善工艺和造型设计,增加竹产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以较好的工艺品而适应市场、赢得市场和占领市场。

  同时,加大宣传,以打造西泽生态旅游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增加竹产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

  宣威火腿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曲靖市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全市面积6062平方公里。民族有汉、彝、回、苗。辖榕城、来宾、倘塘、格宜、田坝、羊场、板桥7镇及17乡。

  宣威历史悠久。元十三年(1276年)设沾益州,属云南行中书省曲靖路总管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宣威州,隶曲靖府。

  民国初改设宣威县。1954年改名榕峰县。1958年复设宣威县。现隶属曲靖市。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县级)宣威市。

  宣威火腿是云南省著名特产,素以风味独特而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媲美,蜚声中外。

  宣威火腿,因产于宣威市而得名。

  它的主要特点是:

  形似琵琶,身穿绿袍,三针清香无异味,且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其风味的形成,除以猪种、饲养、加工技术有关外,发酵过程是最重要的影响环节,经云南省微生物研究的结果表明:国内外种类的火腿,其主系列成份大同小异,但非主系列成份(营养成份及色香味),因发酵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其它外地人通过来宣威学习,可以利用其加工技术,但是所加工火腿不在宣威贮存、发酵或用外地鲜腿在宣威加工腌制、贮存都是形成不了宣威火腿的。

  我们查阅资料,见到《宣威县志稿》上如是记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