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纪实 >> 正文

《边陲明珠》(53)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4日14:5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第一道工艺是熔液,用化罐装原铜(或原铝)放置炉火上,炉火用浆泥封糊,风箱助火升温至1800℃对化罐中的铜(或铝)进行催化,催化中将少许锅铁点进化罐(原锅则不加锅铁),锅铁和铜发生化学反应,直至原料熔化成液。

  第二道工艺是倒坯:把纯液倒入油槽冷却成圆型坯子。

  第三道工艺是打坯:先烧坯接近熔点,取坯用坯钳夹紧,用爬锤初打压扁,多个便坯用少许煤灰垫底间隔,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包裹放入火中烧热后,用头锤、手锤、角锤、爬锤等打压成圆型坯。

  第四道工艺是开坯:烧热打压成的圆型坯子,用锤打压圆坯心,使内力外延,使圆坯渐自升高至圆柱型坯子。

  第五道工艺是拆坯收口,烧热生坯,使用变口钳由内至外逐个拆坯,再用锤子在生坯外沿打压收口。

  第六道工艺是清坯漂水,用规叉、钳子对收坯进行外形清理定型,倒置收坯放入炉火烧红,再翻置收坯装入米糖,取离炉火对坯子外围进行漂水。(铝器制品则烧白漂水方可)第七道工艺是精加工、上锤印:把漂水后的坯子放置砧子,先用弯锤打坯底,再侧翻坯子套入铁码上揽铁,人坐铁码打坯成器。

  沾益县雷登云和他的彩绘画

  雷登云,汉族,男,1930年生,小学文化,沾益县播乐乡罗木村人,在家务农。生有两个女儿,均招亲在家,各生有两个孙子,全家10口人,靠种地为生。

  雷登云的彩绘画传承了五代以上,由于其父亲去世早,14岁跟随舅舅温应东学习绘画。

  舅舅教画规矩很严,起笔、落笔、线条、色彩、作墨等一系列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除基本功外,温应东强调作画人的心态,要求心诚心静,画画时要恭敬虔诚,思想集中在所画的人物上。

  雷登云学画时吃了不少苦头,挨了很多板子,罚了无数次跪,有时一幅画要重画十多次,画不好就毁掉重画。

  在舅舅的严格教授下,经过三年的刻苦学艺,雷登云初步掌握了这门家传彩绘画。

  雷登云作品的内容以佛教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为主,也有历史上被誉为“忠义孝廉”的人物。

  作品成形后看似年画,又不同一般的年画,画面上集天地、神仙、君王等为一体,所以常被人们用于家里中堂上悬挂。

  由于雷登云作品中人物的画法独特,容易被人认可接受,加之他的画颜色鲜艳简洁,乡土气息较浓,其作品一直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

  他画的直条双幅画《八仙图》,集中体现了民间彩绘画的特色。

  雷登云的彩绘画有以下工序:

  l、裱纸。街上买来绵纸,用绵纸裱成所需要的尺寸;面浆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干,适度裱出的纸好用。

  2、纸裱好后晾干,用刀裁齐,再用淡墨画格。

  3、格画好后,用毛笔把要画的各种人物描出来。

  4、最后一道工序是填彩。主要颜色是红、黄、蓝三色,现用的是广告颜料。

  雷登云从事彩绘画近60年,现在他把精力都放在画画上了,每天在家作面。在重阳节和春节期间,他的画成了紧俏品,很好出售,“雷登云的画”方圆几百里都有名气。现在他每年画彩绘像近百幅,每幅收费30元左右,大幅多收,小幅少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彩绘画进入了当地的庙堂,雷登云被周边的寺庙请去画像。寺庙的壁画内容由庙主提出,一般需十天半个月完成。请他画像的有炎方下秧田寺庙、青山寺庙、望海寺庙,播乐乡罗木飞梁寺庙;邻县有富源岔河寺庙、发家寺庙、水重山寺庙、洞山寺庙等。

  雷登云带出一个徒弟赵小开,5年前已能单独从事彩绘画。

  罗平县罗雄玻璃画

  玻璃画由罗平县罗雄镇九龙画廊刘文斌独创,作画方法不断地改用新的材料和媒介。现已带出两个徒弟,能绘制一些简单的作品。

  玻璃工艺画的工具和材料有白板玻璃、油画颜料、水粉颜料、瓷漆、丙稀颜料、毛笔、排笔。

  具体方法是:

  先将白板玻璃放置于一个水平的台面上,然后用水粉在玻璃上放大事先绘制好的构图小稿(熟练以后可以不用)。待水粉干透以后用油画颜料(或者水粉颜料、丙稀颜料、瓷漆)一层层覆盖,一直到绘制完成一幅作品。待颜料干透后,再把作品装上框。

  玻璃工艺画因为材料画在玻璃上后不易修改,要求画者必须有很强的绘画功底。玻璃工艺画的绘制与常规作画程序相反,即“反画正看”。

  所以,画者必须成竹在胸、意在笔先。传承方式一般是口头传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没有特殊规定。

  马龙彝族火草褂

  彝族是马龙的土著民族,自称有黑彝和白彝之分,马鸣乡咨卡村彝族为白彝。火草是野生草本植物,俗称“羊耳朵”,咨卡村彝族火草褂全部用火草织就。

  制作方法:

  每年旧历六、七月上山采摘火草叶片,回家后用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趁鲜活时撕下火草绒(立秋后不易操作),将之捻成线,每个线团重约二、三公两(线团太大不便纺织);攒足线团,将之浸泡于水中,泡软易于纺织。

  织火草布时,把三根大拇指粗的木桩钉在地上挂线纺织。纺织中使的工具有:织线木榔头、木梭刀、提线竹棍、腰上围袋、竹别棍。简单工具织出的火草布每幅宽15公分,量身缝成火草褂,再用青布镶边。火草褂不易污染,且越洗越白。

  除采摘火草、撕火草绒以及捻线需要较长时间外,备足火草线三、四天就叫织出一件火草褂。由于受采摘时问及采摘数量限制,传人李桂兰老人每年只能织二、三件火草褂。

  咨卡彝族火草褂洁白、素雅、大方,正面和背面没有图案,周边镶有青布,主要用于保护火草褂的角边。

  每件重约1.8公斤,穿在身上冬暖夏凉、美观大方。火草褂手工艺特别,编织紧密且耐磨,据说用火草褂在野外兜山泉也不会漏水。

  火草褂还有特殊的用途,如果姑娘送给小伙一件火草褂和一双“皮拉踏”(布鞋),说明姑娘已答应小伙的求婚。

  送火草褂时要有很多证人,他们吹起短笛,弹起月琴,围成大圆圈,边歌边舞……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火草褂,就可以准备成亲。

  现咨卡村只有李桂兰老人能织火草褂,李桂兰的纺织技艺由师傅李水凤传授(李水凤,女,彝族,已去世,诞辰110年,会讲彝话、汉话,纺织火草褂的技艺娴熟)。

  火草褂纺织技艺不保守,只要想学,请师傅传授,师傅乐意传授和指导。由于火草原料欠缺,以及火草褂制作不易,这项传统民族手工艺濒于后继乏人。

  富源水族呑口

  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为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呑口主要流传于水族聚居村寨。

  不少人家的门额上,常挂一颗横眉怒目的木雕像,水族群众称之为呑口。

  呑口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水户人家刚迁到黄泥河畔的补掌热水塘、大寨一带,因气候炎热,烂塌子丛生,易发瘴疠,民间流传着“死得忙,走热水塘;死得快,走大寨”的民谣。

  一年“瘴摆”流行,寨民死之过半,寨中老人商议杀鸡宰猪去补掌河源头潭坝边祭祀,求神保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