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大美唐布拉》(5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7日16: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喜利妈妈是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北墙角。每年大年三十,由袋里取出来,从西北墙角斜拉到东南墙角,家长带家小为其烧香磕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制作喜利妈妈时还有严格的规矩,所有的布条、丝绳、比石、弓箭、小吊床等须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7户家中去索取,并邀请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家庭中年纪最大的人来制作。制作时以本家族的辈数传袭为本,增加一辈人就往喜利妈妈上添一背式骨,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预示他将成为一名射手,每生一女添一布条或小吊床,预示她将来洗涮缝补,勤劳致富,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的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锡伯族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震颤发声。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锡伯人西迁的历史使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

  锡伯民俗歌曲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叼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利妈妈歌》等。儿歌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西迁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噶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三国歌》。

  《喀什噶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田野歌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

  锡伯族的传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赛马、角力、滑冰等活动,此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棋类、嘎尔出克(髀石)游戏等。

  打瓦尔是锡伯族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起源于锡伯族的狩猎时代,不仅可以锻炼臂力、眼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集体观念。人多人少均可以,每人手中拿一方形厚木块叫作“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打瓦之前先赌出立瓦组和打瓦组,输者立瓦,赢者打瓦。双方在规定好的距离线上,打瓦者用瓦将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过,打不着或是打不倒都算“烧死”。

  摔跤是锡伯族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逢婚嫁、节日等吉庆日子都要举行,对获得胜利者给予奖励。摔跤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国际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外,还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摔跤手的年龄、体重要差不多,摔跤时也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一方的双手、膝盖或背脊一着地,就算输了。另一种是自由式摔跤,参加比赛的选手不分体重、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只要一跤把对手摔倒就算胜利。还有一种摔跤形式,将摔跤手的双腿用一条麻袋装起来,麻袋口扎在腰间系紧,双方只能用上肢的力量和技巧摔倒对方。还有一种马上角力,也叫马上摔跤,比赛时,骑手一手执辔,一手抓、拉、推、搡、扭对方,或者把辔压在座鞍上,马鞭叼在嘴中,当两马相交之际,双方交手较量都力图把对方拉下马来,拉下马就算赢了。争斗中两骑往往左右盘旋,骑手扭在一起,拼力摔拉,斗智斗勇,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锡伯族到如今还是善射的民族,他们的选手还时常在各地举行的射箭比赛中夺标。

  总之,新疆锡伯人是值得骄傲的。他们在伊犁驻防200多年,没有后退过一步,没有一个人跑过边界,也没有一个人逃回东北,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他们为保卫祖国的边疆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所以说,锡伯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的西迁节

  我去尼勒克看天山红花,也就是野罂粟花,凑巧赶上了锡伯族的隆重节日“西迁节”。尼勒克县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不远,这里也有锡伯族人居住,他们为庆祝自己的节日而举行了各种活动。我有幸观看了他们的歌舞表演,并且听一位退休的锡伯族老师讲了“西迁节”的来历。

  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俗称“迁徙节”,因为时间是在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也叫“农历四月十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乾隆二十年(1755),清朝政府在平息了准噶尔头目的叛乱之后,接着又平定了南疆的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在伊犁建立了将军府,统辖新疆(当时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这两次平叛,让自诩“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十分强烈地意识到,加强西部边陲军事力量的重要。他明白,西部一旦出事,仅仅靠派大部队去是不行的,大部队从关内到新疆,军饷、粮草耗费巨大,劳民伤财,而且军事行动时间延误,往往被动。必须加强西部的驻军力量,既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又能争取时间,主动出击,迅速解决问题。为此,乾隆重开了西域的屯田制度。屯田包括军屯、回屯、民屯、犯屯几种形式,而首开的就是军屯和回屯。锡伯族的“西迁”就是乾隆在新疆进行军屯措施的重要部分。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农历四月初,清政府决定从盛京所属的17个城乡里抽调锡伯族官兵1020名,连同家属共计3275人,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官兵和家属与送行的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的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共进了离别饭,共饮了离别酒,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这支西调的队伍分两批出发。第一批于四月十日启程,次年的七月二十日到达伊犁霍城芦草沟;第二批于四月十九日出发,次年的七月廿二日抵达芦草沟。途中,他们历经风霜雨雪,走过浩瀚的大漠,穿越严酷的戈壁,风餐露宿,妇女老幼虽然坐着木轮车,但是免不了颠簸之苦,而兵丁们只能靠两条腿长途跋涉,更是苦不堪言。有些人就在西迁途中失去了生命。

  他们的西迁路线是:沈阳—彰武台边门—辽通—开鲁—阿鲁克尔沁—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汗旗—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和布克赛尔—察汗鄂博—额敏—博尔塔拉—巴尔鲁克—伊犁芦草沟。整个行程一万余里,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征的壮举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