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大美唐布拉》(3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7日16: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那时候,俄国的财政很困难,国债一天比一天多,与土耳其打了一仗之后,财政更加困难了,因而俄国人要求曾纪泽把赔款增加到1000万卢布。那时,俄国内部有事不得安宁,外部有左宗棠的作战准备,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曾纪泽恪守“替国家保全大局”的信条,以其非凡的毅力和坚韧,始终如一,不为利诱,不折不挠,不屈淫威,“逐日争辩,细意推敲”,始终表现出“不肯苟且迁就之意”,极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双方正式会谈辩论有记录可寻的就有51次,反复争辩达数十万言。

  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双方终于重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此次签订的条约全称为《中俄改订条约》,用中、俄、法三国文字写就定稿,中文条约文本有数页为曾纪泽亲手所写。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沙俄归还其强占的中国伊犁地区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伊犁等9城。但为安置“入俄籍而弃田地之民”,霍尔果斯河以西和伊犁河南北两岸的中国大片领土交由俄方管理。(二)规定“伊犁居民,或愿仍居原处为中国民,或愿迁居俄国入籍者,均听其便”。(三)中国赔款900万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用以“代收、代守伊犁所需兵费”及“补恤”俄商、俄民等。(四)俄商在中国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在中国蒙古地区贸易,照旧免税。(五)准俄国在肃州(指肃州所属的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和吐鲁番增设领事。

  《中俄改订条约》与俄国和崇厚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相比,除赔款增加了400万卢布外,在界务和商务方面,中国都争回了很大一部分主权。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条约是从沙俄已经到手的利益中挽回的,是虎口取食,曾纪泽实现了“挽狂澜于既倒,探虎口而索食”的宏愿。这一次谈判成为中国晚清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成功谈判,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签字之后,沙俄代表、谈判对手格尔斯握着曾纪泽的手说,这一次商改约章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而曾先生能办成,可见才智兼优,能成大事,我非常钦佩。我办外交42年,见到过的人才不计其数,现在与曾先生共事,才知道中国真的有人才呀!格尔斯称曾纪泽为“世界罕见的使才”。

  这个条约比总理衙门预料得要好,朝廷内外和国际舆论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大胜利。

  光绪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钦差大臣、全权代表、中国驻俄公使曾纪泽与俄国外交大臣格尔斯重新签订的《中俄改订条约》正式对外发布。

  此条约一公布,立刻震惊了世界舆论界。

  英国驻俄国公使德佛椤当日向英国外交部电告此事时称:“奇迹!中国的曾纪泽已迫使俄国做出了它未做过的事,把业已吞下去的领土又吐了出来!”

  法国驻俄公使商西由衷赞叹:“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的曾纪泽创造的都是一个奇迹!”法国籍军官日意格的评价则是:“我没有看错,曾纪泽的确是我接触到的所有外交官当中最优秀的一个!”

  英、法、美等国的各大权威报纸均载文评论说:“中国的天才外交官曾纪泽创造了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迫使大俄帝国把已经吞进口里的土地又吐了出来。这是俄国立国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

  晚清学者俞樾用了16个字评价曾纪泽的这次外交功绩:“公踵其后,十易八九,折冲樽俎,夺肉虎口。”

  伊犁谈判的成功,提高了清王朝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一改中国近代以来“奴才外交”的懦弱形象。

  曾纪泽在出使英俄期间,感到清王朝顺应世界潮流的变局已经到来,清王朝这头睡狮正在醒来,“中国真醒大醒”,“无复有睡之意矣”。他用英文写了《中国先睡后醒论》的文章,发表在伦敦的《亚洲季刊》上。文章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列强对中国的鄙视,指出外来侵略足以“唤醒中国于安乐好梦之中”,中国“全备稳固可翘足以待”。曾纪泽对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满怀信心。自此文发表后,中国是“睡狮”的观念便不胫而走,成为后来百年中国寻求自强的经典比喻。在此期间,曾纪泽还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普天乐》。

  1890年2月23 日,突患中风的曾纪泽在任上逝世,时年51岁。朝廷循例抚恤,加太子少保,谥惠敏。正当国家多难之秋,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一代外交巨子溘然长逝,令人扼腕叹息。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曾纪泽的辞世是中国外交界的重大损失。

  曾纪泽虽然早已经逝去,但是,他在中国晚清外交领域的杰出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推翻崇厚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如果没有曾纪泽艰苦卓绝地与沙俄力争而重新签订《中俄改订条约》,那么,伊犁九城和特克斯的大片国土,就永远不是中国的了!

  曾纪泽不愧为“外交虎口索食第一人”,不愧为“一代外交巨子”!

  锡伯族英雄图伯特

  图伯特是新疆锡伯族人民公认的大英雄,他的不朽功绩有200年来一直福泽着察布查尔锡伯人的大渠为证,这条大渠就是“察布查尔大渠”。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政府在平息了准噶尔头目的叛乱之后,接着又平定了南疆的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在伊犁建立了将军府,统辖新疆(当时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这两次平叛,让自诩“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大大松了口气,但是,颇有战略眼光的乾隆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西部边疆的安定,如果仅靠“野战军”长途跋涉作战,是不能持久的。大部队从关内到新疆,军饷、粮草耗费巨大,劳民伤财,而且军事行动往往被动。看起来,还得恢复过去“屯垦戍边”的办法。那样,军队既可以守卫边防,又不需要国家的粮饷。于是,就有了后来锡伯营的“西迁”之举。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农历四月初,清政府决定从盛京所属的17个城乡里抽调锡伯族官兵连同家属4000多人,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

  农历四月十八日,在辽宁省沈阳的一座锡伯家庙里,有数千名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进餐。在这悲欢交集的人群里,有一位年满10岁的少年,体质健壮,聪明伶俐,他就是少年图伯特。他1755年五月初八出生在沈阳市北郊的锡伯族村屯里。这天,他也将随军西行,同父辈们一起去守卫祖国的西大门。当时,少年图伯特大概并不真正明白这次远离家乡的确切含义。

  这支西调的队伍分两批出发。第一批于1764年农历四月十日启程,次年的七月二十日到达伊犁霍城芦草沟;第二批于农历四月十九日出发,次年的七月二十二日抵达芦草沟。途中,妇女老幼坐木轮车备受颠簸之苦,兵丁长途跋涉步履艰辛。他们都在芦草沟西北方向靠北山脚下过了冬季。他们所住过的地方至今还叫作“锡伯图”(即锡伯族人住地之意)。另外,塔城额敏西北方向的“锡伯图”,额尔齐斯河上游的“锡伯渡”等,也都是这个意思。

  1766年,农历正月,锡伯族军民被伊犁将军明瑞调驻伊犁河南岸(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由于西迁途中死亡,人数大为减少,于是,西调的锡伯营10个扎兰被缩编为6个牛录(满语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到1767年又增编二旗,共为八旗,组成锡伯营8个牛录。图伯特一家被编入到正蓝旗里。

  锡伯族西迁伊犁时,清朝政府曾答应60年后调回原籍。时过30多年后,一切迹象表明,满60年调回原籍是一个大骗局。这个骗局被锡伯营的人识破了。为了民族的继续生存,为了永远保卫祖国的神圣边疆,从长远的利益着眼,他们在伊犁河南岸疏通了准噶尔时代的一条东西长180余里的大渠,引水灌田。但是,这条老渠的灌溉效益并不好,沿渠的北岸可以耕种的土地很少,而渠的南岸因为有山挡着,根本进不去水,所以,当时只能开垦了万余亩土地。可是,这时候的锡伯营,人口已繁衍至7000多人,每人平均才一亩多地,根本不能满足口粮的需要。

  怎么办?锡伯营来伊犁的使命就是要屯垦戍边,其首要的一条就是得自己种地养活自己。摆在锡伯族官兵面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另行开渠,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以维持全族的生计。但是,当时有一些人却看不清这种形势,还傻乎乎地相信60年后返回原籍的虚假诺言,他们就没有想一想,你拖家带口地回到原籍沈阳,地没有一垄,房没有一间,你可怎么生活啊?

  经过了30多年的岁月,10岁那年随军西迁的图伯特已经是47岁的人了。图伯特从18岁起应试而成为披甲(满语叫伍克辛,是满洲兵的总名称),因在牛录当差勤奋,平时又努力学习,注意研究历史、地理,公余时间还从事农耕,这样逐渐由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步步升为锡伯营总管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