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大美唐布拉》(30)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7日16: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诏谕立即派发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3000两。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盆,忽听一声劈雷,东南角城墙顿时被撕裂一个几丈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无恙。老百姓说,左宗棠死了,此乃天意,要毁我长城啊!

  梁启超称左宗棠:“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林则徐说左宗棠:“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

  “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曾国藩坦言,“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给整个世界。”

  纵观左宗棠的一生,最辉煌的是收复六分之一的国土。这是他个人的荣耀和骄傲,更是国家之福。左宗棠的历史存在,深邃地透视出民族之魂。左宗棠精神、左宗棠人格,典型又真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精髓。可以说,左宗棠以他全部的生命之火塑造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典范。

  左宗棠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拍案而起,挺身而出,中国历史上有谁像左宗棠一样所向披靡,铁腕收复六分之一国土的?有人说,他是自唐太宗以后,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人;也有人说,他是全世界过去1000年来的40位智慧名人之一。评价也许不那么准确,但也颇能令人深思。

  左宗棠两次率部西征,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沿途种植榆杨柳树。不出几年工夫,凡湘军所到之处所植道柳连绵不断,枝拂云霄。清代诗人肖雄有一首名诗,专为咏颂“左公柳”而作:

  十尺齐松万里山,

  连云攒簇乱峰间。

  应同笛里迎亭柳,

  齐唱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的同乡及暮僚杨昌浚应邀西行,见道旁柳树成林,也有七绝一首:

  大将西征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10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左公柳”仍旧赞誉不绝。

  左宗棠50多岁为官,他不仅自己清廉勤政,也要求下属亲民爱民,他总是对下属谆谆教诲:“官无论大小,总要有安民之心,总要以民事为急,随时随处切实体贴,所欲与聚,所恶勿施。”“为百姓造福,即是为自家造福也。”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腐败的时期,左宗棠不仅要求下属清廉自律,而且他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官场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清廉,两袖清风,一直到他的人生终点。按当时的常规,像左宗棠这样的官员路过时,地方官要认真招待,费用由地方承担。但是,左宗棠从来不打扰地方官府。他严禁请客送礼之风,甚至发布公告,要求下属“删除庆贺礼节,勤思职守”,“断不准擅离职守来辕进谒,致旷职守。其有专差呈送礼物者尤干例禁。”

  左宗棠还在日常事务中用自己的薪俸处理公事,或资助困难部属。他曾经因救灾捐银2. 3万两。他在陕甘主政时,有不少家乡的亲朋好友前去投靠,但是,他们全被被左宗棠婉拒,他们都能得到一份回家的盘缠。当然,这钱得左宗棠自己掏腰包。

  左宗棠当了好多年总督,按规定,每年仅养廉银一项就有2万两。但是,左宗棠临终时的全部家产只有2. 5万两。受左宗棠的影响,收复新疆之战的三位统帅,回去以后也是两袖清风。刘锦堂两手空空回到家里,甚至因为穷酸被他的婶娘辱骂。

  据说,英国领事在上海租界公园竖有“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牌子,左宗棠发现,下令侍卫将牌子立即捣毁,并没收公园,逮捕人犯。端坐在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中的左宗棠,身穿黄马褂,头戴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鹅扇,面容饱满,威严无比。从此,只要他进入租界,租界当局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

  左宗棠围棋棋艺高超,少有敌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摆棋阵,并且在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过狂妄,立刻前去挑战,没想到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人将那块招牌拆掉,说不要再丢人现眼了。可是,左宗棠从新疆平乱回来,见老人还悬挂着那牌子,他很不高兴地又跑去和老人下棋。但是,这次竟然三战三败,被打得落花流水,第二天再去,仍然惨遭败北。他很惊讶地问老人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棋艺能进步如此的快速?老人笑着回答:“你虽然微服出巡,但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左公,而且即将出征,所以让你赢,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你已凯旋,我就不必客气了。”左宗棠听后,才知自己鲁莽,真诚地心服口服。

  据说,左宗棠征服陕甘后,凯旋入关。当天晚上,驻军于某处,刚扎营完毕,左宗棠忽然传下将令:立即拔营,继续前进!当时全军将士都已疲惫不堪,正想好好地休息一番,因此谁也不愿再动弹了。但是,左宗棠军令极严,将士们虽然怨气很大,却也不得不拔营摸黑前行。走过了两个时辰,左宗棠才令扎营。将士们重新安歇不久,忽然听到身后隐隐传来阵阵爆炸声。过了一会儿,后队巡逻兵来到帅营禀报:“先前宿营的地方忽然被炸,已经陷成一个个巨坑。”全军将士无不惊骇万分,都为躲过这一劫难而庆幸不已,对左宗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左宗棠这才说:“当时刚驻军,我忽然想起:那些头领虽然投降了,但并非个个都诚心诚意归顺,肯定有人会挟恨报复,而我们第一晚的驻军之处也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后来,军中击打更鼓时我又凝神一听,地下似乎有回应之声,像是有地洞,于是我立即传令速速避开。现在可以证实,那地洞中藏着不少硫磺火药。当时由于拿不准,又怕引起慌乱,才没有明说。”

  左宗棠已经是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只能任人评说,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反映出他多面的人生。但是,不管怎么说,左宗棠是收复我国六分之一国土的民族英雄,没有他的远见卓识和慷慨赴死,新疆是否还在中国的版图内就很难说了,他的丰功伟绩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曾纪泽与伊犁九城

  曾纪泽是什么人啊?现在,知道他的人大概不是很多,但是,知道他老爹曾国藩的人,一定不少。

  曾国藩被推崇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蒋介石一向把曾国藩的著作看成是经典,并经常拜读而至烂熟于心。曾国藩的家书也被现在的有些人视为教育子女的范本。事实上,曾国藩对其子女的教育堪称典范,他总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里不妨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1864年7月,曾国藩的小儿子曾纪鸿去长沙参加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由全国规定统一时间,在各省分设考场的一次很重要的考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吧。秀才们前去参加,考取了就是举人。举人名额有限,在清代录取的比例高达1比50,甚至1比100,也就是说,100个参加考试的秀才,只能录取1名举人,真正是“百里挑一”啊,竞争十分激烈,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当时16岁的曾纪鸿对这次考试似乎没有把握。他的老爹曾国藩那时是一等侯爵,节制东南半壁江山,如果老爹给有关的人士递个条子,或者打个招呼,把他录取为举人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曾国藩绝对不走后门,在考前,他明确警告小儿子曾纪鸿,禁止儿子在考试前和州县当官的来往,更不许送条子!在考试完发榜之前,也就是判卷子的期间,曾国藩还是不放心,怕儿子打着老爹的旗号去活动,特别去信告诫儿子,绝对不能送条子!“拼爹”的事情不能干,“坑爹”的行为更得禁止。结果呢,曾纪鸿不仅这次没有考上举人,而且以后几次也没有考上,后来只落个副贡生,算是举人“落榜生”的“职称”吧。就这样,曾国藩始终没有替考举人的小儿子说一句话。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出身名门,可谓深得其老爹的真传。他牢记老爹关于“立德、立功、立言”的教诲,做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并向着人生的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奋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