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重点推荐 >> 正文

《世界美文观止》(2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8日15: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守仁编选

  散文集有《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等。他在《一片树叶》里说:“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他凝视枝头上的一片树叶,当它长出新芽之前,原来挂着一片干枯的黄叶。黄叶落地,才冒出新芽,这就是新陈代谢。“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这是他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并从此获悉生命轮回的自然规律。

  当我把京都作为主要题材来创作我的组画的时候,想起了圆山闻名的夜樱。我多想观赏一下那缀满枝头的繁盛花朵,同那春宵的满月交相辉映的情景啊!

  那时四月十日前后吧,我弄清楚当夜确实是阴历十五之后,就向京都进发。白天,到圆山公园一看,却也幸运,樱花开得正旺,春天的太阳似乎同月夜良宵相约似的,朗朗地照着。时至向晚,我已经参观了寂光院和三千院,看看时间已到,就折向京都城里。

  来到下鸭这地方,蓦然从车窗向外一望,东面天上不正飘浮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吗?我吃了一惊。本来我是想站在圆山的樱树林前,观赏那刚刚从东山露出笑脸的圆月。它一旦升上高空,就会失掉特有的风韵。我后悔不该在太原消磨那么多时光。

  我急匆匆赶到圆山公园,稍稍松一口气。所幸,这儿靠近山峦,一时还望不见月亮的姿影。东山浸在碧青色的暮霭里,山前面一株枝条垂挂的樱树,披着绯红色华美的春装,仿佛将京都的春色完全凝聚于一身似的。地面上,不见一朵落花。

  山头一片净明,月亮微微探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色的天空。这时,樱花仰望着月亮,月亮俯视着樱花。刹那之间,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四周阒无人声,只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奇缘巧遇吧,花期短暂,难得碰上朗照的满月;再说,月华的胜景,也只限于今宵,要是碰上阴雨天气,就什么也看不到。此外,还必须有我这个欣赏者在场才成。

  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

  自然景物令人赏心悦目,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获得的。那时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处在这样的境况里,才发觉自然景物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于是,我受到了强烈的震动。过去在我的眼里,这些景物都是平淡无奇,不堪一顾的呢。

  战争结束以后,在贫困的年代里,我也陷入苦难的深渊。冬天,我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大自然和我紧密相连,这才使我的心境感到充实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真的向往。打那时候起,我便开始了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涯。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理由是,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我常常揣摩画面的内容,创作散文,这是我接触了清新的自然和素朴的形象之后引起的感动所致。在战后的时代急流勇进中,我有很多时候,是走着同时代相游离的道路的。现在看来,这条路算是对了。而且,我决心继续走下去。

  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初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时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蝉鸣变成了凄初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陈德文译)

  母子别

  [日]田宫虎彦

  田宫虎彦(1911—1988),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1933年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科,开始写作。在日帝对外侵略战争期间,对现实感到苦闷和不满。主要作品有反战的《雾中》《城池的陷落》《画册》《银泉悲剧》等,还有揭示封建家族制度罪恶、反映妇女痛苦和不幸的《梅花抄》《一个女人的一生》等,以及描写年轻女性爱情生活的《千惠子的生活》、《红山茶》等。田宫是日本战后出现的大师级现实主义作家。他善于描绘被压抑、被损害的民众,为贫穷、不幸的人们呐喊。

  《母子别》写在交易市场上小马被主人卖掉了。它紧紧依偎着母亲,亲昵地蹭来蹭去不愿离开;母马眼含热泪,用那戴着嚼子、失去自由的嘴巴,上下抚摸着小马的身躯。这篇短文把母马与小马在火车站上生离死别、哭泣哀鸣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当小马被装上货车,用绳索拴在那里之后,一群群的母马跑到站口的栅栏边,它们要再看一眼已经看不清楚的儿子,做最后的告别。小马从货车敞开的铁门里,凝望着惜别的母亲……”它们依依惜别的深情,和人间母子送行的场景,完全一样。动物也有痛苦和悲伤,也会有恐惧、绝望和孤独,也有与人类相似的、母子相依为命的深情。人啊,你千万别虐待各种各样的动物!

  昨天,一批马被运进距八岳山麓一里来地的乙事村马市交易市场。今天,在母马陪同下,一批小马被牵到了富士见火车站,它们即将被装入货车运往遥远的异乡。一时,从站前广场到站内的备用路线上,到处都是这种母子马。小马体高如鹿,并且有着小鹿般笔直而又苗条的小腿。它把鼻子贴在高大健壮的母马胸部,亲昵地蹭来蹭去。虽然它已长大了,可以离开母亲的膝下,但仍旧紧紧依偎着母亲,那怯生生的眼睛里,充满了幼小动物的不安神色。

  这些小马和母马清楚地意识到生离死别的时刻已迫在眼前,它们相对哀鸣着。那低沉的嘶声,好像从咽喉里勉强挤出,如同喃喃自语,又如窃窃私语。

  低鸣时,母马宛如已经学会逆来顺受的老妇,它眼含热泪,用那戴上嚼子、失去自由的嘴巴,不住地上下抚摸着小马的身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