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重点推荐 >> 正文

《疏离的神情》(16)

s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8日16:3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炜

  当代人太浮躁,急于做事却不愿思考,所以就把事情做坏了。文化事业是积累和演化的过程,极为需要耐心和方向感,更需要敬畏。总想让文化在一天早晨就改变过来,而且还要向着自己的利益转变,最后总是弄到不惜使用暴力的地步,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比如“文化大革命”运动就是这样,这个运动不仅没有让文化焕然一新,反倒把传统文化中最好的部分践踏在地,搞得一片狼藉,整个文化趋于崩溃,造成的恶果我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吃完。

  教育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事情,学校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搞大跃进,后果自然不堪设想。一个时期民族群体向往什么,比如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和大面积蔓延,也一定会从小小的角落里看得清清楚楚。

  还要讲清楚网络的事情,电视的事情。网络和电视充斥的很大一部分内容,现在已经普遍低于大众的平均文明水准。这是商业主义时代才有的怪胎。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载体上每天流动的东西低于社会平均文明水准,那就一定会极大地伤害民众了。人不得不经受日常的耳濡目染,境界怎么会高?趣味怎么会雅?任何一个群体,只要以庸俗为能事,就一定会以嘲弄文明为能事。

  不要说初踏生活的年轻人了,即便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如果长期被一些粗俗的视听给包围,也必定会变得庸俗不堪。而阅读和写作,其中一个主要的功用,就是和庸俗作斗争。

  单单说语言表达技能的层面,人一旦满脑子装了套路情节套路语言,一些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一种社会性表达习惯,那注定会成为很糟糕的事情。

  写作最强调个人性,强调不被重复的独自一己的表达。这方面,只要被惯常的东西影响一点,文章的品格就会下降一点;影响日久,也就全无品格了。有人试过,只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坚持观看电视剧之类的文化制品,基本上就会在艺术赏识上流于平庸。一直接触那样的格调,倾听那样的语言,收看那样的画面,接近一些相对没有水准的人描着红脸咋咋呼呼,这样日久天长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一定要有健康的阅读习惯,不然就不可能掌握文字,更不要说具备深入思想的能力了。

  先掌握文字再谈其他。因为这是最基本的——现在恰恰是这种能力在一些人那里完全丧失了。所以,如果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想在思想与文字方面有所造就的人,就一定会在现代信息接受方面采取断然措施。

  假设搞个对比组,让十个孩子分成两组:第一组五个孩子不看电视不上网,而主要是阅读传统的中外经典;另外五个孩子每天到网上或经常收看电视——三年下来,这两组人放到一起做个对比就一清二楚了。他们不仅语言表述能力大相径庭,而且脸上的神采和举止都会大为不同,整个气质差异很大。更有礼貌气质更好、谈吐文雅、文字很好,这会是哪一组?可能不答自明。

  从这样的对比组的差异方面,我们也就明白了整个社会教育的方向在哪里,同时也明白了我们的社会走到了一个多么危险的地带,正向着多么危险的方向滑去。很多人已经沉溺其中,不可挽救;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克制,有耐性有恒心,也有毅力去约束自己——他们是未来的希望。

  这里不是对网络和电视之类的一概排斥,不能武断和莽撞到这样的地步,而只是在讲现代人的理性选择,讲我们面临的精神和文化的危机。

  也许我们已经没有时间随波逐流:生活方式阅读方式的随波逐流,个人见解和思想的随波逐流——正流向一个未知的危险的明天。

  解决心的问题

  最近看到一些评论,谈关于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说直到现在一些作品还是在写知识分子的那种无奈,并没有突破——他们没有社会性的建树和强度,没有更大的作为,这标志着当代文学知识分子写作的“终结”。

  真是奇怪到了令人费解,难道今天的知识分子突然都“有奈”了?再说知识分子也是各种各样的,大部分在专业岗位上的人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关心社会问题,能够清醒,能够批判,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让他们长出三头六臂,因此而“有作为”“有强度”,这怎么可能?

  文学写人性写状态,写一个过程。如果塑造出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知识分子形象,那倒很容易,只是无用和虚假。这种不真实的虚荣,丝毫无助于人性的深入和开掘,也无助于认识社会的现实。写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把过程写好,并非一定要让书中的人物比赛自己的能耐。消极和积极的人生都是真实,都是存在。如果一个人有勇气在现实生活中穿行,能够沟通,能够忍辱负重,这已经是了不起的生存状态了。在物质主义时代保持精神方面的一种清晰和判断,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

  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必个个都是“英雄”。况且“英雄”也不一定比他人更有价值。这里讲的是文学价值。个别读者只为了痛快淋漓,想看到一个知识分子无所不能,拥有或借助了无上的权力,能够像颁布行政命令一样痛快,或者像机械化部队一样猛烈,一夜之间改变一个地区,这压根儿就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理解,一般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员不具有这种强势和强力。

  但是无数坚韧的个体也会是有力量的。写出了这些生命过程,他的生成与变化,他的目击与自为,正是一种深刻和意义。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必过分注重一些外在的东西、表面化的东西,那是很不可靠的。

  强人与威权能迅速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但这种改变却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作用,因为它不能植根于人心,效果常常只是暂时的。还会有一种反作用力,它将把硬性形成的东西给摧毁,使事物走向反面。有时候最强硬的东西恰恰也是最脆弱的,而心的力量,顽强的个人的坚持,反倒是非常坚韧的。印度的甘地有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叫“非暴力不合作”。英国人多么强大,有武装部队,有行政权力,但就是生生地让甘地把它熬垮了。多么无力的一个甘地,似乎只会静坐和绝食,最后却唤起了广大的民众,实现了印度独立。

  托尔斯泰讲“勿以暴抗恶”,也是这种道理。有人会觉得托尔斯泰真是愚蠢,多么无能和无力。但这里面的心劲是绝对强大的。他要求得其实更高,也更为彻底,是这样一个状态。“托尔斯泰主义”是耐人寻味的,那是力量,是耐性,也是未来。

  暴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尽管快速,却会一路散布和传播暴力的病菌。它胜利了,实现了,但也教育和普及了暴力本身——人们以后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反抗这些目标。暴力是有用的,暴力是现实的,暴力是可以采用的,但是在未来,暴力也要如数地还回来,这叫一报还一报。

  从这个角度讲,“勿以暴抗恶”不能简单地否定。它是用仁善和爱心一点一点抵达的,它接近一个目标的速度尽管缓慢,但结果却是牢不可破的,难以逆转的。

  社会一旦产生突然的大倒退,大半是曾经使用过暴力的缘故,原来这因果是一开始就种下了的。

  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平实的话题:阅读。因为阅读能够解决心的问题,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族群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心发生变化,这个心就是精神,就是生命质地。不论我们生活得多么贫穷,只要心处在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状态,改变生活也就有希望了。

  一些书中的知识分子有压抑感,更有一种仰望感和敬畏感,有呼唤的声音,有一种寻找同志的强烈愿望——这不是真正地鼓舞人心吗?我们还希望他们做什么大智大勇和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了,那样的故事已经太多了,过时了,老套了,不可能了。

  真正的语言

  或许可以说,方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因为严格讲,所有人都在讲方言。有人可能说自己生下来就是一个普通话的环境,从来不用方言说话。其实这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比方胶东人述说事情,离开了个人的语调和发音,舍弃了一些专门的语汇,离开了这个基础,简直就很难深入地表达、生动地表达。

  使用方言也有一个问题,即在别的地方听不懂,那就不得不改成普通话,改变一些语调和用词。但是这一改,想表达的某些东西也就只能舍弃了,于是我们不得不采用语言的“平均数”。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