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诗的个体与个性
写作首先是孤独的,就像“人是孤独的”一样,但对于写作者来说这句话更明确:我们会受到来自他人的影响,汲取营养哺育自己,甚至大家汲取的都是一样的营养,但最后代表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的作品,每个人最后都只能用作品表达自己。
关键词:  童诗写作2020-08-14
-
我的儿童诗写作札记
一 诗是善良的语言,也是语言的艺术。
-
当我们谈论儿童诗, 我们可以谈什么?
本期发表3篇文章。
-
“成长1+1”书系:有新意与锋芒的成长书写
“成长1+1”书系,萧萍/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由萧萍主编,张旻、萧萍、谢倩霓、星河、简艾、谈凤霞创作的儿童文学“成长1+1”书系,可谓一套棱角分明的儿童文学作品。
-
《相遇,白桦树》:木花、松香与白桦林的气息
《相遇,白桦树》,魏晓曦著,翌平主编“童年中国书系”之一,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4月版 有一次,在北京参加书展时和张炜先生闲聊,说到一些外国作家无论写什么名物,特别是在写动物、植物和大自然中的物候景象时,都非常讲究准确性和科学性,尤其是细节的精确。
-
《你的全世界来了》丛书:你的眼睛能看到多远?
关键词:  科普读物2020-08-12
-
“王宜振童诗精选”:童心天地间,诗如飞鸟
-
叶永烈:点亮青少年想象力的人
2020年5月15日,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纪实和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与世长辞。
-
期待儿童文学作品里的“光”
近年来,散文家周晓枫先后为孩子们创作了三部儿童文学作品《小翅膀》《星鱼》和《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
-
论谢乐军的童话世界:游戏精神、生活幻想与时代担当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谢乐军和他的童话形象魔术老虎 在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上,茅盾、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洪汛涛、郑渊洁等儿童文学作家大多具有作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
-
《借婚纱的少年》:还原传统的“中国式童年”
王勇英,儿童文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巴澎的城》《雾里青花泥》等。
-
民国漫画“镜像”里的儿童
民国时期儿童出版物《儿童世界》(左)和儿童漫画代表作“熊夫人幼稚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可谓全国出版重镇,一批优秀的文化先锋创办了不少高水平的儿童文学刊物,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评价:“中国儿童书的出版在20年代就达到了相当高的国际水平。
-
孙鱼:怀念父亲孙幼军
《中国童年·初春之城》,孙幼军/著,孙鱼/编,新世纪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33.00元 孙幼军 这本日记,是父亲少年时期的事件集。
-
《挖呀挖的孩子》:散文的意味与童年的宝藏
《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赵霞/著,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26.00元 2020年的这个春天,因为一场病毒的侵袭,我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
《街上的马》:山水沟上奔跑的少年
《街上的马》,刘海栖/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35.00元 刘海栖 “后来我和何健通了好长时间的信。
-
当我们谈论儿童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儿童文学史: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美]塞思·勒若著,启蒙编译所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88.00元 塞思·勒若的《儿童文学史: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虽然主要以历史上的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严格来说,是历史上的儿童所读的作品),但正如他在绪论中所言,“儿童文学研究实际上是文化研究”。
-
少儿科幻的“科幻”味道要浓一点
在当代文坛上,科幻文学是一个新崛起的热点,儿童文学也是一个热点。
-
《弯弯成长故事集》:一部难得的当代教育小说
■内容简介 徐弯弯是一个“五中”学生——学习中等、身体中等、品德中等、家长中等、学校中等,什么都是中不溜儿。
-
《小黑和小白》:小黑、小白和葱油饼
《小黑和小白》 张之路、孙晴峰 文[阿根廷]耶尔·弗兰克尔 图/明天出版社/40.00元 《小黑和小白》是一部寓言,谈的是两个互联网里的人,各自活在自己建构的世界里——安全、封闭,和周遭的人与事隔绝。
-
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有“彩虹的味道”
近几年周敏连续创作了表现北京中小学校园生活的《北京小孩》《我和我的6班》,描写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生活的《红柳花开》和《沙海小球王》等几部长篇作品,并以读者赞誉和市场好评跻身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