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凤霞:巡游难忘的“童年岛”
诗人巩孺萍的散文集《童年岛》的书名起得真好!她将“童年”这个宝贵的人生时段和她童年生活过的淮河边的“小岛”进行了完美的时空结合,诗意、灵妙且十分真切! 她倾情描绘的“童年岛”不是英国剧作家詹姆斯·巴里以童话形式虚构的“永无岛”(Neverland),生活在永无岛上的小飞人彼得·潘因为不想长大而永远不会长大,他尽情玩耍的“永无岛”只是作者希望无忧无虑的童年永驻的寄托。
-
校长说 | 让疫情中的亲子时光成为一份礼物
2020年的这个六一儿童节是一个特殊的儿童节,同学们“云演出”“在线庆祝”,不亦乐乎。
-
论“本格推理”与少年推理小说
摘要:所谓“本格推理”,就是逻辑至上,严格遵循理性的原则。
-
用思维导图打开孩子的逻辑力
《带上思维导图读绘本》 袁坚 著 北京出版社 收到《带上思维导图读绘本》我还是很意外的,并不是因为手里拿着的这本书装帧有多漂亮,而是我认识的猫博士一直以来大部分精力投身在阅读写作的教学研发中,还经常外出给各学校做培训,居然,她可以在时间的夹缝中完成这本书。
-
曹文轩《寻找一只鸟》:在文学的天空中翱翔
《寻找一只鸟》是我“新小说系列”的第五部作品,从《穿堂风》开始到现在的这五部作品,和我以前的创作风格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
《大地知道你的童年》 :心上的日子 梦一般亮
《大地知道你的童年》 董华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插图选自《大地知道你的童年》 郭红松 绘 久在京西一角,专意捉住细的虫鸣、幽的花香、清的鸟音、柔的水声,董华在文字里回到欢乐时光。
2020-06-13
-
创作谈 | 曹文轩:在文学的天空中翱翔
《寻找一只鸟》,曹文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寻找一只鸟》是我“新小说系列”的第五部作品,从《穿堂风》开始到现在的这五部作品,和我以前的创作风格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
评孙卫卫:心理写实主义的有益探索
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创作,已出版作品40余部,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
关键词:  心理写实主义2020-06-12
-
图书室拓宽孩子成长之门
在不少人印象里,图书馆往往既大又全。
-
写给明亮的黑眼睛
书中插图 《明亮的黑眼睛——赵丽宏致小读者》(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是很有品质、很有境界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童书难得的一次令人喜悦的收获。
-
创作谈 | 雪落北平 文化常在
《雪落北平》,王苗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蜿蜒的长城是阻挡侵略者的一道屏障,读书人对图书的守护也筑起了一道文化长城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和北京历史文化爱好者,北京丰富的历史蕴含和浓郁的文化色彩给我的写作提供了太多滋养。
-
《风过河岸》:等风来 等雾散
在孩子眼里,世界是神奇、有趣的,他们一边期待着长大,一边又对长大充满了困惑。
-
我们能否追上孩子的奔跑,一起用文字捕捉美善之光?
每一代人的童年都印刻着时代气息,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小读者反映某些书让自己有共鸣,某些则觉隔膜,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把握他们正在经历的现实?当下的童书写作应当如何切近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 李东华:说到隔膜,我想是因为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每个时代孩子的精神底色。
2020-06-10
-
“合欢”是童年的本质
(《合欢》肖复兴/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3月版) “只有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懂得童年的全部魅力。
-
文化研究的反思与审美批评的再探索
2020年4月17日上午,剑桥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凯伦·科茨教授与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赵霞副教授就儿童文学的相关话题展开了一场视频对谈。
2020-06-09
-
为什么彭学军只有一个
曹文轩说:“彭学军只有一个,再无第二,她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唯一。
2020-06-09
-
《建座瓷窑送给你》:我甚至想好了这本书的英文名
这本书本想很快看完,但看看就放不下了。
2020-06-09
-
陆梅:看见光和亮——写给告别童年的你
亲爱的孩子: 你好! 这封信怎么开始呢?此刻,我脑海里跳出这样一句话:“什么赢在起跑线?人生应当赢在每一个转折点!”这是我今夏出版的小说《无尽夏》里的一句话——呼应般的,正好用在你们身上。
-
编辑手记 | 孙玉虎:我爱《三重门》,更爱《燃灯者》
《燃灯者》,袁敏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4月第1版 2019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我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邀请我参加在浙江图书馆举办的读书公益活动。
-
《德吉的种子》:回到十万个祝福的世界
《德吉的种子》,唐明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我好想好想收到那颗小石头的礼物。
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