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翻译探究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十分盛行。
-
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儿童文学与背后的时代
编者按 《伊索寓言》为何从古典时期直至当代都备受推崇?几个世纪前,童书是如何影响孩子的性别观的?男孩的冒险故事为何从岛屿移至帝国,从军队中寻找他们的英雄气概?从《伊索寓言》到《鲁滨孙漂流记》,从《绿山墙的安妮》到《哈利·波特》,塞思·勒若在《儿童文学史——从<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中为读者梳理了一段从古希腊到近现代的儿童文学史。
-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 王宏甲 萧雨林 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家王宏甲、萧雨林的新作《你的眼睛能看多远》,是一部面向儿童的传记文学。
-
《乌鸦开门》:只要人类存在,童话就不会失去生存土壤
《乌鸦开门》金曾豪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1月版/25.00元 作家金曾豪创作的《乌鸦开门》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因为它是一部关于童话的童话。
-
《游泳去看北极光》:一场并不算晚的童年“授勋”仪式
《游泳去看北极光》邹抒阳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6月版/25.00元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亲子阅读的焦虑
常常有家长问什么时候亲子共读才能变成独立阅读?类似的问题还有:孩子什么时候能尽早把阅读能力转变成写作能力?孩子喜欢读书为什么语文考试成绩不好?孩子为什么只喜欢看漫画不喜欢看学校推荐的书?…… 这些问题折射出成人的焦虑。
-
以童心看世界
《小王子》动画电影画面。
2020-06-26
-
《任溶溶这样开始翻译》:一代人的温馨记忆
(《任溶溶这样开始翻译》韦泱/著,浙江少儿社2020年5月版) 认识韦泱先生是我的幸运。
-
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里程碑
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是相当晚近的事情。
-
唯有真挚最动人
王立春的文学创作是从写散文开始的。
-
曹文轩《寻找一只鸟》:用文字编织的影像世界
《寻找一只鸟》是“曹文轩新小说”最新的一部,他赋予了这部作品超越文字本身的魅力,用文字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活动的影像世界,不是好莱坞式的劲爆影片,而是一部画面富于诗意美感且内核充满自省精神的深刻作品。
-
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最近,我的好朋友章敬平出版了新书《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关键词:  士大夫精神2020-06-23
-
不一样的科普绘本:布莱恩•弗洛卡的“三部曲”评述
科普绘本,顾名思义,即用绘本的载体形式向孩子传递科学知识。
-
《沙海小球王》:聆听少年心声,再现少年奋斗
长篇小说《沙海小球王》是一部充满了大爱的作品,它首先来源于作家周敏对生活的高度敏感和热情,长期以来,她在对于宏大背景下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题材把握中,始终倾心投入;以儿童文学作品的方式,表达了深刻的时代话题,讲述了一个个首都北京与边疆人民共同构建民族团结进步,青少年一代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追求梦想的动人故事。
-
一代人的温馨记忆
《任溶溶这样开始翻译》韦泱/著,浙江少儿社2020年5月版 认识韦泱先生是我的幸运。
-
一本“很好看”的少儿读本
作者: 马瑞翎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5月 不久前,回族女作家马瑞翎寄来她的新作《独龙江上的小学》,并特别强调,“作品会很好看”。
-
后记 | 徐鲁:我有一支笔,还有一颗滚烫的心
一 2020年4月8日午夜,矗立在汉口江边的百年江汉关钟楼,洪亮的钟声在零点准时响起,向远方发出了这座城市久违的问候。
-
《猫的风工厂》:风从笑声来
风从哪里来?风是工厂的猫咪们利用笑声碎片和自然界里的树叶、花瓣、雨滴等生产出来的。
-
《爸爸小时候》:珍藏在心中的乡村童年记忆
《爸爸小时候》 “家乡的巷子/就那么深呵/使你一生/也没走出来/捏出自己的新意”,这是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家张晓楠,在他写乡村童年记忆的儿童诗集《爸爸小时候》里《捏面人喽》,写给古老乡村面人艺人的诗句。
-
回望北极 守望自然
俄罗斯是大自然儿童文学的强国,其中,奥列格·彭杜尔是北极儿童文学的代表人物,他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以北冰洋海洋文化为创作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