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变革 大叙事 大手笔
大变革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变革。
2019-11-06
-
弘扬英雄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2019-11-05
-
走向文化诗学——读陶水平《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与理论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进入消费时代,这直接促成了大众文化的繁荣。
-
重谈诗词阅读欣赏,完成自我突围与文化接续
就艺术对个体心智的解放问题而言,席勒与马尔库塞考虑得较为深远。
-
汉代诗歌体类与“诗赋合流”
汉代诗歌包含诗赋两类,班固《两都赋序》有言:“赋者,古诗之流也。
-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文论研究的若干新变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11-04
-
平民立场:当代文学研究“第三维”
当代文学研究呈现出“思想凸显”的发展趋势。
2019-11-01
-
实现文艺繁荣 助推社会进步
图左起依次为小说《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乔厂长上任记》书影、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小说《人世间》书影、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杨善洲》剧照。
2019-11-01
-
燃亮一束微光
文学内刊是繁荣发展文学事业的基层阵地,是各市、各县文学团体加强协会工作的基石,承担着发现基层文学创作人才、活跃基层文学氛围的任务。
2019-10-30
-
高度重视文艺的思想性
文艺作品具有思想性,这本是文艺理论的常识。
2019-10-30
-
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再解读”思潮
摘要 “再解读”思潮主要以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左翼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以及整个现当代文学研究话语的转向产生重要影响。
-
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理论?
一、文学或文学性 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张炜:诗学的新与旧
看取铜器的方法 对待任何文学作品,都存在一个接受心理的问题,这是一个隐而不彰却又的确存在的基本问题。
2019-10-28
-
建构新时代文艺评论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年来,我国文艺评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和统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优秀资源,积极借鉴近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成果,以高远的基准、宏阔的视域、敏锐的视角、精准的研判、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诠解,为我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拨雾除霭、破冰开路,成为我国文艺事业的重要一翼。
2019-10-28
-
李遇春:“文艺复兴”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重述
摘要: “中国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方法或范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七十年的历史描述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2019-10-25
-
耿占春:现代诗的历史修辞
主持语 在汉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之关系,原本就属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2019-10-25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实现了跨越性的历史发展,中国人民豪迈地进入了新时代。
2019-10-25
-
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
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
2019-10-25
-
跨界实践:从社会学到文学
在做劳动社会学方面的访谈和问卷30多年之后写小说,这可能是一种不经意的“放逐”,但它真实地触及了学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问题。
2019-10-24
-
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话语体系
20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思想对我国语言学话语产生了强势影响,我国语言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模仿、借鉴、反思和校正西方理论为主导的研究理念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