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多重维度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文论关键词是进行文论概念研究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着力点。
-
革命精神引领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长安街,广场上人群会聚起来,仰望国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升起。
2019-09-23
-
中国道路的哲学智慧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2019-09-23
-
70年——理论火炬,照亮行程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019-09-23
-
践行“四力”要求 推动新时代精品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2019-09-23
-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的根本保证
制图:郭 祥 核心阅读 新中国70年文艺实践证明:文艺的繁荣发展,其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
劳动者成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在这些作品中,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土地上的劳动者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性得到了激发。
-
徐可:勇做时代的代言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民族文学》“鲁迅文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少数民族学员专号”与大家见面了。
2019-09-18
-
磨砺新时代诗人磅礴情怀的内驱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
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文艺工作者的生存发展之道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
我心目中的新中国文学70年:蕴藏着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晚于新中国成立十几年出生,在人生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固然没有资格说自己见证了新中国70年以来的文学发展,却可以自豪地宣称,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新中国文学的充分滋养。
-
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
摘 要: 2007 年至 2017 年持续 10 年的三轮全国调查、四轮江苏调查所提供的数据流和信息链及其精神哲学分析表明,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已经形成。
-
从知识、知识生产的视角进入
文学理论的反思性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2019-09-16
-
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新使命
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
-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好吃透用足《条例》,才能唱响时代主旋律、壮大社会正能量,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什么比人心更加宝贵;一个民族的复兴,没有什么比精神更能凝聚力量。
2019-09-11
-
文论话语建设的反思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
2019-09-10
-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工匠精神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词汇,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它的真精神、真意义鲜有人知。
2019-09-0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民间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弘扬,他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2019-09-09
-
“神思”与“想象”的隔和融
摘要:“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美学的两个不同的范畴。
2019-09-09
-
道—象—器:形式话语的本体阐释
摘要:通过历史还原与理性审视,中国古代文论仍存在着一条重文、崇采、尚格、明法、辨体的形式话语脉络。
关键词:  形式话语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