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于一行行文字里聆听文学的足音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22-08-31

  • 用长篇历史文学作品践行文化“两创”

      作为一名孔孟之乡的文化工作者和作家,我把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做肩上的使命,从《诗经》《春秋》《左传》等中华文化原典中找寻民族文化的根脉,在浩瀚的历史风云中发现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和故事,深入研究,深度开掘,用长篇历史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讲好中华民族的好故事,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黄河战略与大运河文化带、“一带一路”倡议等时代主题,创作出版了《大孔府》《大运河》《鲁国春秋》《千古家训》《北游记:苏禄王传》《河道总督》《抗战救护队》《昆张支队》等八部长篇历史文学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获得了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乔羽文艺奖等奖项。

    关键词:  历史文学2022-08-30

  • 艾伟:不一样的母亲

      十年前,我偶尔在饭局上会遇见L。

    关键词:  艾伟2022-08-29

  • 十年一梦,未到扬州

      院子里的葱兰开了,白花花的一片,像一场不动声色的雪。

    关键词:  叶浅韵2022-08-29

  • 鲜活的生活与笨拙的创作

      一晃十年过去,很多人和事都渐行渐远,但文学所赋予的幸福和庄严始终伴随着每一个晨昏,让梦想灼灼发光,还记得2012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时,飞机载着我从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飞往北京。

    关键词:  肖勤2022-08-29

  • 十年写作自叙

      2007年,大专毕业后,我在老家的图书公司当教辅书的编校。

    关键词:  魏思孝2022-08-29

  • 王蒙:日子

      世界是生命的河源、阳光和情侣。

    关键词:  王蒙2022-08-26

  • 张玲玲:取悦一个影子

      去年十月,我在读书,自以为是为待写的小说作准备,实际是延宕和逃避——我漫无目的地阅读,懒散地做着笔记,以图推迟真正的工作,但另外一方面,我不能停笔,因为眼下时间需要度过,不工作让我心慌。

    2022-08-25

  • 阿来:我对乡土文学的一点浅见

      写作三十多年,我从来没有整体性地思考过乡土文学问题,甚至没有想过什么是乡土文学。

    关键词:  乡土文学2022-08-23

  • 伽蓝:看见的能力与凝神的艺术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2022-08-23

  • 娜夜:因为写诗是一种美德

      一首诗能干什么?为什么还要写下去?因为写诗是一种美德。

    关键词:  娜夜2022-08-19

  • 兔草:你的一切从孤独里来

      二零一八年六月的某个傍晚,我从南京西路美琪大戏院步出,此时天色向晚,路灯渐次亮起,我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恍如隔世。

    2022-08-18

  • 张学昕:短篇小说的辉煌

      苏童在谈及短篇小说时曾说:“古今中外都有大师在此领域留下不朽的声音。

    关键词:  短篇小说2022-08-17

  • 弋舟:生活能够自理的短篇小说

      2019年12月,参加完中国作协主办的博鳌文学论坛,我在返程的飞机上读到了一则新闻: ……国防部长埃斯皮纳称,找到幸存者的机会比较渺茫,但仍会全力以赴。

    关键词:  短篇小说2022-08-17

  • 王方晨:生命在“山乡巨变”中的澎湃和巍峨

      中国小说,理应具有民族内涵与民族形式,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无法回避的。

    关键词:  王方晨2022-08-17

  • 写作课 | 王安忆:小说的感情问题

      灵感现在似乎越来越难得光顾我们了,人类的经验日益积累,200年的小说堆积如山,书库里都是小说,覆盖面日益加大,阴影笼罩着我们,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从小说到小说的情况。

    关键词:  王安忆2022-08-16

  • 关于故乡,渗透的和永恒的

      有一年冬天,日光昏暗,北风吹得草木瑟缩,山河静默。

    2022-08-16

  • 啊朋友再见,让哀思化作良夜

      2019年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去世,可以说他是很多人的朋友,2020年的时候疫情方来,所以有人说他的死适逢其时,因为没有疫情而且是很多人的朋友,以至于葬礼非常隆重,可以说这座城市半个文化圈的人都出席了,或者是一些沐猴而冠者,总之意义非凡。

    关键词:  于一爽2022-08-15

  • 陈福民:分明心事书中论

      1 大约是五六年前,《上海文化》编辑部邀请青年批评家项静给我做了一个访谈。

    关键词:  陈福民《北纬四十度》2022-08-12

  • 把新时代精神气象融入笔下的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

    2022-08-12